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紅
摘 要:行為導向教學法多以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為主,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學生組內討論、設計方案、制定計劃、合作實施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形式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中職;C語言教學;行為導向教學法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高級編程語言的知識、編程技術和基本算法,培養(yǎng)程序設計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利用計算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C語言程序設計也是吉林省《普通高校對口招生考試綱要》(以下簡稱《考綱》)信息工程類綜合考試科目之一,是學生將來進入上一級院校學習的必備基礎。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概述
“行為導向教學法”來源于德文,直譯應為“行動導向的學與教”,不同的翻譯還有“活動導向、行動導向、實踐導向、行為導向、行為引導型”。行為導向的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行動主體,教學以職業(yè)情境中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基于職業(yè)情境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的計劃、獨立的實施與獨立的評價行動為方法,以師生及學生互動合作行動為方式,以強調學習中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的行動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為評價標準。行為導向教學法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法,而是各種以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的統稱,是由一系列教學方法及技術組成的教學模式。具體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項目引導法、任務驅動法、文本引導法、問題引導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
二、學生特點
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存在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能力較弱的特點。我所教的這批學生,最顯著的特點是重文輕理,邏輯能力不強。初中畢業(yè)成績中數學最高分也只有70多分(滿分120分),80%以上學生的數學成績在30~50分之間,不僅數學基礎不扎實,計算能力也較弱。重文是指學生喜歡基礎文字內容,只需記背不用理解的基礎性知識。如何引導學生發(fā)揮長處彌補短板,逐漸達到《吉林省對口升學考試綱要》中的“要求學生掌握C語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研究的重點。
三、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施
(一)引導教學法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提前設計導學案,上課的前一天發(fā)給學生。學生以閱讀教材、分析導學案中的重點知識提示、上網查找、同學討論等形式解答導學案中的具體問題。上課時學生根據預習情況提出沒有解決的問題,對于簡單的問題,請學生代表到講臺上充當小老師進行講解;對于較難理解的題目,學生根據知識的體系給予提醒,經過啟發(fā)分析會有反應快基礎扎實的學生先明白,讓這樣的學生給其他學生講解;如果經過這些還不會,由教師點撥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預習的好習慣、團隊合作的精神、分析討論的能力,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師生角色互換法
教師根據內容難易程度,分為課前布置任務、課中展示和課中針對重點難點題目讓學生講解兩種情況。學生展示講解時,教師可以進行攝像,課后刻錄成光盤發(fā)給學生,學生會帶著積極主動的情緒期待下一節(jié)課的表現。
1.課前布置任務,課中展示。主要用于任務驅動法教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課前布置具體任務。學生以團隊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計劃、開展調查、分析調查結果、制作幻燈片,然后在上課時以教師的身份進行講解、分析、闡述。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在體驗中學會方法、增強協作意識、提高綜合能力。
2.課中小老師。教師針對重點、難點知識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教師的角色上臺講解,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問互答過程中,理解定義概念,理清解題思路,明晰易錯易混淆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功講解完一道題,學生會有很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三)學生出卷互測復習法
主要應用于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專業(yè)理論課的單元復習教學。以往的單元復習環(huán)節(jié),多數是教師對重點知識歸納總結,對典型習題重點講解分析、強化訓練,最后教師出一張考卷作為檢測結果。這樣做往往是好學生能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對于理解能力稍差、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學生,教學效果不是很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單元復習中加入“學生出卷互測”環(huán)節(jié),在教師歸納總結講解分析后,讓每位學生出一套本單元測試卷,根據每個單元的特點按正規(guī)考卷分布題型、題量、評分標準,在卷頭姓名處,寫上出卷人___,答卷人___,出卷人制作標準答題卡,并在另一張紙上寫出標準答案及各題各步驟的評分標準。交到科代表處,科代表組織學生互相抽卷、答題、評分,然后將分數統計結果上報教師,教師將這個分數按50%的比例納入學生單元考核成績。這種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符合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經過實踐與研究,在C語言教學中熟練運用頭腦風暴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具體方法,不但豐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而且對于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都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yè)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chuàng)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李懷康.推廣行為導向教學法 創(chuàng)建現代教學新模式 :關于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概論[R].百度文庫,2012年4月29日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