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平
摘 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绷暯娇倳洀娬{增強“四力”,為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關鍵詞:樂山日報;時政;黨建;新聞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6-00-02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宣傳思想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切實增強宣傳思想工作者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才能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八牧Α奔仁菢嫵杀绢I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本領能力的方法路徑,既各有側重又渾然一體。具體實踐中,四川樂山日報社持之以恒抓“四力”提升,激勵新聞工作者書寫人民業(yè)績、講好樂山故事,做出了黨媒積極的探索努力。
一、強“腳力”,抓“活魚”
增強“腳力”,重視調查研究,既是宣傳思想工作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是宣傳思想工作取得實際成效的傳家寶。
新聞是跑出來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腳力”是好新聞的第一考量。增強“腳力”,抓新聞“活魚”,《樂山日報》多年以傳統(tǒng)新春佳節(jié)為重要節(jié)點,持續(xù)策劃推出“新春走基層”專欄,搭建“四力”平臺,采寫刊發(fā)了大量鮮活生動的一線新聞作品,持續(xù)增強了黨媒的公信力影響力推動力。
以《樂山日報》2019年為例,“新春走基層”專欄從1月24日延續(xù)至2月22日,集中在春節(jié)前后約1個月時間。記者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現場,采寫出大量鮮活生動的新聞作品,如《村民當“股東”20萬到手》《春早人更勤生活有盼頭》《評出好口碑提升獲得感》《創(chuàng)新資產收益貧困戶喜領分紅》《村民大聯歡共話新發(fā)展》《看演出享義診新春慰問暖人心》等等,散發(fā)泥土芬芳,充滿時代氣息,深具可讀性感染力實效性。
強“腳力”,抓“活魚”,《許鵬和他的“家庭農場”》是該專欄刊發(fā)的代表作品之一,獲2014年四川好新聞一等獎、四川省新聞戰(zhàn)線“走轉改”優(yōu)秀作品獎兩項榮譽。該作品敏銳抓住“家庭農場”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的重大契機,緊扣“它的出現,昭示農村發(fā)展新階段怎樣的變化和趨勢?”時代之問,第一時間蹲點采寫并迅速編輯刊發(fā),從“家庭農場”進軍智能化、蔬菜進城與資本下鄉(xiāng)、現代農業(yè)和職業(yè)農民多個新維度,以鮮活生動又深入深刻的表達,刊發(fā)后引起廣大讀者熱烈反響,用群眾身邊故事典型推動中央精神在基層落地落實。
二、強“眼力”,察時勢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毙麄魉枷牍ぷ髡涡浴⒄咝?、專業(yè)性強的特性,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增強“眼力”,洞察時勢,練就“火眼金睛”,既能從戰(zhàn)略全局眼觀大勢,又能從局部細節(jié)見微知著,既見人之所見,也見人之所未見。
強“眼力”,察時勢,就是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凝聚起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就是要透過紛繁復雜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guī)律,在大變局中辨是非、明真假,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凝聚力和引領力。一直以來,《樂山日報》自覺擔當黨媒使命責任,堅定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推動新聞宣傳工作符合時代需要,滿足受眾需求,實現同頻共振。
強“眼力”、察時勢,報道主流、引領輿論。2019年,《樂山日報》策劃推出多個針對性專欄和特色專題,聚焦黨委政府重點工作,聚焦經濟建設中心,聚焦脫貧攻堅頭等大事,在時政要聞版先后開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全域開放決勝小康”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fā)展” “全域開放年” “奮進新時代脫貧奔小康” “樂山黨建” “暖冬行愛傳遞”等專欄,新開設“一總部三基地”經濟專題等版面,周末副刊聚焦大文化建設,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聚共識,增干勁。突出重要節(jié)點、重大事件的輿論引導力,全市“兩會”、市委全會、民營經濟發(fā)展大會等重大新聞事件報道,《樂山日報》以“要聞+社論+系列評論+”等方式,強勢營造氛圍,宣傳實效顯著。
三、強“腦力”,重思辨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想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靈魂,“腦力”是新聞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實踐證明,凡是影響深遠、為人稱道的新聞作品,都內含強大的思想力和表達力傳播力。
仍以個案為例?!稑飞饺請蟆?019年就“沙灣區(qū)建起鄉(xiāng)村博士工作站”同一個題材先后刊發(fā)過4篇新聞作品,只有最后一篇《博士下鄉(xiāng)以后》評為月度好新聞。比較幾篇作品,最大的不同即在于“腦力”。前3篇作品基本停留于表面泛泛而寫,缺乏思考高度深度,沒有與時代背景和經濟發(fā)展新階段緊密結合,讀之平淡少回味,難以留下啟發(fā)思考,傳播力影響力受限。與之相比,《博士下鄉(xiāng)以后》不僅有現實場景描述的生動可感,更有貼合時代發(fā)展的思想提煉,落筆“知識賦能,觀念變革,產業(yè)變遷,鄉(xiāng)村振興”主題,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邏輯層次清晰,富于思想張力,讀起來感覺一下就有了靈魂,傳播力影響力自然加分。
強“腦力”,重思辨,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響人,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以2019年四川好新聞一等獎作品《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為例,該作品首刊于《樂山日報》,主題是“脫貧攻堅”?!稑飞饺請蟆樊斈昕l(fā)“脫貧攻堅”主題稿件近千條,該作品何以脫穎而出?首要和關鍵仍在于“腦力”思辨。從立意看,該作品開篇即以“題記”方式推出“這是一群立下誓言,定要實現的人;這是一群人民至上,砥礪奮進的人;這是一群擊退貧困,重振河山的人;這是一群舍小我為大眾,情暖竹鄉(xiāng)的人?!睊侀_語言本身的感染力,就立意而言,此段文字高度凝練地概括了作品主題,“起勢”即賦予靈魂奠定基調,并在此后的文本中邏輯分明地展開,既有新聞事件的生動豐滿,又有工作規(guī)律性認識的深入總結,思考的深度和穿透力嫁接出新的知識增量,讀起來蕩氣回腸,極具吸引力感染力,很好實現了黨媒的傳播力影響力推動力。
四、強“筆力”,礪文風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惫P,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就如戰(zhàn)士手中的槍。磨礪出能打勝仗的“筆力”,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領。
文風,指文章所體現的思想作風。文風折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尚。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磨礪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增強語言文字駕馭能力,不斷改進文風,讓人民群眾更好理解和深刻把握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
“筆力”見文風,文風見“筆力”。文風反應作風,作風決定文風。新聞戰(zhàn)線長期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就是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好作品。
強“筆力”,礪文風,根本在求真務實、知行合一。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增強“筆力”、改進文風,就必須深入了解實情,既能夠在大時代背景下看到細微的人和事,又能從細微的人和事洞察其身處的大時代,以豐富飽滿的內容給人啟示,以通俗易懂的文風引人共鳴。“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淺”與“空”的病根就在于無功底、不務實,增強“筆力”、改進文風的功底就在于沉下心、察實情。
強“筆力”,礪文風,《樂山日報》給出了實踐回應。以“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主題宣傳報道為例,按照中央統(tǒng)一部署,結合地方工作實際,《樂山日報》近幾年在主題策劃、深入采寫、版面安排等各方面導向鮮明,既有“全域開放決勝小康” “奮進新時代脫貧奔小康”等大專欄大視野的敘事,也有“感恩奮進我的脫貧路” “第一書記日記”等小專欄小視角的呈現,新聞采編人員身入心入情入,宣傳報道文風生動接地氣,思想深度融合情感溫度,讓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看愿意看、看得懂看得進,讓主流聲音更感人、更動人、更吸引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寫出許多有筋骨、有品質、有溫度的優(yōu)秀作品,新聞宣傳工作引人入勝,深入人心。
五、結語
宣傳思想工作強起來,首先是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強起來。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關鍵在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緊緊圍繞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固本強基、錘煉隊伍,是整個宣傳思想戰(zhàn)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婷玉.論新時代高校“四力”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建設路徑[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3):92-96.
[2]仝文瑜.提升新聞品質 增強輿論引導力——央視《新聞聯播》主題主線報道創(chuàng)新策略例析[J].電視研究,2018(0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