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澤憲
在我心中封存著一段美妙的記憶,每次不經(jīng)意打開,依然感受到久違的溫馨和快樂。這記憶的宿主,其實,就是當(dāng)年縣城的“奧林匹克中心”--老體育場。
很多年前,老體育場位于老城十字街附近,建于何時,已無法考證。只記得,它的四周都是居民住房。東面和南面各有一個大門框豎著,象征性的--我從來沒有見過大門--而且,那些環(huán)繞體育場的房屋都有許多后門通往里面。
一進體育場,可以看見北端中央處,矗立著高高的司令臺。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縣里經(jīng)常開各種大會,司令臺上一人振臂高呼,臺下萬眾齊聲呼應(yīng),聲勢浩大,場面振奮人心。
司令臺鋪有地板,是競技的絕佳場地。李德基象棋掛大盤表演,知青的摔跤比賽,吸引了無數(shù)人翹首觀戰(zhàn)。臺上龍精虎猛,斗智斗勇;臺下是如癡如醉,喝彩不斷。
司令臺前是田徑場。跑道呈黑色,只有250米長;用渣土夯實,白石灰畫的道次線依稀可見。中間的操場并不平整,幾蔟黃草在風(fēng)中瑟瑟搖擺。
司令臺東邊有一間乒乓球室,是乒乓球愛好者活動的場所。
司令臺的西邊,隔著跑道,是一座水泥籃球場?;@球場四周圍著簡易看臺,一條條長長的青石板連成座椅?;@球架是一根鋼筋水泥柱,白色籃板上面嵌著孤零零的籃圈。
體育場設(shè)施誠然簡陋,但絲毫沒有影響對人們的吸引力,那個年代,它是小城最好的娛樂場所。每到下午,同伴一聲吆喝:“去體育場玩哦!”許多青少年就不約而同聚向那里,投入到喜愛的體育運動中。
最有影響力的是小城籃球隊。它一直活躍在體育場,是六合人的驕傲,人們親昵地稱之為“縣隊”。里邊幾位出色的球員,如陳隊長、卞四、小余等,一撥接一撥奮力拼搏,打敗了周邊地區(qū)許多球隊。據(jù)卞四告訴我,最輝煌的時候,曾打敗過省隊。但我私下里認為,也許是省二隊。
球隊中,我最欣賞一位高鼻凹眼,滿臉絡(luò)腮胡,外號“阿爾巴尼亞人”的隊員,他叫張明光,是一名印度尼西亞華僑。另外一個諢名叫做“禿子”的達慶根,也讓我印象深刻。他倆球技嫻熟,各有一手絕活,是球隊的核心人物。
每次球賽前,綽號“老狐貍”的王場長打掃場地,檢查電路,安排裁判人員,在籃框上掛起新球網(wǎng),忙得不亦樂乎。
夜晚來臨,懸掛的大燈泡把球場照得亮如白晝。人們就像聽到集結(jié)號響起,從四面八方擁向體育場,很快把球場圍得水泄不通。來遲的人急得在球場邊亂轉(zhuǎn),尋找縫隙。靈活的,像猴子一樣爬上場邊的大樹,來個居高臨下;有的人只能拼命往前擠,結(jié)果,在某個角落引起了騷動?;靵y中,突然響起一個沙啞,但中氣十足的聲音:“革命群眾注意了,那是幾個少豪在那兒搗亂,你們不要跟著起哄?!笔煜さ挠^眾一聽,就知道是派出所長“顏大頭”拿著電擴音筒在維持秩序。
那天,對手實力很強,兩隊比分咬的很緊。臨近終場,張明光前場得球,他一個假動作晃過防守隊員,隨后高高躍起,一個45°角中投,“唰”!兩分有效。那球空心入網(wǎng)的聲音熨平了觀眾揪著的心。接下來,達慶根運球到邊線,他的投籃如同安裝了制導(dǎo)系統(tǒng),連續(xù)準確地射中網(wǎng)心。終于拉開了兩隊比分。
球賽結(jié)束了,人們?nèi)齼蓛缮⑷?,一路談?wù)摻裢淼木蕡雒?。昏黃的街燈,映照著他們興奮的面孔,意猶未盡。
和許多同齡孩子一樣,我也常去體育場找樂子。打乒乓球,玩單雙杠。有月亮的晚上,還會約小伙伴來摔跤。在這里,我參加過短跑比賽,幸運的獲得200米跑第三名。那天,我全速轉(zhuǎn)過彎道,聽到后邊有人驚叫:“喲,這小子跑得快?!?/p>
我坐在操場上,幻想作為摔跤或田徑運動員,在賽場上風(fēng)馳電掣,閃展騰挪,展示技巧和速度,以一個全新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光陰似流水,歷史一頁已悄然翻過。改革的洪流刷新了縣城,老體育場也北遷延安路,經(jīng)過脫胎換骨的改造,更名為全民健身中心。
在這座多功能場館內(nèi),各種體育設(shè)施齊全,其中包括一條400米跑道的田徑場。當(dāng)我第一次踏上宛如紅地毯的塑膠跑道時,頭腦里不禁浮現(xiàn)出老體育場那個黑色的三合土跑道,仿佛看到,當(dāng)年王場長躬著身子,推長柄石灰鼓畫比賽道次線的背影--“嘩、嘩啦、嘩啦啦……”
老體育場承載一代人夢想,帶給我許多歡樂的往事,已伴隨遠去的歲月年華,銘刻在記憶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