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虹
摘 ?要:高校體育教育作為我國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教育改革,提升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學,也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教育發(fā)展,不僅要做到完善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模式,更是要從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出發(fā),既要考慮到學生體能的訓練,更要關心學生心理的變化,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完成學習任務。本文主要圍繞高校體育教育,探究影響高校體育教育的因素,并且提出改善方案,提升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我國高校體育教育 ?教學改革 ?影響因素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36-02
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高校教育的教學重點開始向提升學生整體素質轉變。高校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積累,更是要求學生具有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高校都很難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體育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并不具備提升學生體能,改善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作用。
1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
1.1 體育教學指導思想陳舊
教育改革的推進改變了一部分高校的素質教育模式,但是由于相關制度不健全,教師的體育教學意識還沒有轉變,大部分的教師和家長都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敢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在制度實施之后,部分的家長和教師依然采用不適合新型教學模式的教學手段,教學與制度不能很好地契合,導致高校體育教學效率仍然停滯在改革之前。此外,由于體育教學指導觀念陳舊,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教學器材不足以支持學生課程訓練,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就不能提升[1]。
1.2 教學內容不夠合理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為社會提供具有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體育教育作為大學教育里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身心發(fā)展,其教學內容不足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F下,高校體育教育內容過于簡單籠統(tǒng),無法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首先是教學內容不夠詳細,要么給學生傳授一些淺顯表面的體育知識,要么就一味地讓學生訓練,忽略了體育訓練技巧和體育知識的傳授,學生的體育能力缺乏技巧性。再者,就是教學內容不貼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師缺乏對學生體育技能掌握狀況的了解,一味地要求訓練,學生能力得不到提升,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
1.3 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不全
在高校體育教育當中,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教學的質量得不到保障,也是體育教育不能得到發(fā)展的重要原因。首先,教師缺乏專業(yè)的體育訓練技能,教學時過于看重訓練,忽略技巧傳授;其次,教師責任心不足,不關心學生的發(fā)展,對于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了解不夠,造成學生成績得不到提升的情況;最后,教師資源管理不到位,學校的教師管理機制不夠完善,體育教學沒有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學生的學習得不到保障,也就失去了高校體育教育的意義。
1.4 考核制度不夠完善
大多數高校體育教育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過于看重考試結果,而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學生在考核過后沒有相應的考核分析制度,學生的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一方面,高校體育教育的宗旨是在于育人,按照傳統(tǒng)的應試考試驗證學生的能力,極有可能影響成績的客觀性,學生會受成績的影響產生心理問題,從而影響發(fā)揮。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考試成績可能要收外界因素的影響,一時的成績并不能代表學生的能力,學生可能因為天氣或者心理原因,發(fā)揮失常,只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學生的自信心受損,反而影響發(fā)揮。
2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對策
2.1 落實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
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當中大多都比較重視知識技能傳授,而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身體體能訓練,學生的體育能力缺乏行動力。高校在實行教學改革時,應該將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為主要的教育重點,落實創(chuàng)新型教學理念,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方式。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引進更加便捷科學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也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最后,學校應該不斷完善體育教育資源建設,落實教學器材的使用,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2]。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才能發(fā)揮最好的狀態(tài),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提升。
2.2 制定科學的教學內容
高校在制定體育教育的內容前,需要結合教學需要和學生的水平還有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為學生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內容,旨在優(yōu)化學生的體育知識積累、體育技巧掌握能力、身體素質及身心發(fā)展。首先,教學內容應該足夠貼合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制定相應的訓練項目,合理安排每個項目的進行的時間和強度。此外,教學內容應該適合學生發(fā)展,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程,將不同程度的學生分成不同的組,為不同組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切實落實訓練,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健全師資隊伍管理
完善高校體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從三方面入手,首先,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大多數的體育教師本身的體育技能不足,學校應該適時組織教職人員進行體育技能培訓,可以通過開展培訓班的方式讓教職人員鞏固體育知識,加強教職人員的體育知識積累,提升教職人員的技能掌握能力。也可以通過讓教職人員到先進學校當中實習,吸取別校的教學經驗,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其次,高校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體育教職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通過完善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監(jiān)管制度,制約教師的行為,督促教師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進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最后,學校還應該制定一系列的體育教師的績效考核制度,根據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狀況和教師平時的表現進行評分實行獎懲,可以激勵教師不斷完善教學內容,落實教學制度,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2.4 改變體育考核制度
高校體育考核制度的建立需要以提升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首先,高校需要將體育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由傳統(tǒng)的應試考試轉變?yōu)槎喾皆u價制度,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評價以及最終的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學生的能力,可以保證學生成績具備科學性。其次,高校需要在考核結果出來之后進行系統(tǒng)的評價分析,根據考核當中學生表現的不足,為每一個學生制定相應的改進計劃,學生在不斷的改進當中提升自身能力,體現了體育教育的先進性。最后,高校應該不斷完善體育考核制度的建設,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考核制度,鞏固高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3]。
3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的體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有待提高,如何探尋科學的體育教學管理模式,是當今體育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高校體育的教學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通過高強度的訓練學生可以放松思緒,減少學生的壓力,也更有利于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想提升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效率,保障體育教學的質量,高校必須重視教育改革,落實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讓學生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不斷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 何茂玉,金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與發(fā)展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9,9(7):117,119.
[2] 王強.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及其發(fā)展對策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121-122.
[3] 何小怡.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因素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