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紅
摘 要:《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由徐雁、錢軍、李海燕主編,共20萬字,這本書具有權(quán)威性專題知識讀本的價值、具有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層次分明的特點、具有深入淺出的知識可讀性特點,高校圖書館員要做讀寫結(jié)合的“在館書評人”,做知行合一的“學習型館員”,參與到館藏文獻建設(shè)、參考咨詢和讀者服務(wù)以至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中。
關(guān)鍵詞:圖書評論;閱讀推廣;評介
中圖分類號:G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6-0-02
一、引言
《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是中國圖書館學會組織并主持的“閱讀推廣人系列教材”之一,由徐雁、錢軍、李海燕主編,共20萬字,2017年6月由朝華出版社出版。獲得本書的資訊,是在江蘇大學承辦的“2017年華夏閱讀論壇暨書評館員培訓與全民閱讀立法促進研討會”上。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有關(guān)閱讀推廣方面的報告精彩紛呈,筆者受益匪淺。
二、《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具有權(quán)威性專題知識讀本的價值
《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三位主編,均是當今閱讀學界的知名人士。
第一主編是南京大學教授徐雁先生,筆名“秋禾”,兼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副主任。著述有《中國舊書業(yè)百年》《中國圖書文化簡史》《全民閱讀推廣手冊》《全民閱讀參考讀本》等二十余部著作。他的《秋禾書話》《雁齋書事錄》《秋禾行旅記》等隨筆類作品別具一格。他的書話、書評、序論等,都給人耳目一新、以廣見聞的收獲,并能感受到作者敏于觀察、長于思考的特點。無論是為“書香中國”鼓與呼,還是弘揚“詩書繼世” “書愛眾香薰”的人文理念,徐教授一直身體力行,通過著書立說或者講座、報告,為讀者們指引并拓展著一條寬闊的書香大道,讓他們體驗讀書的過程、獲得讀書的方法、分享讀書的收獲、暢談讀書的快樂。
研究館員錢軍,現(xiàn)任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館長,江蘇省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主任,中國國書館學會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錢先生主要研究校園閱讀文化、圖書館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他所著的《藏書》《情報分析的認知理論與方法》《知識管理案例》等著作聞名于世。藏書是為閱讀、保存、鑒賞、研究等服務(wù)的,是對有所價值、有所貢獻的圖書存世、傳世的一種收藏形式,藏書有益且有趣,家有藏書始富貴。[1]錢館長愛藏書對閱讀有獨到的見解,認為在知識和信息獲取的便捷化時代,閱讀,不需要急于趕路。在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巨大,選好書、讀好書,對個人的影響很大。
副研究館員李海燕是金陵圖書館主任,兼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評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參與編著了《書香傳家:家庭閱讀指南》《分級閱讀:讀物提升幸?!返葧?,是年輕有為的后起之秀。此外的寫作參與者鄭闖輝、聶凌睿、蔡思明等碩士,都是各自單位的業(yè)務(wù)骨干,在閱讀推廣方面各有所長。
無論是主編,還是參與編寫人員,多是學識豐富、見識廣博的讀書人,他們有著深厚的閱讀功底,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他們滿腹經(jīng)綸,身帶一股書卷之氣;他們才華橫溢,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氣質(zhì)光彩奪人。因此,由這樣的作者隊伍著述而成的《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具有權(quán)威性專題知識讀本的價值。
三、《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具有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層次分明的特點
《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的內(nèi)容分為八講。全書章節(jié)安排合理,脈絡(luò)清晰,層次分明。
前四講重點敘述了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歐美報刊書業(yè)書評的來龍去脈、公共圖書館的誕生與書評的結(jié)緣、書評人的啟示與“館員書評”的前景,闡述了中外圖書評論的發(fā)展歷史、分類特征,及其與圖書館業(yè)務(wù)工作的關(guān)聯(lián)。在對書評的評析中,作者們強調(diào)指出圖書館“館員書評”在全民閱讀推廣中“天然”優(yōu)勢和獨具一格的“引領(lǐng)”作用,分析了“館員書評”面臨的問題和前景,凝練概括性很強。后四講的內(nèi)容,作者們就“在館書評人”、分別與分類讀物推廣、分級閱讀推廣、分眾讀物推廣、分地讀物推廣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了細致深入的探討。
如第四講第一節(jié)中的“呼喚獨立書評人”中有這樣一段話:“在館書評人”是由圖書館館員組成的書評隊伍,他們是一群“學習性館員”,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基于所購新書撰寫圖書評論。這段話每讀一遍都有新的體會和新的思考,并因而產(chǎn)生一種愛崗敬業(yè)、樂觀進取的精神,涌起一種急于動手寫作的沖動。圖書館員要做圖書推薦工作,一點一滴起步,嘗試著把“館員書評”做下去,明確圖書館員應(yīng)該把寫作書評當作自己的一種崗位責任和職業(yè)義務(wù)。[2]這一講的內(nèi)容與“書林采香”有很多相通之處,了解關(guān)于書史書評、閱讀文化的研究與寫作狀況,有很多關(guān)于閱讀文化與閱讀推廣的感悟。[3]所以我認為,大力推廣“館員書評”,對于提高館員的知識素養(yǎng),做好閱讀推廣大有裨益。
四、《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具有深入淺出的知識可讀性特點
語言是思想的外衣,透過語言,讀者感受到的是編者無比熱愛“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的崇高境界和寬大情懷?!秷D書評論與閱讀推廣》的語言,深入淺出、張弛有度、簡潔凝練,能夠啟發(fā)讀者的思考,讓人回味。
書中第四講書評人的啟示與“館員書評”的前景、第七講“在館書評人”與分眾讀物推廣等,給許多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正如徐雁老師的“所作書話文風優(yōu)雅、敘述見性情與才情”,通過闡述,“向讀者傳遞了書香,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4]又如第七講第三節(jié)“書評的選題、寫作與分眾閱讀”,讓人讀后獲益良多。本節(jié)內(nèi)容從“分眾理論”視角,探討了書評的選題和寫作策略。一是瞄準受眾興趣點。不同受眾群體的興趣點,既可能有交叉,也可能有天壤之別,這就要求廣大書評撰寫者精準定位受眾群體的興趣點。作為圖書館的專業(yè)館員須選擇書評的評論角度,即確定要評論書籍的哪方面內(nèi)容。[5]二是熱點、經(jīng)典兩相宜。書評作為評介書籍內(nèi)容與形式質(zhì)量的一大標桿,應(yīng)該發(fā)揮為讀者選書、讀書的指引作用。
文字的藝術(shù)性,深入淺出地傳達圖書館的真實情況和客觀價值。對不同年齡的讀者,使用的語言不一樣,但表達出來的都是相同的意思、真實的內(nèi)容,既要傳遞出書評人的真情實感,又要表達出自身的真善美。我們寫書評時雖要注意行文流暢、文采出眾,但也必須注意到,真情實感才能真正打動讀者的心。圖書館員要注意語言的表達,體現(xiàn)出自己專業(yè)的素養(yǎng)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在“講書歸來衣袖香”的同時,感受“藏書之益、淘書之趣、觀書之樂”,進而寫出“有文、有情、有骨”的好文章。[6]
五、做讀寫結(jié)合的“在館書評人”,做知行合一的“學習型館員”
通過復讀《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筆者對“在館書評人”有了更深的理解。讀書會讓我們的腦袋變得靈活、變得豐富;讀書會讓我們心情愉悅,會讓我們的心智成長;讀書會收獲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修養(yǎng)。讀書與不讀書,讀書的多或少,表現(xiàn)出來的氣質(zhì)修養(yǎng)是不同的。[7]
讀書人學識淵博,氣度不凡,身上有一種文雅的魅力,讀書人能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去追求自己設(shè)定的人生目標。胸有學問,在生活中不需要刻意去裝扮,氣質(zhì)才華便自然橫溢。我們要學習讀書人這種知行合一的精神:“拍攝圖片百余幀、博訪周咨數(shù)百人、爬梳文獻近萬種,以辯章舊書之業(yè)、考鏡書市源流,探索中華文化傳承之緒和知識傳播之道?!盵8]
元代教育家程端禮說:“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通過復讀《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對“在館書評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圖書館館員要讀寫結(jié)合,好學不倦。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會讓我們的腦袋變得靈活、變得豐富。讀書可以收獲知識,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yǎng)。讀書人身上有一種文雅的魅力,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9]讀書不僅讓我們心情愉悅,而且還可以讓我們在心智上成長。而《圖書評論與閱讀推廣》一書就是引領(lǐng)圖書館館員在崗位上成長的好書。
六、結(jié)語
如果善于把博覽群書和精讀好書相結(jié)合,提升自己在書林學海中的知識判斷力,通過把自己培養(yǎng)成名副其實的“在館書評人”,做一個“讀寫雙勤”的“學習型館員”,參與到館藏文獻建設(shè)、參考咨詢和讀者服務(wù)以至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中,一定能夠成為“促進全民閱讀,建設(shè)書香中國”的積極分子和骨干分子。
參考文獻:
[1]錢軍編著.藏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羅振津.圖書館員要做好“館員書評”[N].新華書目報,2016-08-26(11).
[3]錢軍著.全民閱讀書香文叢 風吹書葉[M].上海: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16(04).
[4]徐雁著.開卷書坊 舊書陳香[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
[5]李海燕.館員書評的現(xiàn)狀及提升策略——以中圖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館員書評”征集活動為例[J].圖書情報研究,2018,11(02): 22-24+49.
[6]徐雁著.徐雁序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7]李海燕.“分級閱讀”推廣的方法論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9,38(04): 16-18.
[8]徐雁著.中國舊書業(yè)百年[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9]徐雁著.雁齋書燈錄[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