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興
近幾年來,我們?yōu)H坊市峽山區(qū)岞山街道留戈莊小學全體師生立足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改變教學方式,整合教育資源,改進課程體系,做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實踐與探索,初步實現(xiàn)了“讓課堂寬出去,學生動起來,學習活起來”的主題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學生家長的好評。具體做法如下:
一、改變課本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使活動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
首先我們教師對教材進行有機取舍,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易于理解的保留,偏離學生日常生活較遠和學生難于理解感受的刪去;其次是選取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內容補充進來,縮小認識的距離感,實現(xiàn)零距離認識,強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三是把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生活化、情景化,創(chuàng)設一種生活情景,展示學習內容,給學生以親近感。例如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呈現(xiàn),我們拋開課本上的例題,用一個小故事、生活中的一個具體問題、一份學生生活中的調查數(shù)據(jù)表等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使得課程學習簡單化,尤其低年級孩子更加直觀的學習,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徹。再如在品社課堂教學時把國家選舉程序的材料刪除,而讓學生去實地調查訪問本村的村主任選舉實際情況。這樣辦法就貼近了學生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認識理解的階梯,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各學科還要因地制宜,活學活用,讓課堂充滿活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真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生活中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去探究新問題
學生獲取知識和方法的途徑主要有兩種:生活所得和學習所得。生活所得是認識、感悟、探究的基礎,教學時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已經掌握的方法去探究學習中的新問題,把這些知識和方法遷移到課堂學習當中,從不同側面和不同途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原有的知識和方法,建立從生活化探索到課堂提升的良性知識構建體系,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性,讓知識有機銜接,固化于腦,成型于體系,覆蓋全班,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表現(xiàn)欲,彰顯孩子的成就感,從而養(yǎng)成好習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一枝獨秀不是春,學校,家庭,課堂課內外三位一體,讓學生學校學習生活化,,課堂學習習慣化,家庭生活學習化
在探索中,我們把學生學習活動設計為三個板塊,即課前的生活化自我探究、課堂上的共同探究、課后的生活化作業(yè)延伸。這樣學生課前根據(jù)生活中已有的知識自我嘗試尋求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作初步條理分析和質疑,為課堂學習打下基礎;課堂上學生自主地去交流、去研究、去質疑、辯論,去尋求到新的方法和規(guī)律,進一步豐富深化了學生已有的生活認識;課后再用學到的方法和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和創(chuàng)作,就鞏固升華了課堂所得,使學習活動流動于學生整個生活過程之中,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做到了課前、課中、課后的三段有機結合,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生活融為一體,實現(xiàn)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的目標。
總之,我們實施生活化教學探索一段時間以來,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習質量大幅度提高,綜合能力得到長足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積極向上,漸近我們的教育初衷,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成才,讓每一位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峽山區(qū)岞山街道留戈莊小學在教育的這片沃土上,亮點激活,整體推進,努力耕耘,積極探索,推成出新,不斷總結,在育人的道路上走出特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