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豎起一座名為《美國噴泉》(Fons Americanus)的雕像時,創(chuàng)作者卡拉·沃克(Kara Walker)和展示這組作品的美術館,可能都不會想到在半年之后,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在警察的膝下喪命所引發(fā)的抗議風暴,會導致美國近兩百座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紀念碑和雕像被移走、拆除或者直接推翻。
卡拉·沃克(Kara Walker),《美國噴泉》(Fans Americanus).Photo by Tristan Fewings/Getty Images.
這股抗議浪潮從美國席卷到歐洲,那些代表權力意志的歷史雕像,成為了抗議者們攻擊的目標,雖然關于種族問題與歷史雕塑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但“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其爭論的激烈程度和人們跟進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睔v史學家凱文·萊文(Kevin Levin)這樣對《藝術新聞》說。
黑人女性藝術家卡拉·沃克受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委托創(chuàng)作的高達13米的《美國噴泉》,其初始靈感來自于倫敦白金漢宮前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Victoria Memorial),這座建于1911年的紀念碑底部是維多利亞女王坐像、正義和真理天使的雕像,頂端是鎏金的勝利女神和兩個侍從像,整個紀念碑匯聚于航海這個主題,在這個主題下,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所要彰顯的是帝國的勝利,而在美國南方的卡拉·沃克在100年多后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時,看到的卻是“奴隸貿(mào)易的野心、命運和悲劇”,她創(chuàng)作的《美國噴泉》這組雕塑的頂端,是一位胸部噴出水花的黑人女性,而在底座上,則是白人軍官與繩索,《美國噴泉》里的“海洋”里是鯊魚和在海上漂流和逃離的奴隸……以水為核心,她重新“發(fā)現(xiàn)非洲、美國和歐洲歷史上內(nèi)部聯(lián)系”,100年前殖民者的勝利宣言與今天黑人的后代對于歷史的“重塑”,在倫敦這同一座城市并置,是到了重新看待和書寫歷史的時刻了。而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當代文化殿堂角色的美術館,正在創(chuàng)造并展現(xiàn)出新的歷史敘事。
卡拉·沃克,圖片來源:Kara Walker studio
左:《美國噴泉》(FonsAmericanus)雕像局部《維納斯》(Venus);右:雕像局部《船長》(The Captain)。Photo:Tate(Matt Greenwood)
卡拉·沃克,《湯姆叔叔的終結與天堂里的伊娃的宏大語言場景》,1995年,圖片來源:Kara Walker studio
除了對于航海時代的另一種視角的表達之外,這位女性藝術家也曾經(jīng)以黑白黑白剪影作品顛覆了曾經(jīng)廣為流行的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和《湯姆叔叔的小屋》里的黑奴形象。
卡拉·沃克曾說,“我的作品像一座時光機,通過回到過去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方式,讓我理解我在此時此刻的位置”,而策展人哈姆扎·沃克(Hamza Walker)則認為:“卡拉·沃克明白,具有歷史的想象力是真正擁有歷史的前提。”
重繪的“烈女”與“故事”的新編
對歷史不同版本的表述,存在于卡拉·沃克帶來的重述航海時代的當代紀念碑雕塑中,也存在于藝術家彭薇近期創(chuàng)作的“故事新編”中。
公元一世紀晚期、西漢的劉向以《列女傳》把一百多名女子歸入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jié)義、辯通和孽嬖等七個類型。自此,儒家開始宣示了對女性行為的訓誡,《列女傳》的故事在此之后也不斷出現(xiàn)在歷代據(jù)此繪制的手卷中,作為道德規(guī)范在宮闈閨閣中流傳。
到了明代,呂坤于萬歷年間編輯而成的《閨范》一書,又從各方面搜集了賢女、賢婦、賢母的善行傳記,以此作為道德典范,每則傳記都有一幅配圖。
“彭薇:女性空間”展覽現(xiàn)場的《故事新編》,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彭薇:女性空間”展覽現(xiàn)場的《閨范》局部,圖片來源:TANC
“江南有一女子,父系獄,無兄弟供朝夕,女與嫂往省之。過高郵,其郡蚊盛,夜若轟雷,非帳中不能避。有男子招入帳者,嫂從之。女曰:‘男女別嫌,阿家為準,而可入也?獨宿草莽中。行數(shù)日,竟為蚊嘬而死。筋有露者。士人立祠祀之,世傳為露筋廟?!?/p>
彭薇最初看到這則《閨范》中女性的守貞故事時,非常驚訝,這些“烈女”為什么寧死遵從嚴苛的道德規(guī)范,而她們的故事又是如何被作為摹本來訓誡其他的女性?這樣的女性“閨范”故事在今天又在施加著怎樣的影響?
藝術家彭薇。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彭薇所繪的《故事新編》中烈女的形象萌生于《閨范》中這些插圖,“這些兩千年以來被類型化了的女性楷模,終于被從她們?yōu)橹倚⒐?jié)義而殘損自身的上下文中抽出,被放大成為‘larger than life的獨立個體。她們的堅忍和獻身終于不再具有那些令人發(fā)指的以身作則的意義,而是激發(fā)出藝術家對她們遠遠超過同情的崇敬和仰慕”,藝術史學家、策展人巫鴻寫到。
彭薇將她們從書中的背景中剝離開來,每一個女性都占據(jù)著高達50米的巨幅長卷里,這些長卷“獷直的水墨造型增加了畫像的質樸和力度”,甚至這些畫中筆墨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彭薇通過這些造型找回了自己的烈女”,巫鴻認為這是彭薇創(chuàng)造的“紀念碑式的紙畫”。
《故事新編》(局部),2019
13米高的《美國噴泉》與50米高的《故事新編》都首次在2019年被展示出來,對于歷史的顛覆性書寫和刻畫在此時出現(xiàn)并非偶然,在歷史中被訓誡的群體,在板結的現(xiàn)實出現(xiàn)松動之時,正在從邊緣處走近中心,試圖發(fā)出更大的屬于自身的聲音。
在現(xiàn)實的巨浪到來之前,藝術家們已敏感地捕捉到變化的征兆,并做出了表達。但如果僅僅是隨新的浪潮席卷而過,藝術所做的表達不能影響到巨浪之下礁石的結構,能改變的也只是表面的形象?!睹绹鴩娙窌谔┨噩F(xiàn)代美術館撤展,維多利亞紀念碑仍然聳立在白金漢宮門口,《故事新編》會回到藝術家的工作室,而無數(shù)個不同版本的《閨范》仍在圖書館或者民間故事中流傳,權力結構與歷史敘述的改變是更為漫長的過程,現(xiàn)在僅僅是個體藝術家以自身的創(chuàng)作出發(f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