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丹
【摘 要】目的:觀察并研究對焦慮癥患者使用阿普唑侖和奧沙西泮治療的療效。方法:以106例對象進行觀察與研究,其均選自2018年3月到2019年7月于本醫(yī)院進行診治的焦慮癥患者中。以隨機抽簽作為分組方式,將所有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n=53,阿普唑侖)和實驗組(n=53,奧沙西泮)。療程結(jié)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肝功能與焦慮情緒情況進行評價及對比。結(jié)果:和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更低;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情緒評分更低,且對比對照組,實驗組更低;和治療前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兩項肝功能指標均有所上升,且對照組比實驗組上升幅度更大;上述指標對比均有明顯差異(P﹤0.05)。結(jié)論:和阿普唑侖藥物治療焦慮癥的效果相比,給予患者奧沙西泮的療效更佳,不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較小,可在臨床進行廣泛推廣。
【關(guān)鍵詞】焦慮癥;奧沙西泮;療效;阿普唑侖;肝功能
【中圖分類號】R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焦慮癥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有著極大的不良影響,且近些年,受到生活方式變化、生活節(jié)奏加快等影響,該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1]。目前臨床主要使用藥物治療該疾病,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等,主要采用單一藥物進行治療,為對兩種藥物治療焦慮癥的具體用藥效果與安全性等進行分析,筆者展開對比研究,現(xiàn)對研究的具體情況作出總結(ji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106例對象進行觀察與研究,其均選自2018年3月到2019年7月于本醫(yī)院進行診治的焦慮癥患者。筆者以隨機抽簽作為分組方式,將所有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n=53)和實驗組(n=53)。對照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齡范圍為19到54歲,平均年齡為(30.15±7.94)歲。實驗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齡范圍為18到55歲,平均年齡為(30.22±8.04)歲。將以上一般資料做相互比較,所得出結(jié)果全部是P﹥0.05,說明可展開對比研究。將符合焦慮癥的診斷標準[2]的患者納入,且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冠心病等軀體疾病;排除成癮藥物戒斷反應所引起的焦慮;排除不積極配合研究、藥物過敏、合并嚴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最終選取106例對象。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阿普唑侖進行治療,患者服用阿普唑侖(商品名:阿普唑侖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0215)藥物,每天服藥三次,每次的劑量0.4毫克。
實驗組患者則服用奧沙西泮(商品名:優(yōu)菲奧沙西泮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0894,生產(chǎn)企業(yè):北京益民藥業(yè)有限公司)藥物,每天服藥三次,每次的劑量是15毫克。
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服藥治療四周時間。
1.3 評價標準
①治療效果:在治療結(jié)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做出評價,標準[3]為:痊愈:相關(guān)臨床癥狀消失,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漢密爾頓焦慮評分減少超過75%(含)或小于7分;顯著:相關(guān)臨床癥狀顯著緩解,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漢密爾頓焦慮評分減少超過50%(含)且低于75%;有效:相關(guān)臨床癥狀有所改好轉(zhuǎn),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漢密爾頓焦慮評分減少超過25%(含)且低于50%;無效:相關(guān)臨床癥狀沒有變化或加重,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漢密爾頓焦慮評分減少小于25%。達到痊愈、顯著或有效即認定治療有效,計算總有效率并比較。②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患者在服藥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統(tǒng)計總發(fā)生率并對比。③肝功能:在治療開始前與治療結(jié)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進行測量,并對比,包括:谷丙轉(zhuǎn)氨酶與谷草轉(zhuǎn)氨酶。④焦慮情緒:在治療開始前與治療結(jié)束后,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測評,焦慮分量表得分在10-50之間,評分高則焦慮情緒嚴重,反之則焦慮情緒輕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的處理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計數(shù)資料采取 檢驗,表達成 。定量資料采取t檢驗,表達成()。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的依據(jù)是P﹤0.05。
2 結(jié)果
2.1 于療程結(jié)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做出評價,并對比評價結(jié)果。表1表明,相比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3.58%),實驗組(94.34%)更高,且差異很大(P﹤0.05)。
2.2 兩組患者療程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對照組:有5例患者出現(xiàn)口干,有3例患者出現(xiàn)頭暈,有2例患者出現(xiàn)嗜睡,共計10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總發(fā)生率為18.87%;實驗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口干,有1例患者出現(xiàn)頭暈,有1例患者出現(xiàn)嗜睡,共計3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總發(fā)生率為5.66%。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提示,實驗組更低,且差異顯著(t=4.2961,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情況。表2為具體情況,和治療前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兩項肝功能指標均有所上升,且對照組比實驗組上升幅度更大,差異明顯(P﹤0.05)。
2.4 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變化情況。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焦慮情緒評分為(44.56±7.74)分,實驗組患者治療前的焦慮情緒評分則為(45.02±7.69)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情緒評分為(23.71±5.16)分,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情緒評分則為(14.27±4.36)分。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焦慮情緒評分對比,提示沒有明顯差異(t=0.3069,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情緒評分均更低,且差異顯著(t1=16.3175,t2=25.3239,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情緒評分對比,提示實驗組更低,且差異明顯(t=10.1733,P﹤0.05)。
3 討論
焦慮癥又被稱為焦慮性神經(jīng)癥,該疾病會使患者出現(xiàn)緊張、憂慮、頭暈、胸悶、害怕、出汗、坐立不安等多種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身心健康影響極大,且會影響到患者的社會功能。目前臨床對該疾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對前者進行研究與觀察。
當前,臨床治療焦慮癥的藥物種類較多,阿普唑侖與奧沙西泮是使用最為頻繁的兩種,前者屬于苯二氮?類藥物[4],其可對患者的苯二氮?受體產(chǎn)生作用,降低神經(jīng)元的興奮性,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使患者的焦慮情緒降低,但單獨使用該藥物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會出現(xiàn)戒斷反應、耐藥性等副作用,同時很容易出現(xiàn)嗜睡、口干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后者同樣屬于苯二氮?類藥物[5],其具有與前者相同的作用與功效,可起到抗焦慮的效果,同時該藥物的代謝速度快,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更小,且用藥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更少,其安全性更高。為分析阿普唑侖與奧沙西泮治療焦慮癥的具體效果,筆者選擇了106例焦慮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展開對比研究,其結(jié)果:和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更低;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情緒評分更低,且對比對照組,實驗組更低;和治療前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兩項肝功能指標均有所上升,且對照組比實驗組上升幅度更大;上述指標對比均有明顯差異(P﹤0.05)。在治療的過程中,筆者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體會:一是要提前告知患者服用藥物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出現(xiàn)相關(guān)不良反應后要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進行處理;二是及時處理患者服藥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若不良反應過于嚴重則要及時停止用藥[6];三是當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后,不要立刻停藥,仍要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四是加減藥量與停藥均要遵守醫(yī)囑,不可擅自調(diào)整。
綜上所述,和阿普唑侖藥物治療焦慮癥的效果相比,給予患者奧沙西泮的療效更佳,不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較小,可在臨床進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王彬.西酞普蘭與阿普唑侖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療效與不良反應[J].名醫(yī),2019,21(01):279.
唐啟盛, 曲淼, 孫文軍.焦慮障礙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及治療方案[J].北京中醫(yī)藥, 2018,19(2):103-104.
王艷,郝俊,李軍濤,等.勞拉西泮和奧沙西泮對失眠患者療效的觀察[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8,5(07):775-777.
孫麗敏.文拉法辛緩釋劑與阿普唑侖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8,16(03):96-97.
李大坤.奧沙西泮與勞拉西泮治療老年廣泛性焦慮癥的療效比較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6):11-12.
李艷艷,劉治港.奧沙西泮與勞拉西泮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對照研究[J].海峽藥學,2017,29(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