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與“五四”新文學的語言可能性※

        2020-04-18 05:25:54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五四新文學文體

        內容提要:清末民初,游戲文章在文藝試驗中通過各類文體形式納入多樣、駁雜的語言成分,探索文學實踐中的種種語言可能。各類游戲文章在報刊上漸次登場,其語言經歷了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復雜轉變。在具體的文學實踐中,創(chuàng)作者們具有語言敏感性,意識到游戲文章需要吸收傳統(tǒng)資源,采用新詞語、新文體,熔鑄新風格,并努力追求“意諷”“辭婉”、通俗而典雅的語言品格。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在突破禁忌,利用舊形式等層面的語言探索,呈現(xiàn)出與“五四”新文學的某些共通性,游戲文章中蘊含著可供“五四”新文學借鑒的語言可能性。

        清末民初,游戲文章成為報刊文人刻意經營的一種文類。①文章的命意在于“游戲”,意味著文人在創(chuàng)作時對語言進行游戲性的運用。文人們以游戲筆法作文,有可能沖破既往的文學陳規(guī)和語言定式,游戲文章因此蘊含著誕生新的語言形態(tài)的可能。胡適曾將自己在北美留學時所作的詩稱為“游戲詩”,而這“游戲詩”中出現(xiàn)的長段口語、白話已屬新文學創(chuàng)作的初步嘗試。②周作人時常稱自己的散文為游戲文字或游戲筆墨,③在其文學視野中,游戲文章具有新的語言質素。劉半農將自己的文言詩稱為“游戲之作”④,將其《作揖主義》稱為“游戲筆墨”⑤。錢玄同將自己的文章稱為“廢話”⑥。諸如此類的言說是“五四”新文學陣營中的一股話語潛流。新文學家們的創(chuàng)作視野中存在著游戲文章的寫作空間,只是他們并不經常在正式場合中提倡游戲文章的寫作。而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與“五四”新文學在語言層面的歷史聯(lián)結,則有待進一步的考察。

        清末民初,“五四”新文學批判的“游戲”“消遣”的文學中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游戲文章。⑦游戲文章是文藝試驗發(fā)生的重要場域,在紛繁多樣的文體之中容納多樣的語言成分,并以類似后現(xiàn)代文學的方式解構經典,模擬與戲仿各類新舊文體,在種種文類中進行文本的狂歡與語言的游戲。撥開文學史敘事的迷霧,我們會發(fā)現(xiàn)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語言宮殿中其實也潛藏著可與“五四”新文學相溝通的秘密路徑。

        一 “以文道俗”:游戲文章的登場與語言新變

        晚清以降,現(xiàn)代報刊業(yè)的出現(xiàn)深刻改變了中國文學生產和傳播的方式。在具有深厚文學傳統(tǒng)的江南,游戲文章開始進入現(xiàn)代傳媒環(huán)境。清中葉繆蓮仙所編《文章游戲》,諸體皆備,其語言成分已比較豐富。1872年,《申報》在上海創(chuàng)辦以后,刊登了不少游戲文章,語言風格類似于明清江南才子的路數(shù)。1890年代,上海等地小報開始興起,《游戲報》《海上繁華報》《寓言報》《采風報》《笑林報》等小報更是喜登游戲文章。隨著清末報章體的興起、白話的涌現(xiàn),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語言形態(tài)相較傳統(tǒng)的游戲文章已發(fā)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1921年至1923年《游戲世界》雜志(上海)的文章語言與《游戲報》的文章語言已大為不同。

        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興盛與此時作家的文學觀念、讀者的閱讀方式、文學的生產機制和作品的傳播、消費方式的變化密切相關。清末科舉的停廢不僅改變了文人的生存方式,也促使文人的文學觀念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變。進入新聞報刊業(yè)的文人不再宗經頌圣,寫作的對象轉而變?yōu)槎际兄械氖忻翊蟊?,他們實現(xiàn)了從“自娛”至“娛人”的轉變?,F(xiàn)代稿酬不斷吸引著文人創(chuàng)作游戲文章。報刊的編輯往往自己也是游戲文章的作者,他們循著市場規(guī)律,經常舉行征文活動。⑧隨著都市環(huán)境中現(xiàn)代報刊與可機械復制的平裝書的流行,游戲文章成為具有現(xiàn)代性特征并廣泛傳播的消費性文體,并開始其語言轉型的進程。

        游戲文章之“游戲”,是相對嚴肅、正經來說的。唐代韓愈作《毛穎傳》《送窮文》等文,在古文的系統(tǒng)內“以文為戲”,曾引起一些文人對“游戲”的警惕。晚明公安派、竟陵派、李贄、張岱等人創(chuàng)作了很多戲謔小品,筆墨所至,游戲意味十足,其語言比唐宋古文更活潑。周作人等人將新文學的源流追溯至晚明,認為其時的小品文、游戲文章蘊含著新的語言特質。而明清時期江南文人游戲文章的傳統(tǒng)更是延續(xù)至清末民初。周作人提及的《豈有此理》《更豈有此理》《常言道》《何典》《皆大歡喜》《文章游戲》等均為清代游戲文章的選集。⑨這些作品除了文章還有笑話、小說等,已呈現(xiàn)出豐富的語言形態(tài)。但游戲文章語言形態(tài)的急劇變化還要等到清末民初才得以實現(xiàn)。

        清末以來的文人在創(chuàng)作游戲文章時,起初并沒有“有意識”地進行語言革新,或者說他們語言變革的意識比較淡漠。他們的游戲文章偶有嘗試、實驗或打破常規(guī)之處,并融入淺近文言、白話等語言成分,但似乎沒有人明確地提出游戲文章要使用某種具體的語言類型寫。游戲文章可駢可散,文體靈活,語言的采擇也具有極高的自由度?!队螒驁蟆飞媳姸嘤螒蛭恼碌恼Z言風格和清代繆蓮仙輯《文章游戲》的風格有相似之處。清末小報上的游戲文章雖然可以說是文人技癢之作,語言上很容易模擬傳統(tǒng)詩文辭賦,但晚清以降的時代變局與氛圍賦予了文人解構經典的思想力量。清末民初的游戲八股文不僅成為文人施展寫作才華的重要體裁,亦是文人“褻瀆”經典,嘲弄孔孟,開科舉之玩笑的襯手“兵器”。這些游戲八股文與經典文本之間有了更廣闊的對話空間,其語言也已邁出傳統(tǒng)文章的軌轍。例如,李伯元《滑頭文》雖聲稱“仿八股體”,但全篇并無一處引“經”據(jù)“典”,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語言的解放。⑩

        1903年,寅半生刻《天花亂墜》,內中文章多選自小報。1906年他編輯的《游戲世界》雜志在杭州創(chuàng)刊。在《〈天花亂墜〉敘》中,寅半生聲稱:“況當漸更新政,文賦詩不重名場。聊遣余情,經史子無關吟案。于是以文道俗,化朽為奇,若莊若諧,宜真宜假。剪近時之花樣,文章一新。摭當代之稗編,游戲三昧?!?1這透露出清末文人創(chuàng)作游戲文章時的語言策略?!敖洝薄笆贰薄白印比恐模灰娭赜跁r,但文人們在“經”“史”“子”領域豐富的知識儲備轉而成為游戲文章寫作靈感和語言素材的來源。寅半生也很敏銳地指出清末民初游戲文章“以文道俗”、莊諧雜陳、雅俗皆宜的特色。所謂“剪近時之花樣,文章一新”,包括對新詞語和報章體語言的吸收和運用。而天虛我生則指出“蟲蟲者競以新名詞堆砌文字,而矯飾欺人,其實亦欺人自欺耳”,12提醒人們游戲文章不能止步于摭拾新名詞,他和寅半生等人所要接續(xù)的是以《文章游戲》為代表的明清江南游戲文章的傳統(tǒng)。但時移世易,他們對“意義陳腐”“詞句晦澀”之作持排斥之意。13于此,我們也可看出清末的游戲文章已經顯露出一定的語言創(chuàng)新沖動。雖然這股語言創(chuàng)新沖動沒有引發(fā)革命式的語言更新,但卻驅動著游戲文章吸收新舊文體中的各種語言成分入文。

        試看《文章游戲》與《天花亂墜》中的兩個片段:

        紀武林之勝地,依鳳山以為城。積善民風,無非助圣。太平景運,莫不忠清。耀文星而三元丕顯,臻仁壽而百歲光榮。高冠祿養(yǎng)以娛親,恩承皇誥。五老鐘靈而毓秀,兆卜清平。十字箴規(guī),無假四條之法。八街洞達,爭看五福之迎。

        ——高方承《杭城里巷名賦》(選自《文章游戲》)14

        偽愛國維新者,志懷破壞,黨極野蠻。昔為黃帝子孫,欲作白人奴隸。究其目的,壞人腦筋。潛隱個人之私,陰蓄帝皇之想。自由言論,程度不肯低人。獨立精神,團體無非為己。誘國民于幸福,索政府以共和。加以革命為心,流血成事。近狎歐米,假冒文明。演說譯書,剪發(fā)易服。帝國之所同嫉,世界之所不容。猶復膨脹民權,爭激主義。

        ——真新子《為守舊黨討維新黨檄 仿討武曌檄》(選自《天花亂墜》)15

        《杭州里巷名賦》是《文章游戲》中的第一篇,其文“駢四儷六”,盡顯江南文人才情。從字詞運用、語句文法、文體風格等方面看,這仍是具有傳統(tǒng)風味的古雅之作。而《為守舊黨討維新黨檄》雖為戲仿《討武曌檄》之作,格式上受限于源文本,但此文深受報章體的影響,具有現(xiàn)代內涵的雙音節(jié)詞比比皆是,語法結構簡單,行文風格簡潔、明快。清末以降,《文章游戲》固然仍擁有像周作人、錢鐘書這樣的讀者,在閱讀市場獲得一席之地,但真正風行一時的,卻是像《天花亂墜》這類登在報刊上并經歷了語言變革的游戲文章。

        民國以后,《申報》《時報》《新聞報》《大公報》等大報學習清末小報,陸續(xù)創(chuàng)辦文藝副刊,開始刊登大量的游戲文章。1911年8月24日,《申報》開辟文藝副刊“自由談”,并設立“游戲文章”欄,“自由談”體量龐大的游戲文章涵容了豐富而駁雜的語言成分。從1917年開始,“五四”新文學陣營對“鴛鴦蝴蝶派”進行了批判。隨著閱讀市場逐漸向新興的白話文學轉移,報刊文人也因時制宜地對各自的文藝陣地進行了改革,1921年創(chuàng)刊的《游戲世界》(上海)即為此中代表。16《游戲世界》(上海)設立諸多具有明顯游戲意味的欄目,其中的游戲文章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白話,顯示出向新文學靠攏的趨勢。周瘦鵑撰寫的《發(fā)刊詞》即是用具有口語、說書味道的白話寫成。而相比“說苑”“談薈”“歌場”“趣?!钡葯谀?,“諧林”中的文章延續(xù)了清末以降游戲文章的“小傳統(tǒng)”,隱隱彰顯著游戲文章?lián)]之不去的時代魅力。

        二 游戲文章的語言形態(tài)及其追求

        清末民初的文人在自由創(chuàng)作游戲文章時采用了駁雜、多樣的語言成分,但文章的可讀性又要求寫作語言符合一定的準則。白云詞人曾提出游戲文章的“六法”“四忌”,在語言與文體的層面做出具體而微的建議。171916年,《申報》“自由談”懸賞征文,曾刊出前三名獲獎作品的評語。第一名魏霞皋所得評語為:“意諷而辭婉,深得風人之旨,且尤切貼本年,允推上選。”18所謂“意諷”“辭婉”就涉及“自由談”對游戲文章的理想語言形態(tài)的想象。

        由于其游戲文章的典雅、妥帖,李伯元成為很多人模仿的對象,他的創(chuàng)作已開清末民初游戲文章語言新變的先河。從李伯元較早的《碰和解》19一篇即可看出,近代傳入的雙音節(jié)詞匯已進入游戲文章。公共、通商、合同、國債、鐵路、關稅……這些具有鮮明現(xiàn)代性特征的時髦詞匯很快被具有語言敏感性的“洋場才子”接受并使用。游戲文章為適應閱讀市場通俗性、可讀性的要求,也極大地吸收了報章體的語言特色。在一篇題為《戲擬花神討蜂蝶檄》20的古色古香的檄文中,字里行間卻充滿現(xiàn)代的新事新物與新式名詞。而那些不限定于戲擬某篇名文或嚴格遵守某種文體格式的游戲文章,語句的應用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試以李伯元《飯桶傳》為例:“人之聆飯桶名,睹飯桶狀者,咸以飯桶為野蠻之一分子,而合群以拒之。且謂飯桶將來必一蹶而為討飯坯,再蹶而為偷飯鬼,三蹶而為搶羹飯之涼血動物,而飯桶之吃飯家伙,與飯桶拿飯之手,裝飯之腹,相別而分離。嗚呼,其言亦刻矣哉!安知飯桶將來不漸漸進步,知清水白米飯不能瞎吃,而一二碗后即云肚飽,以筷擱碗,將手四拱而起耶?”21在報章體影響下,游戲文章的語言已與明清之文大為不同。“安知飯桶將來不漸漸進步,知清水白米飯不能瞎吃”這類語言淺易但結構較為復雜的句子日趨流行,且有融文言、白話于一體,攬書面語、口語于一身的趨勢。而與《飯桶傳》此類“惡棍列傳”式的文章相比,許多游戲文章以表面上莊重的文體刻畫事物,“正話反說”,從而達到諷刺時弊的效果。22

        在吸收新式的語言與文體的同時,利用舊形式是游戲文章的拿手好戲。在眾多被“拿來”的舊形式中,竹枝詞因其淺白、俚俗的語言,適合描寫風土人情、時事新聞的文體特征,成為游戲文章中的一種常見體裁。試看一首描繪新學堂的作品:“摩挲石版講堂前,到此方知日欲圓。加減乘除原易事,最難明白是圈圈。舉貢生員聚一涯,為操舌戰(zhàn)是喧嘩。一言罕譬君休笑,青草池塘處處蛙?!?3此作描繪學堂內外的新事物,講述新知識,融入新的名詞與新的語言成分。這與中國傳統(tǒng)竹枝詞的語言有較大的區(qū)別,與晚清黃遵憲《日本雜事詩》的語言也有不小的距離。黃遵憲在《日本雜事詩》中如此描寫法律:“拜手中臣罪祓除,探湯剪爪仗神巫;竟將老子篋中物,看作司空城旦書?!?4這種詩句具有較濃郁的文人詩色彩,詩風更高雅而有風致。總體而言,游戲文章中的竹枝詞更加口語化。作為“游戲文章”的竹枝詞,在口語化的基礎上,在語言、內容的趣味性和滑稽性上又邁進了一步。與竹枝詞類似,歌謠體的游戲文章也越來越多地流行?!队螒驁蟆贰断e報》《民權素》《小說新報》以及《申報》“自由談”等大報文藝副刊的版面上,“歌”“謠”類的游戲文章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相比詩、詞、曲等體裁來說,歌謠的語言更接近口語,并具有更強的音樂性和韻律感。

        不論是近代報章體、口語、民間文學,還是新式的現(xiàn)代應用文,均構成游戲文章的豐富語言資源,也為語言成分的創(chuàng)新組合與新的語言形態(tài)的誕生提供了便利。游戲文章的文體種類在民初以后愈趨多樣。但多樣的文體仍需遵循“游戲”的規(guī)則,而規(guī)則限制著游戲文章對語言的選擇和運用?;氐疆敃r的歷史語境,這些規(guī)則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的規(guī)則內蘊于游戲文章傳統(tǒng)本身。但這種傳統(tǒng)的約束力并不穩(wěn)固,“游戲”誘惑著寫作者們去打破傳統(tǒng)的規(guī)定,在嘗試之中完成語言的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清末民初的媒體環(huán)境帶來了廣闊的閱讀市場,經營“游戲文章”欄目的編輯和游戲文章的寫作者往往會考慮市場效果,故而對“游戲文章”的語言形態(tài)有所要求。他們的文學觀念與文學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語言變革。

        小柳在《讀“自由談”法》25中說道,“自由談”的文字是“韓昌黎、托爾斯泰化身”,游戲文章是“金圣嘆、繆蓮仙化身”,其他諸欄目的文學也是中西文學史上各大家的化身。其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自由談是自由談文字,不是古人文字,亦不是后人文字。”“不是后人文字”暗示著游戲文章的作者們并沒有為未來創(chuàng)造新語言,開拓語言烏托邦的雄圖壯志。他們也無意發(fā)動主張白話文或其他語言形式的“文學革命”。小孤山人說:“齊人傳而楚人咻,語言一變。趙幟拔而漢幟立,壁壘重新?!薄岸淖指锩?,莫貴乎花樣翻新也?!?6顯示出報刊文人對現(xiàn)代語言變遷的一種認識,但他們所說的“文字革命”往往只是新詞匯的使用與新式文體的采用,并不涉及語言形式的根本變革。而在一篇游戲文章中,甚至有作者調侃報刊文人對“古董文字”的嗜痂之好:“如此西文糟粕,翻來攘作珍藏。前人唾余,竊取私為秘寶”27。瘦蝶《“自由談”銘》戲曰:“文不在高,譎諫則名。字不在深,滑稽則靈?!薄翱梢园l(fā)莊言,著諧文?!?8表明游戲文章寫作者們無意于進行嚴肅的文學寫作。所謂“喜笑別饒風韻,怒罵亦成文章。奇正相生,滑稽是尚,希雅俗之共鑒,鑄古今于一爐,斯亦文字中之別開生面者矣”29。意味著文人們運用古今雅俗的文字開創(chuàng)游戲文章的生動場面。

        既是文章游戲,文人們不妨如《何典·序》所說“不過逢場作戲,隨口噴蛆;何妨見景生情,憑空搗鬼”30。盡情施展其文學才華。但報刊文人面對文學傳統(tǒng)又缺乏內在的“影響的焦慮”,創(chuàng)作的是有時效性的消費文體,語言似乎越順手越好。他們“茹古涵今,出經入史”,寫出來的卻是“不倫不類”的戲作。31他們往往耽溺于模式化、格套化的寫作與無休無止的謔仿、戲擬,甚少對語言的使用進行理論總結。他們具有語言敏感性,并意識到中國文章的寫作需要融入新的語言成分,熔鑄新的語言風格。應該說,游戲文章的作者們處于一個非常有利的文化位置。他們不像“五四”新文學家那樣努力于徹底顛覆傳統(tǒng)文學的語言構造,卻也走在中國文學傳統(tǒng)現(xiàn)代轉型的道路上。他們在廣闊的文學與文化空間中,包容、吸納和呈現(xiàn)了豐富而多樣的語言形態(tài),時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語言成分,激發(fā)語言創(chuàng)新的火花,或已暗中鋪好了通向新文學語言變革的幽曲細徑。

        三 語言變革的秘密路徑:從游戲文章到“五四”新文學

        王國維說,“文學者,游戲的事業(yè)也”32。這彰顯出游戲中寓有正面價值的可能。但“五四”新文學家對文學的“游戲”性質極為警惕,游戲文章因其形式的陳舊與思想的落后往往不入他們法眼。但他們往往忽視的一個事實是,“五四”新文學家在很多場合亦難抑創(chuàng)作沖動,留下諸多游戲筆墨,而這些游戲筆墨因其“舊形式”或“游戲”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與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有異曲同工之處。如果我們把新文學家的游戲筆墨視為新文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部分,33那么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可取之處也應得到審視。

        “五四”新文學雖欲截斷眾流,汲汲于白話文的建設,卻與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同樣具有從傳統(tǒng)文學中汲取養(yǎng)料的需求。晚清以降,游戲文章不斷模仿各式新、舊語言,在游戲的文學場中嘗試熔鑄新的語言風格,這實則也是“五四”新文學從孕育到發(fā)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但“五四”新文學在擇取語言的歷史資源,建構語言的鮮明風格時有著明確的指向,反而忽略了游戲文章呈現(xiàn)出的中國文學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本土性可能。利用舊形式以創(chuàng)造性地“改造”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任務,有一部分便是游戲文章的寫作者完成的。

        在“五四”新文學家們的構想中,從詩、文到詞、曲、小說等,中國文學一直在進化,詩、文、詞、曲、小說等文類的白話皆可為我所用。從1930年代的大眾文藝論爭到1940年代文學的“民族形式”論爭,如何利用舊形式一直是現(xiàn)代作家思考的重要命題。新文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從傳統(tǒng)文學的舊形式中吸收語言養(yǎng)料,以期建設理想中的國語與白話?,F(xiàn)代文學史中努力運用舊形式,以期用通俗的形式寫出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的嘗試從未中斷。老舍在1938年至1966年就用鼓詞、相聲、快板、太平歌詞、山東快書、單弦牌子曲和唱本等曲藝形式,寫了58篇通俗易懂、面向大眾的作品。34趙樹理則在1940年至1958年寫過鼓詞、快板、相聲、民間小調、打牙牌調等曲藝形式。35他們的其他作品中也時有受舊形式影響、含有舊形式因子的文本。而類似的文學實踐早已大量見于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中。相比之下,游戲文章采用的通俗文學形式更為多樣。融各種文體元素入文,并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清末梁啟超的論說文已做到這一點。36而游戲文章則成為可供五花八門通俗形式發(fā)揮更大作用的試驗場和熔種種語言成分于一爐的文學平臺。在眾多游戲文章的通俗形式中,竹枝詞、歌謠、焰口、寶塔詩、五更調、灘簧、戲曲、道情等均是常見體裁。這些文類為游戲文章提供了引入、融合新鮮的語言成分的重要媒介。

        表面上看,“五四”新文學家無意回顧清末民初種種“不入流”的文藝實驗并從中汲取白話寫作的經驗。但在文學史的某些角落,他們有意無意的一些創(chuàng)作也已涉足游戲文章的花苑。且不說胡適留美期間創(chuàng)作的白話打油詩37,周作人對中國文學史上的游戲文章就別有幽懷38。從“鴛鴦蝴蝶派”中走出來的劉半農也多次稱自己的作品為游戲文章。1920年代,新文學家們重新出版晚清小說《何典》,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是吳稚暉游戲文章的借鑒對象,也為他們自己的寫作打開了新的可能。除去方言、土語,《何典》打開了游戲文章的新鮮局面。劉半農甚至發(fā)現(xiàn)“此書能將兩個或多個色彩絕不相同的詞句,緊緊接在一起”,他所引的例子是“肉面對肉面困著”后接“也覺風光搖曳,與眾不同”,“極土的句子”與“極飄逸的句子”相接,別具一番風味。39這種文學想象將雅、俗、文、白熔為一爐,在1920年代提出新文學語言建設的別樣方案。另一部重版之作《浮生六記》,也是“意興所到,便濡毫伸紙,不必妝點,不知避忌”之作,在“信筆寫出”和“精心結撰”的閱讀印象中搖擺,“雖有雕琢一樣的完美,卻不見一點斧鑿痕”,其實已頗合游戲三昧的精神。40《何典》《浮生六記》和晚明小品文的重版,都顯示出新文學陣營重構新文學語言雅、俗、文、白格局的意圖。而這些作品作為具有吸引力的文學資源,也時而將新文學家們從常規(guī)甚至具有壓抑氣氛的寫作環(huán)境中召喚到輕松、自由的文學氛圍里,就像游戲將人們從日常生活繁重中的工作任務中解放出來一樣。41

        周作人曾在《〈雜拌兒〉跋》中提及游戲文章,從晚明散文一路說到俞平伯。42俞平伯在《雜拌兒·自序》中透露他在新文學腳跟站穩(wěn)之后卻“于禁用白話之地”,做了好多篇文言文的游戲文章。43文言文的書寫或在白話中融入文言文,對魯迅、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等人來說更是拿手好戲。如《何典》一樣將風格色彩不同的詞句并置在一起,也是他們文章中的常見現(xiàn)象。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新文學家引晚明散文和《何典》《浮生六記》等作品為同盟軍,而疏遠、排斥了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實非“五四”新文學認可的文學資源。晚明散文和《何典》《浮生六記》雖各有其游戲筆墨之處,卻都能以活潑的文體表達真摯的感情。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相較而言,長于敘事、議論而短于抒情,其文體千篇一律的面貌也透露出自身的局限:報刊文人雖能呈現(xiàn)豐富多樣的語言成分,但多樣的語言類型源于文體的駁雜。在具體的單篇游戲文章中,文人們往往耽溺于對單一類型語言的爛熟化使用。例如,在一篇方言的游戲文章中,作者就只是逼真地呈現(xiàn)吳語口語的原貌:“上轉耐到倪搭來。倪搭耐蠻要好格。撥耐香仔交交關關面孔(用《論語》‘山梁雌雉’節(jié)‘三嗅而作’意)……”44而在另一篇吳語的灘簧中,現(xiàn)代詞匯與方言有機融合:“希奇希奇真希奇。歐羅巴洲出仔一樁大事體。叫啥一個意大利。搭之一個土耳其。兩個國度忽然勿和氣?!?5同樣是運用方言,報刊上的游戲文章與《何典》的不同在于:《何典》能將雅、俗、文、白的語言成分熔為一爐,語言結構頗具巧思,形成一種新穎而具有異質性的語言形態(tài)。而游戲文章往往難以擺脫文體的牢籠,雖長于方言的運用,但難以將方言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具有新質的語言形態(tài)之中。舊形式利用有余,改造不足,也正是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在語言上的重要特征。加上游戲文章“游戲”“消遣”的特性,“五四”新文學家便更“順理成章”地輕視了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歷史存在。

        但是,“五四”新文學家與清末民初游戲文章的歷史聯(lián)結亦有跡可尋。1904年至1905年,陳獨秀編輯《安徽俗話報》期間,報上就刊登了許多游戲意味十足的作品。1908年至1909年主編《競業(yè)旬報》的胡適,情形亦頗類似。而胡適后來創(chuàng)作打油詩,也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他的清末文學淵源。劉半農從“鴛鴦蝴蝶派”中走出,更是非常熟悉民初文壇的游戲文章。1930年代劉半農創(chuàng)作了一組題為《桐花芝豆堂詩集》的打油詩,引來魯迅的批評。46魯迅自己也曾寫過打油詩,而他的散文“涉于游戲的地方更多”47。錢玄同性喜滑稽與游戲,他的“疑古廢話”深受《何典》和吳稚暉的影響。周作人讀過寅半生所編《天花亂墜》,48對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非常熟悉,他的游戲筆墨亦所在多有。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或松動現(xiàn)代文學漢語的土壤,或在舊形式的利用上給人以靈感,其現(xiàn)代轉型之路也為“五四”新文學的語言生長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參照。

        結 語

        1933年,錢玄同在日記中記錄了高步瀛用大鼓書體翻譯北京師大的翻譯試題(新亭對泣事)一事,他聲稱“君以古文、駢文名而能作此,且肯作此游戲筆墨,賢于黃節(jié)矣。擬登下星期六《國語周刊》”49。根據(jù)錢玄同的判斷,用通俗的文藝形式寫出的游戲文章,在價值層級上高于舊文人們的古文、駢文。而這正是清末民初幾十年間游戲文章在文體和語言上一直努力實踐的方向。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忽視了“五四”前夕文壇上游戲文章林林總總文藝試驗中的語言變革。報刊文人推動著游戲文章語言的變遷,他們在游戲文章的寫作實踐中意識到各種語言形態(tài)的審美限度與接受效果,也曾引導游戲文章的語言朝著更理想的方向發(fā)展。可以說,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呈現(xiàn)出新、舊文體中現(xiàn)代漢語發(fā)生、發(fā)展的經驗教訓和諸多可能性。高步瀛大鼓書體的文章刊登在《國語周刊》上,應該說是五四新文學陣營在建構國語或白話語言形態(tài)時對“舊形式的利用”的一種探索。只是五四新文學在正面建構白話的語言體系時,往往忽略了曾經的批判對象——清末民初的游戲文章早已在文學的花苑里鋪設了若干通向新文學的幽曲小徑。在五四新文學陣營強大的歷史敘事面前,那些“天花亂墜”的“文章游戲”隨著文學市場和閱讀趣味的轉移開始淡出文學史的視野,在嬉笑怒罵、插科打諢的文章中的語言可能性,如堂·吉訶德一般倒在中國文學的大風車叢林中。

        注釋:

        猜你喜歡
        五四新文學文體
        語言、文學與認同:論臺灣新文學的“跨語實踐”
        魯迅的“立人”與中國新文學“為人生”創(chuàng)作理路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學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怒江州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暨“怒江青年五四獎章”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共青團曲靖市委成功舉辦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表彰座談會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胡適·魯迅·莫言:自由思想與新文學傳統(tǒng)》序
        東吳學術(2015年4期)2015-12-01 03:20:05
        習朱會確定“五四”登臺
        文體家阿來
        阿來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36
        国产成人无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网一区天堂福利| 国产午夜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片久久| 中文无码日韩欧| 久久青草伊人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黄色|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丝袜足| 谁有在线观看av中文|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日本一道|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亚洲五月七月丁香缴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国产小受呻吟gv视频在线观看| 3亚洲日韩在线精品区| 在线观看国产白浆一区三区| 奇米影视第四色首页| 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自拍偷自拍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国产精品观看麻豆|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产真实乱对白在线观看| 成av人大片免费看的网站|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文|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完整在线视频免费黄片| 国产理论亚洲天堂av|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