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赟
“往年這個時候歐洲的訂單已經排滿了,現(xiàn)在卻要全部取消?!睆V東某外貿服裝供應商毛絨哥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現(xiàn)在這個情況,即使沒有取消的訂單也不敢繼續(xù)做了。
全球疫情陰霾下,外貿“黃金月”被迫按下暫停鍵,何時重啟不得而知。
外貿服裝供應商、布料商、汽配貿易商……這些靠外單生存的人們,都要在訂單銳減的困境中找尋出路,他們能一起撐過這個夏天嗎?
毛絨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國外客戶取消了服裝供應商的訂單,服裝供應商則取消了制衣廠的訂單,制衣廠又取消了布料商的訂單,但是前期投入的原料和積壓的庫存卻無法一起“取消”。
轉內銷、做口罩、直播賣貨……網友們紛紛提出建議。但是,這對大批做外貿的小型服裝供應商來說,似乎都是艱難的。
毛絨哥從事服裝行業(yè)已經14年了,在廣州有檔口。2016年的時候,他在東莞市虎門鎮(zhèn)開設了自己的服裝工廠。
“3月復工以來,被取消的國外訂單占到九成,現(xiàn)在手上還有智利的訂單,已經停了,不敢做?!泵q哥說,開工就要錢,萬一客戶不要貨,就砸手里了,所以他也不敢賭。
“外行可能不知道,我們做外貿服裝的,大多數時候都是純憑信用在做生意,很多熟客都不簽合同,有時連定金都不給,而且很多客戶是在國外做服裝批發(fā)的華人,還存在賒銷的情況?!泵q哥說,有些大公司會簽訂合同,但是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誰還管違不違約,都是保命要緊。
比起單純批發(fā)零售或依靠制衣廠供貨的其他同行來說,毛絨哥算是做得比較大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做這行時間長一點,規(guī)模也相對大一些”。
也因為“規(guī)模相對大一些”,所以毛絨哥的生意不只是他個人的事,還關系著90名工人的生計。
3月15日的時候,90名工人全部到崗,而現(xiàn)在已有部分放假了,如果月底還找不到加工單或其他訂單,就要全體放假。
“我不想被淘汰,還有這么多工人的生計要靠我,我只能撐下去?!泵q哥為了熬過這個艱難的時期,想過不少辦法,還專門去了解過生產口罩的具體工序。
“好多網友讓我改做口罩等防疫物資,但這個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太大了,無塵車間、機器設備、原料和工人培訓等,現(xiàn)在主要原料熔噴布的價格也從2萬暴漲到了40萬每噸,成本承受不起。”毛絨哥坦言,因為自己沒有做過這個行業(yè),適應周期較長,小企業(yè)冒不起這樣的風險。
目前,毛絨哥正在讓工廠修改產品版型,看看能不能轉做內銷生意,因為工廠一年四季都做冬裝,以往4—8月是在做外銷歐洲的產品,其他時間做美洲的生意,現(xiàn)在國內都要上夏裝了,所以冬裝庫存目前看是清不掉了。
“不只是我這樣做服裝的,還有做鞋子、電子產品、玩具、箱包和配飾的外貿人,現(xiàn)在都在挺,挺不住的就關門了。”毛絨哥說,目前最緊迫的就是縮減開支,他第一步就把在廣州的檔口撤掉了,然后找朋友接一些內銷加工訂單來養(yǎng)工人。
毛絨哥工廠的裁剪區(qū)內堆積著成批布料。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毛絨哥工廠里積壓著大批可直接出口的成品服裝。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撤掉檔口回到東莞工廠的毛絨哥,經常拍短視頻記錄自己工廠發(fā)生的事情,也借直播與同行交流,希望能在危機中找到新的契機。
除了毛絨哥這樣以外貿訂單為生的服裝供應商,作為前端的布行同樣在疫情沖擊下異常艱難,整個布料市場也因此陷入“降價—賣不掉—再降價—虧本—賣不掉”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
“我們有七成訂單被取消,主要是歐洲和美國的訂單,制衣廠說要取消訂單的時候,我們這邊已經開始制作布匹了,投入了原料及制作費用?!痹趶V州經營布行的彭彭惆悵地表示,更嚴重的是,有些原料經過半加工,存放會壞掉,比如經上色的紗線,現(xiàn)在只能先上機織成牛仔布,等情況好轉再賣。
而彭彭經營的布行3月以來的訂單都還沒有回款,因為3月剛復工沒有足夠的產能,到現(xiàn)在貨交到一半,又被取消了訂單,可謂進退兩難。
“正常來說已經交了的貨是會回款的,但是現(xiàn)在疫情變化很大,我們都很擔心,因為遇到目前這個疫情,有沒有合同都一樣?!迸砼碚f。
由于季節(jié)、風格等方面的不同,內銷市場跟外單的面料需求不同,布行做外銷的布匹目前找不到內銷的買家,原料費和加工費成為他們損失的大頭。
而因為外單取消的影響,整個市場惡性競爭,面料價格直線下調,非常難消化。彭彭坦言,他們暫時沒有其他方法,就是降價,賣不出去,再降價,這樣惡性循環(huán)。“布料商現(xiàn)在虧本賣貨也銷不出去,主要是市場需求太小了。”
在廣州地一大道(外貿服裝工廠的檔口聚集地之一)租檔口做服裝生意的鐘元提到,就在幾天前,一個澳大利亞的客戶告訴他,貨款要晚一些給。
因為上個星期10000澳幣可以換成46000元人民幣,這個星期就只能換到40000元了??蛻舾娫f沒有出的貨就先不要出了,已經出了的暫時不能匯款,想等匯率好一點再轉。
前期中國疫情嚴重,各地物流受阻,外貿服裝供應商們復工延遲,面臨貨物拒收和貨款拒付風險。如今,國外疫情發(fā)展迅速致使需求下降,股市動蕩后美元指數走強,又導致多國匯率暴跌,國外客戶紛紛要求取消訂單或延遲付款,靠外單生存的服裝供應商們,日子愈發(fā)艱難。
林浩表示,3月推遲訂單的原因主要是客戶所在國家的匯率大跌,所以,他們想要延遲付定金,像俄羅斯、哥倫比亞和巴西的當地貨幣匯率都是大跌。
疫情之下,全球股市動蕩,美股多次熔斷,但美元指數卻持續(xù)走強,這讓大部分非美貨幣面臨被動貶值的壓力。
據媒體報道,3月18日,俄羅斯盧布重挫至1美元兌80.87盧布和1歐元兌88.725盧布,雙雙觸頂“匯率走廊”邊界,導致跌停,達到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3月19日,澳元兌美元重挫4.6%,創(chuàng)2002年以來最弱水平。
前些天,俄羅斯的一個客戶就給林浩發(fā)來“非常抱歉”的郵件:I'm sorry,but now in Russia there are big problems with the dollar so I have to postpone my order when the problem is solved, we will continue our business.
目前,林浩所在的公司因為仍有一季度早期訂單在跟進,訂單量下降的影響還沒有即時出現(xiàn),在廣州的汽配貿易商也基本處于這種狀態(tài)。他表示,如果4月再沒有訂單的話,就只能把時間用在宣傳方面了,比如更新網站、目錄資料等。
像林浩所在公司這樣,較多訂單推遲,開工以來比較清閑的不少,然而,有一些公司則分外忙碌。
林浩與另一個做外貿的朋友交流時發(fā)現(xiàn),朋友所在的公司訂單很滿,已經安排到5月份了。這家公司同樣是做汽車配件的,主要做彈簧,就是后備廂打開時支撐后備廂的彈簧。
據林浩的這位朋友說,都是歐美國家在疫情暴發(fā)前下的訂單,3月前他們一直在家接訂單,3月復工后開始生產,所以訂單已經排到5月了,但是他也擔心國外的物流問題會不會影響交貨。
“比起服裝這種有季度、流行款式限制的,汽配十幾年還是那個車型,比較能承受風險,不過,要是我們4月還沒有訂單,形勢就變得非常嚴峻了。”林浩說。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注冊地為“廣州市”的汽車配件出口企業(yè)數量超過4萬家,林浩所在的公司只是這四萬分之一。而在遭遇“黑天鵝”的情況下,他說,大家都是第一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誰也沒有更好的經驗。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毛絨哥、鐘元、彭彭、林浩均為化名)
責編:呂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