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秀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yè)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的最旺盛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生性活潑,但他們貪玩,心智等各方面還不成熟,需要教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模式去引導他們,從而挖掘他們無限的潛能。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常感覺提不起興趣、缺乏參與感、學習動力不足等,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激勵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改變了學生學習的現(xiàn)狀。
一、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1)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小學生心智等各方面還不成熟,剛踏入小學時,他們可能還不太適應規(guī)律的學習和生活,需要教師的引導,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表揚。倘若教師對學生只是一味的指責和訓斥,甚至歧視,那么不僅會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甚至會給他們留下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并從此失去學習興趣,對老師產(chǎn)生排斥及懼怕心理,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若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則能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并堅定學習的信心,增加學習動力,使自卑者勇敢,使落后者進步,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有利的幫助。
(2)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積極性。人的一切行動都是由某種動機引起的,動機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它對人的行動起激發(fā)、推動、加強的作用,而激勵就是很好的動機。通過激勵教育,學生不僅能看到別人的長處,也能有意識的養(yǎng)成自我約束、自我鼓勵的習慣,從而不斷完善、超越自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且,激勵就像是一種興奮劑,它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動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促使他們在未知的領域里勇于開拓進取。
(3)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小學是學生奠定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育的黃金階段。在此階段對學生采取激勵教育模式,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和堅定的信念,使學生更容易收獲成功,而且有助于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保持愉快的學習,幫助學生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并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1)擅用激勵性的語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激勵教育模式成了目前小學教學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擅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很好”、“不錯”等。當學生回答問題回答錯誤時,不要急于批評學生的錯誤,先對其發(fā)言的積極性和踴躍性給予贊揚,然后再用溫和的語氣糾正其錯誤,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從而增加對語文學習及語文老師的好感,并樹立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當學生回答正確時,多用“真厲害”、“真棒”等表揚性的語言,讓他們獲得內心和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堅定他們學習的信念,使他們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2)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面貌不同、特長不同、愛好不同、性格也不同。在教學中,每個學生也各有各的特點和性格,家庭背景、認知、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從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出激勵的作用。例如,對待生性活潑、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面對面的對學生提出自己的期望,并堅定的告訴他們相信他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從而讓他們找到努力的方向,不斷前進;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因為他們不愛跟別人交流,且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教師除了熱情的對待他們外,還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并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讓他們慢慢敞開心扉,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慢慢找到自信;對待學習能力差及自覺性差的學生,教師要細心并耐心的引導他們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并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樹立起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
(3)激勵教育模式要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則和心態(tài).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均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個差異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后天養(yǎng)成的。毋庸置疑,每個教師,乃至每個人都喜歡優(yōu)秀的學生,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卻應該保持公正、公平的心態(tài),否則不僅會影響教育教學質量,而且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造成影響。在教學中,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睿顾麄兏弦粚訕?,但要把握好度,否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驕傲和自滿的心理;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要不斷鼓勵他們每一小步的進步,鼓勵他們不要放棄前進的腳步和學習的興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并指導他們探索進步的方法,從而促進他們的快速發(fā)展。
(4)充分發(fā)揮榜樣力量對學生進行激勵。榜樣是激勵學生積極前進、勇往直前最直接的力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會深深的感染并影響學生。因此,教師要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增加師生間友好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尖子生的作用,讓這些優(yōu)秀、典型的尖子生成為學生的榜樣。小學生好勝心強,有著強烈的斗志心,通過樹立榜樣,可以讓他們看到優(yōu)秀學生的努力和長處,從而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學習中的問題,激勵他們更努力、更積極的學習,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提升自身的成績。
三、結語
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符合、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而且提高了他們學習的動機和積極性,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擅用激勵教育模式,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激勵教育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良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