■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新壩鎮(zhèn)中心小學 李生治
微課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微課能將某一方面的知識,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把微課充分利用起來,就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基本上都是三大部分,課前教師查閱大量的資料,以充分地備課,課中教師給學生講授新的知識,課后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并批閱學生的作業(yè)。網(wǎng)絡自從普及以來,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首先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的資料隨時可以查閱到。上課的時候,利用微課集中展示教學重點內(nèi)容,省去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又能把教學的內(nèi)容全面而具體地給學生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知識的全部。
傳統(tǒng)教學中,除了教師在黑板上書寫知識以外,其他教師講過以后,就無法再回憶起來。利用微課教學,能夠明確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讓學生看后一目了然。微課講授的時間一般要求不超過10分鐘,在這短暫的10分鐘以內(nèi),就把某一個知識點集中展示出來,讓學生學習。比如在講授《月色》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要對作者進行介紹,這時候利用微課把作者的相關(guān)知識一一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進行了解。了解作者的人生軌跡,了解作者的作品,更要了解作者的骨氣,讓學生汲取精神力量,樹立愛國思想,長大以后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當講解到“朦朧的月色籠罩在田野村莊上”的時候,作者運用通感的手法,把月色寫得玲瓏剔透,楚楚動人。這一美好的境界有的時候是用語言無法描述清楚的,那么這時候用微課把這一情景,非常形象生動地用動畫效果展示出來,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如果配上優(yōu)雅的音樂,撥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那根琴弦,就可以讓學生的情感世界也走入這神話的月色中來。神秘的朦朧月色,能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仿佛進入仙境一般,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讓學生的神情沉浸在這仙境般的夜色里。學生通過閱讀文字,享受文字藝術(shù)帶來的魅力。這樣通過微課這一教學手段,把學生的各種感官調(diào)動起來,從視覺、聽覺、感覺等方面,享受月色的藝術(shù)美。在日常教學中,充分運用微課的優(yōu)點,就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讓自己的教學錦上添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精準定位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豁然開朗。小學生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是太好,對語文學習中的一些知識點的分析不是很全面,對人物情感的理解不是很充分。所以,他們在學習時就不能準確地定位到學習的重難點上,即使定位了也不一定學得好,這時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進行引導。微課教學特點之一是重點突出,主題明確。因此微課教學進入小學語文課堂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這樣在面對教學重難點時,學生才不會苦惱、頭疼。比如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篇課文時,教學的一個重點就是讓學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課文,快速背誦課文。那么如何才能夠做到把握課文的主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學生要學習的一個重點。微課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首先進行配樂詩朗誦,朗誦的同時進行錄音,然后多次播放錄音,學生跟著錄音大聲朗誦,直到把那種豪邁的感情朗誦出來。這首詞的另一個教學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就是把握它的主題思想。在這首詞里,詞人到底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生必須要學習清楚。古典文學作品中,《三國演義》是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作者羅貫中筆下的周公瑾,是陪襯諸葛亮的一片綠葉而已。蘇軾在這首詞中,寫出了周瑜的風流倜儻,年輕有為,江山美人兼得的颯爽英姿。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東坡先生試想著要和周瑜一樣,建立不朽的蓋世功勛,但如今滿頭蒼發(fā),人生如夢,曾經(jīng)的豪言壯語也許就這樣“檣櫓灰飛煙滅”了。詞中抒發(fā)了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同時也感嘆自己坎坷的人生夢想。這些內(nèi)容用微課的形式展示在屏幕上,讓學生逐字逐句地去讀、去品味,然后從中有所感悟,這樣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中國的漢字是方塊字,既是人們進行交流的最有效的媒介之一,也是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shù)作品之一,因此寫一手漂亮的漢字,能給人藝術(shù)的享受。小學語文教學中,帶領(lǐng)學生寫好漢字是一項基本的、長期的教學任務,低年級語文教學,首先要從漢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比例上學習起,嚴格地進行學習,嚴格地進行訓練,了解一點一橫一撇一捺的比例關(guān)系,寫一手漂亮的漢字。日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微課,給學生講授漢字的書寫知識,讓學生從理論上明白一個漢字如何去寫,才能夠把它寫得漂漂亮亮。
俗話說:只說不練是假把式。課堂教學只有40分鐘時間,學生很難把漢字的書寫知識全部掌握,那么就需要發(fā)揮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了解中國的方塊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比例是有一定學問的,看上去非常簡單的一點一橫、一撇一捺、大小長短,如果比例合適,寫出來的漢字就好看、漂亮,如果筆畫比例不協(xié)調(diào),寫出來的字就非常難看。利用微課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漢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比如三和川,這兩個字的筆畫都是三筆,都是獨體字,不同的是三的筆畫是橫寫,川的筆畫是豎著寫。寫三的時候,上面的兩橫要短,下面的一橫要長,要長得恰如其分,不能太長,如果太長了筆畫的比例就失調(diào)了,引出來的漢字就不好看了。一樣的道理,寫川字的時候,第一筆是豎撇,不能寫成一豎。中間的一豎要寫短,右邊的一豎要寫得長一點,寫出來的漢字就好看,比例也合適。寫這兩個漢字的時候,應當注意筆畫和筆畫之間的空白距離,一定要分布均勻,如果分布不均勻?qū)懗鰜淼臐h字一樣不好看。這些知識和經(jīng)驗,需要在實踐中得來,反復地練習的過程當中,才能準確地把握。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練習基礎(chǔ)之后,就要循序漸進地練習,只有寫好漢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寫出來的漢字才能讓自己滿意,又能讓別人滿意,這樣就達到了學習的效果。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樣的道理漢字也有自己的分類,根據(jù)漢字的結(jié)構(gòu),可以把漢字分成八大類,教學的時候,根據(jù)類別對漢字進行識字教學,比如獨體字山,是一個象形字,中間的一豎象征著山的主峰,寫的時候要它寫長,這一豎寫長了整個字形就好看了,那么中間一豎代表的意義就彰顯出來了。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把中間的一豎寫短了,兩邊的兩豎反而寫長了,整個字看上去就像一個塌陷的土坑,這樣不但不好看,漢字的象征意義也體現(xiàn)不出來。所以,在教學獨體字的時候,就要利用微課講清楚這類漢字的形體特點,這樣才能夠?qū)懗銎恋莫汅w字來。形近字,是學生最容易寫錯用錯的一組漢字,在過程當中,教師要反復示范、反復強調(diào),然后學生再反復練習、反復琢磨,就能夠掌握漢字的形體特點了,就能寫出漂亮的漢字。日常識字的時候,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微課的優(yōu)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實際效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