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星
摘? 要: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和自身的理性、感情、意志等方面的問題。而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階段,高中語文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相關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教授的是我們的母語,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語文還具有強烈的人文特性,包含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形成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在高中階段通過讓學生學好語文,體會相關文章所表達的含義,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到民族精神,進而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和高尚的人格。所以如何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采用合適的手段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已經成為高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結合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
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相對較為抽象的概念,也無法被具體的數據量化。所以其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其往往會被教師所忽視。語文作為一個實際應用價值很大的學科,其除了作為工具被使用之外,還具備人文性的特征,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很多教師過于重視知識性教學,強調讀與背,導致其忽視了語文中所具備的人文特性。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滲透了人文性,可以通過對相關文章的研讀,從中找到其想要傳達的人文精神和做人道理。但是一些教師在進行文章講解時,過分地強調詞與字的用法,從而導致忽視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雖然這樣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更多實際的語文應用知識,但這種過于偏重知識性教學的方式不一定能像教師所期望的那樣,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反而由于過多地進行枯燥的知識講解,導致學生學習熱情消退,對語文教學產生厭惡感。所以,為了能夠在教學中發(fā)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需要結合語文的特點,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修正,在進行知識性教學的同時也發(fā)揮出語文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學習《陳情表》時,教師不能在學生了解完課文大意后,就專注于讓學生學習字詞用法,而是要帶領學生通過對文章相應文本的細細品讀,結合文章作者的寫作背景,品味文章體現出的至情至孝,使學生體會其中體現出的品德,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二、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人文內涵
高中語文也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其要進行學習的文章都是專家組篩選出來的,文章的選擇很有深意,其文章中大多能體現出濃厚的人文情懷。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提前對教材進行細致發(fā)掘,結合在網絡上搜集的資料,發(fā)揮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找出文章中所隱含的人文素養(yǎng),并通過合適的教學手段,將其傳達給學生,進而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不僅能提升教學的效果,還是實現語文素質教育所必須的途徑。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通過解讀課文,找出其中的人文精神就成為教學的一大難點。
例如,在學習《蜀道難》這一課時,語文教師要能夠通過細讀文章找到作者通過對蜀道難走的描寫而抒發(fā)的情感。并讓學生找出其中描寫蜀道之難的語句,結合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方法,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真情,體會文章所表現出的感慨。又比如,在《將進酒》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結合作者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將作者受到的遭遇對學生進行展示。再結合李白自比陳王的詩句,讓學生體會出詩人狂放不羈,蔑視權貴的姿態(tài),再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通讀來感受“詩仙”李白的人格魅力。像這樣通過對文章的深入發(fā)掘,讓學生體會作者的高尚品德,可以塑造語文課堂的人文氣息,從而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對學生語文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途中需要教師的耐心和學生的長久配合。所以單純借助課堂教學的形式是無法順利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借助其他教學手段,開創(chuàng)多樣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能夠投入其中,使學生能夠長期保持語文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與他人思想的對碰,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例如,在進行《鴻門宴》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扮演文章中出場的人物,進行場景再現,通過角色扮演,將學生代入歷史人物之中,使學生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有關人物的歷史資料,進而讓學生結合資料文本了解項羽的人物性格,進而理解為什么項羽不殺劉邦。教師還可以通過放映電影的方式,讓學生在銀幕上的展示體會文章的劇情,進而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適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可以幫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確的是非觀念。同時教師也要能認識到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明白如何通過適當合理的方式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曾國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53.
[2]李麗娜.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才智,2010(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