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博
淄博市桓臺縣世紀中學(xué)八年級一班學(xué)生,在《語文報》等雜志發(fā)表文章十余篇,曾獲第二十二屆語文報杯作文比賽國家級一等獎。懷揣最質(zhì)樸美好的本心奮力前行,用汗水澆灌理想之花。
【謹以此文獻給每一位奮斗在抗疫一線的英雄。】
天空灰暗低垂,與通向遠方的柏油馬路漸漸融為一體。寬闊的馬路上寥寥幾輛汽車穿過,飛馳而過的呼嘯是那么孤寂且絕望。
大年初五,是被武漢疫情禁足的第五天。聚餐取消,四處封鎖,一個個村子成了一座座孤島,一顆顆人心因此“強制隔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實在無力去強打精神攀談歡笑,到處都彌漫著絕望的氣息。
因年三十晚上回老家而“被困”的我們,眼看家中食材不夠,便出門采購。我與父親戴好一次性口罩,同時戴上別扭的一次性手套,一起開車去往商店。果不其然,前面就是“勸返點”。有一位瘦弱的、穿著樸素的老人守在那兒。
“呵,只有一個人,磨一下應(yīng)該能過去?!蔽逸p松地想。老人見來人了,便站起身,走向我們,待距離我們大概有一米的時候,他隔著厚厚的口罩厲聲問道:“不知道隔離么,怎么還出來???”他那瘦削的身軀,在這輛巨大的“鋼鐵怪物”面前,是那么渺小。我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父親慚愧地一笑,說道:“家里實在沒吃的了,出來買點兒。”
“本莊人?”
“那當然,土生土長?!?/p>
那位老人又緩緩走回去,在一個相對整潔的本子上認真抄下我們的車牌號,轉(zhuǎn)回身來讓我們簽字。我接過簽字本,順便問道:“爺爺,您高壽?。俊?/p>
“快七十了。”那老人輕輕回應(yīng)道。
“老當益壯啊,大爺,但這病毒不是說著玩的啊,您可小心!”父親有些擔心地囑咐著。
“呵!都這時候了,黨員當然應(yīng)該沖在前頭啊!咋了?不相信我?我經(jīng)歷的,可不比你們少啊!前線還有那么多弟兄陪咱們一起,一會兒還有年輕人換班兒!哪有跨不過去的坎兒!我們對咱們國家有信心,對戰(zhàn)勝疫情有信心,有信心就有希望!我們能做的,就是不亂跑,這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p>
與老人道別后,他的話一直在我腦中回響:在這個關(guān)鍵時期,最缺少,也最為珍貴的,就是希望。
老百姓對國家的信任,造就了老百姓對國家的期待。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信任造就期待,期待帶來希望。而正是人民與國家相互信任,中華民族才能在每一場災(zāi)禍中并肩作戰(zhàn)、眾志成城、勇往直前,最終取得偉大勝利。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著,耳邊吹過瑟瑟的風,我回頭望去,恰看到來換班的年輕人。而老人的背影,此時在我眼里卻是那樣高大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