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翠
【摘 要】 新課程倡導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主張通過多種英語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學校實施的是小班化教育,它有很多優(yōu)勢,如:班額小、時空性強、教學活動設計發(fā)揮度高,這樣就使活動教學在小班化教育的有利環(huán)境中有了更廣闊的天地。本文以8A Unit 4 Wild animals? 的Integrated skills一節(jié)課教學為例,探討了高效“活動”對中學英語課堂精準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案例描述? 教學反思
【案例描述】
活動一: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首先我告訴學生我將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些動物,畫的同時我配以英語介紹,學生們根據我的一筆一筆的畫和英語介紹猜出動物的名稱。學生一聽我將在黑板上畫畫立刻有了興趣,他們把頭都抬了起來好奇地看著我。于是我邊畫邊介紹,學生邊看邊聽邊猜這個動物。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師生互動的教學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他們都希望本組能多得分,在猜出正確答案之前其實學生已說出了很多動物的單詞,這樣很自然地復習了野生動物的名稱,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聽力。學生在聽我描述的過程中也識別了一些描繪不同動物的詞匯,正可謂一舉三得。
在本課活動導入設計中,筆者緊扣課文,還要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地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因此,一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活動二:此課高潮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在學生聽完聽力、完成短文填空后,學生有了一定的野生動物老虎和狼的語言知識,在這個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首先我呈現(xiàn)了大熊貓、老虎、狼、熊四幅圖片,讓每組選擇一個動物,不能重復。然后我通過超級鏈接,讓每組同學看些與所選動物相關的圖片和重點詞匯;看完后,我對學生說:現(xiàn)在你們每組將扮演你們所選的動物,你們要從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能力長處、主要食物、各自所面臨的危險及呼吁人們保護你們六方面向大家展示。學生一聽他們將扮演動物覺得既有趣又有挑戰(zhàn),課堂氣氛立刻活躍了起來。我接著說:現(xiàn)在大家先小組討論,邊討論邊作記錄,在白板上寫下好的句子,然后每組輪流展示成果。我將從五方面來評分:每組參與展示的人數、展示的內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趣味性、記錄下的好句子多少。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本打算隨便寫應付下的也在認真琢磨著了,因為記錄下的好句子多少是得分的一個方面;有的小組基礎弱的學生本不打算參與,也現(xiàn)在也被好生督促參與了,因為每組的參與人數也是得分的一個方面。為了渲染氣氛,我故意說:“這個活動滿分10分?!睂W生一聽10分,討論更熱烈、更投入了。討論完后各小組上來展示了,學生聲情并茂的表演,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贏得了聽課老師的贊賞。同時促進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演力的發(fā)展,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巧設活動、激發(fā)興趣,在構建高效課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新課程倡導“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主張通過多種英語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
1. 巧設活動,激發(fā)興趣,以趣激學。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所以教師應采用形式多樣的具有新奇感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而且我們小班化課堂的優(yōu)勢更加利于活動開展。這節(jié)課導入部分我把簡筆畫和英語描述結合起來讓學生來猜動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可以解決學生由于基礎弱不能根據老師的描述猜出動物的冷場局面。因為現(xiàn)在的課堂老師常借助多媒體導入新課,很少用粉筆畫簡筆畫,因而簡筆畫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新奇感。這個draw and guessing的活動幫我成功地導入了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積極參與了我的課堂。因而在平時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常組織draw and guessing, play chants, play games, tell stories (including ‘One word story ), make surveys, shows, competitions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并力求使活動多而不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參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興趣中學習,在興趣中提高。
2. 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以爭促學。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活躍,我想與我在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分不開的。在上課之前我就把班上20個學生分成了四小組,并告訴他們我們將通過打分制評出優(yōu)勝小組,獲獎小組課后到我這兒領取精美獎品。在設定得分點時,我把每組參與的人數作為一個分值較大的得分點,這樣在小組活動時優(yōu)等生積極地幫助后進生,后進生也主動參與。競爭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情緒飽滿,團隊精神得以增強,也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思維水平,并且使學生體驗到了競爭成功的喜悅。更重要的是給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表現(xiàn)的機會,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鋪墊了臺階,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動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3. 設計活動時要注意其有效性。在設計這兩個活動時,我既注重了趣味性、學生的主體性,又注重了其有效性,因而課上學生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在積極參與活動中掌握了語言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我們在設計活動時不能只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忽視活動的有效性,這樣會導致活動流于形式。我們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活動形式要與內容相關,要為目標服務;(2) 活動形式要多而不亂,并以語言知識作支撐;(3) 活動設計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4) 活動設計要盡量真實,要體現(xiàn)開放性。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如果能多思考,巧設活動,精致活動,學生一定會興趣盎然,熱情高漲,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真可謂一“活”激起千層浪,一“動”提效整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