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劉亮
摘 要:現(xiàn)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網(wǎng)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我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學效果非常重要。伴隨大家對國學的重視以及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對高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闡述了怎樣提升高職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希望給老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高職語文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和普通院校有一定的區(qū)別,高職院校有自己的特點,高職院校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以后能夠勝任工作,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踐行大國工匠精神。所以對于高職語文老師的教學來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和審美能力,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能夠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新時期,給高職語文老師帶來了新的教學任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技術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從事情的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質,在知識形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高職語文學習過程中,要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又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因材施教
(一)把新媒體技術和高職語文結合起來
現(xiàn)在的學生見識過很多新鮮的事物,所以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完全不感興趣,高職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從學生的感官出發(fā),利用視頻,動畫,聲音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展現(xiàn)語文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F(xiàn)在新課改不斷進行,老師也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從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來改變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有很多知識是抽象的,是老師用語言無法講述的,這時候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xiàn)出來,創(chuàng)造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語文知識的海洋,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比如說老師在給同學們講古詩文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同學們播放音樂,讓同學們靜下心來慢慢欣賞,沉淀自己的內心,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把同學們從快餐文化中解放出來。
(二)教學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捫心自問,我們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教學不只是要讓學生學會知識,讓學生考一個理想的分數(shù),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學會終身學習。所以在高職語文老師教學過程中,要真正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美,只有這樣同學們才會配合老師的教學,不斷思考。語文和其他學科有些不同,語文的人文性很強,高職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避免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人。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人文性的特點。老師要因材施教,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更大更多的空間,讓他們有自己的思考時間。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提高想象力
高職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從各種感官上刺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科目,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性,對于語文知識來說,很多都是發(fā)散的,沒有固定答案,所以老師要鼓勵同學們敢于開口表達真實想法,從而提升對語文的感悟能力。而不是利用固定答案,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種模式,這也失去了我們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我們國家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實施的是應試教育,現(xiàn)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局限性,在應試教育中,老師的教學目的就是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同學們,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學到了課本上固定的知識,并不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高職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帶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感受大自然,通過創(chuàng)設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教學情境,讓同學們認識到學習知識是有用的。讓同學們體會到把知識用于實際生活的成就感,只有這樣同學們才能主動去學習知識,善于開動自己的大腦,正確對待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擴展學生的思路
高職語文老師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他們進入工作,才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煩惱勇于克服困難,而不是自暴自棄。高職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每周帶同學們看《百家講壇》,和大師零距離接觸,感受大師的情懷,聽大師講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到真善美,從而影響自己的行為。另外通過看《百家講壇》還能夠引導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看待問題,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可以說這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職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讓同學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廖德書.基于新媒體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的延展與創(chuàng)新[J].亞太教育,2015(7):47.
[2] 楊勁平.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策略[J].職教通訊,2015(2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