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元
(深圳大學總醫(yī)院檢驗科,廣東 深圳)
尿路感染是最常見感染性疾病之一,盡早對尿路感染進行診斷和治療是醫(yī)生及患者的共同需求。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多數(shù)為細菌、真菌,尿培養(yǎng)是臨床診斷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對尿培養(yǎng)標本中的病原菌及耐藥性進行分析,能為臨床診療尿路感染提供重要信息。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本文研究了醫(yī)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尿培養(yǎng)的病原菌及耐藥性,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18年11月18日至2019年11月18日我院住院患者送檢的尿培養(yǎng)標本,剔除同一患者重復分離株,革蘭陰性菌≥105 CFU/mL、革蘭陽性菌≥104 CFU/mL具有診斷價值[1]。
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對標本進行分離培養(yǎng),細菌采用Phoenix 100細菌鑒定藥敏儀進行鑒定藥敏。真菌采用梅里埃API 20C AUX試劑盒進行鑒定。標準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糞腸球菌ATCC29212。
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ESBLs)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菌株由BD Phoenix 100細菌藥敏分析系統(tǒng)確定。
使用探索一號軟件收集并分析細菌鑒定及藥敏數(shù)據(jù)。
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共送檢尿培養(yǎng)標本1372份,陽性標本數(shù)為324份,陽性檢出率為23.6%。剔除同患者相同分離株后,總共檢出菌株275株,其中革蘭陰性菌為181株,占比65.0%;革蘭陽性菌53株,占比19.2%;真菌27株,占比為9.80%。第一位為大腸埃希菌(占38.2%),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8.36%),糞腸球菌(6.91%),白色念珠菌(5.09%),奇異變形桿菌(4.73%),詳見表1。
表1 尿樣本檢出病原菌分布(共275 株)
在檢出的275株非重復菌株中,泌尿外科檢出病原菌 88株,占比(32.0%),其他依次為兒科50株(18.1%),腎臟病科18株(6.54%),ICU為 18株( 6.54%),見表二。
表2 檢出病原菌科室分布
2.3.1 主要革蘭陰性菌耐藥情況
主要革蘭陰性菌對阿米卡星、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有較高的敏感性(>70.0%)。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這幾種抗菌藥物具有較高的敏感率(>90.0%)。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較低,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這幾種抗菌藥物敏感率為73.0%-96.0%。奇異變形桿菌敏感度較高,對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碳青霉烯類(美羅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敏感性都>90%,見表3。
表3 主要革蘭陰性菌敏感率
2.3.2 主要革蘭陽性菌耐藥情況
腸球菌對糖肽類(替考拉寧、萬古霉素)抗菌藥物有很高的敏感性。其中糞腸球菌對氨芐西林、呋喃妥因、替考拉寧、萬古霉素這幾種抗菌藥物有較高的敏感性(>95%),屎腸球菌的敏感性較低,但對替考拉寧、萬古霉素敏感性仍為100%,其次利奈唑胺為62.5%,見表 4。
表4 主要革蘭陽性菌敏感率
2.3.3 其他情況
在275株分離株中,檢出產(chǎn)ESBLS大腸埃希菌47株(44.7%),肺炎克雷伯菌10株(43.5%),檢出1株耐碳青霉烯類的肺炎克雷伯菌。
尿路感染為臨床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2]。尿培養(yǎng)對尿路感染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選取了臨床送檢住院患者1372份尿培養(yǎng)標本,陽性標本數(shù)為324份,檢出率為23.6%,與管舒嫻[3]報道一致。剔除同患者相同分離株后,共檢出菌株275株,其中革蘭陰性桿菌占比65.8%,革蘭陽性菌占比19.2%。排名前五病原菌依次為大腸埃希菌(占38.2%),肺炎克雷伯菌(占8.36%),糞腸球菌(占6.91%),白色念珠菌(占5.09%),奇異變形桿菌(占4.73%)。與近期文獻報道相符[4]。
在細菌科室分布中,主要分離株來自泌尿外科(32.0%),其次為兒科(18.1%),與往年相關(guān)文獻報道不一致[5-7],兒科占比明顯偏高。兒科偏高占比一方面可能與本院兒科患者多,尿培養(yǎng)送檢率較高有關(guān)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兒童依從性不高,采樣易受污染引起的。多數(shù)兒童一過性尿培養(yǎng)陽性的案例,是由污染引起的。針對兒童尿培養(yǎng)陽性案例,若無其他臨床表現(xiàn)支持,需要多次采樣送檢,以確診。
表3結(jié)果顯示,主要革蘭陰性菌對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頭孢他啶有較高的敏感性(>70.0%)。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低于大腸埃希菌,但依然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青霉素類/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類(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類較為敏感。其中阿米卡星腎毒性強[8],臨床應慎重使用;為降低耐藥菌出現(xiàn)的風險,在輕微尿路感染中,也不推薦使用廣譜頭孢菌素類和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
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產(chǎn)ESBLs分別占比44.7%、43.5%,與其他地區(qū)差別不大[9],產(chǎn)ESBLs菌對于廣譜青霉素、頭孢菌素均呈高度耐藥,但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頭霉素類和酶抑制類敏感率較高。在臨床治療中,針對產(chǎn) ESBLs腸桿菌科細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已成為優(yōu)選藥物。本次研究中,檢出耐碳青霉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1例,上述耐藥菌株的出現(xiàn),使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療面臨嚴峻挑戰(zhàn)。加強隔離防護,積極控制此類菌株的擴散,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革蘭陽性菌中,腸球菌對糖肽類(替考拉寧、萬古霉素)抗菌藥物均有很高的敏感性。屎腸球菌與糞腸球菌藥物敏感率差異極大,與相關(guān)文獻一致[10],將腸球菌屬鑒定到種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糞腸球菌敏感性較高,其中氨芐西林,呋喃妥因,替考拉寧,萬古霉素的敏感性都達到100%。屎腸球菌的耐藥性極其嚴重,其中僅對糖肽類抗生素(替考拉寧、萬古霉素)有較高的敏感性。其次為利奈唑胺(62.5%),奎奴普丁/達福普?。?0.0%)。本次研究未檢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對于由耐氨芐西林或萬古霉素菌株引起的尿路感染,可使用利奈唑胺進行治療。國內(nèi)過往相關(guān)報道,利奈唑胺對腸球菌敏感>99.0%[11-13]。但在本次研究中,利奈唑胺對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的敏感率分別為21.0%、62.5%。本院腸球菌對利奈唑胺敏感率的明顯降低,可能與此抗生素已開始廣泛使用有關(guān)。利奈唑胺高耐藥率的情況,需要臨床特別關(guān)注。
總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的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大體一致,但某些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別,臨床醫(yī)生在診療尿路感染過程中,應盡快進行尿培養(yǎng),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結(jié)合尿培養(yǎng)藥敏結(jié)果,合理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