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亞玲
作者單位:450002 河南鄭州,河南省職工醫(yī)院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為臨床常見重癥疾病,是造成ICU 內(nèi)重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AKI 患者發(fā)病后短時間內(nèi)腎功能發(fā)生改變,體內(nèi)代謝失衡,機體出現(xiàn)各種癥狀,因此在患者發(fā)病早期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十分關(guān)鍵[2]。傳統(tǒng)診斷AKI 的標準仍為血清肌酐(Scr)和尿量的變化,但其診斷的靈敏度與特異性不高,無法反映腎損傷程度,而腎損傷分子-1(KIM-1)、中性粒細胞明膠酶脂質(zhì)運載蛋白(NGAL)、肝型脂肪酸結(jié)合蛋白(L-FABP)可以作為腎損傷標志物預測AKI 的發(fā)生[3]。本研究探討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AKI 的療效及對患者尿KIM-1、NGAL 和L-FABP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AKI 患者96 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符合《急性腎損傷診斷與分類專家共識》[4]診斷標準;②認知、表達能力良好者;③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實驗準則,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②惡性腫瘤及心腦肺等嚴重疾病患者;③有感染性疾病者;④近期有腎移植手術(shù)者。將96例患者按密封信封法等比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見表1。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降壓、利尿、糾正酸堿中毒與抗凝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靜脈滴注還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398)治療,將其溶解于注射用水后,加入100ml 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每次1.5g。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chǔ)上靜脈滴注前列地爾(杭州澳亞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2151)治療,溶于250ml 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每次200μg。兩組患者均治療4 周。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分為治愈、有效、無效,治愈:Scr 水平恢復正常(45~105μmol/L),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基本正常(80~120ml/min);好轉(zhuǎn):Scr 水平未恢復至正常水平,但與治療前相比降低10%以上,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未恢復正常,但與治療前相比提升率超過10%;無效:Scr 水平和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均無改善,甚至惡化??偤棉D(zhuǎn)率=(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各項時間指標 記錄并統(tǒng)計兩組病情控制時間、血肌酐恢復時間、多尿期時間、少尿期時間。
1.3.3 不同時間Scr 水平 收集兩組靜脈血,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并記錄治療前,治療3、7、14、28d 兩組Scr 的變化情況。
1.3.4 腎損傷指標 選擇ELISA 試劑盒檢測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尿中KIM-1、NGAL、L-FABP 的變化情況。
1.3.5 不良反應 觀察治療期間患者是否發(fā)生嘔吐、感染、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并記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9.0 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t檢驗,組內(nèi)比較行配對t檢驗或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或連續(xù)矯正卡方檢驗或Fisher 精確概率檢驗,臨床療效行秩和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治愈33 例,有效12 例,總好轉(zhuǎn)率為93.75%;對照組治愈24 例,有效14 例,總好轉(zhuǎn)率為79.17%,觀察組總好轉(zhuǎn)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各項時間指標比較觀察組病情控制時間、血肌酐恢復時間、多尿期時間、少尿期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不同時間Scr 水平比較治療后3~28d,兩組患者Scr 呈逐漸降低趨勢,組內(nèi)各時間點差異顯著(P<0.05),組間治療后7~28d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兩組腎損傷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KIM-1、NGAL、L-FABP 值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各項時間指標比較(±s,d)
表3 兩組各項時間指標比較(±s,d)
少尿期時間觀察組 48 6.72±0.86 11.58±1.76 6.91±0.91 4.63±0.73對照組 48 9.84±1.35 16.24±2.89 10.25±1.68 6.51±0.94 t 13.50 9.54 12.11 10.94 P<0.05 <0.05 <0.05 <0.05組別 n 病情控制時間血肌酐恢復時間多尿期時間
表4 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Scr 水平比較(±s,μmol/L)
表4 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Scr 水平比較(±s,μmol/L)
注:與治療0d 比較,aP<0.05;與治療3d 比較,bP<0.05;與治療7d 比較,cP<0.05;與治療14d 比較,dP<0.05
組別 n 0d 3d 7d 14d 28d F P觀察組 48 413.18±72.35 326.29±44.72a 214.65±35.26ab 128.36±19.04abc 83.59±13.36abcd 497.48 <0.05對照組 48 405.47±67.46 338.63±45.15a 285.27±43.19ab 205.13±31.56abc 116.44±18.52abcd 312.96 <0.05 t 0.54 1.35 8.78 14.43 9.97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腎損傷指標比較(±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腎損傷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L-FABP (μg·g-1·cr-1)觀察組 治療前 0.91±0.13 132.58±20.69 42.93±6.47(n=48) 治療后 0.45±0.07*△ 89.04±13.72*△ 20.51±3.26*△對照組 治療前 0.87±0.11 133.17±21.53 43.18±6.52(n=48) 治療后 0.63±0.09* 106.83±15.97* 35.27±5.54*組別 時間 KIM-1(μg/L)NGAL(μg/L)
2.5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治療過程中,對照組與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腎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誘發(fā)AKI 的重要原因,表現(xiàn)為患者腎臟功能與結(jié)構(gòu)持續(xù)異常[5]。缺血和缺血再灌注過程中,機體內(nèi)氧自由基被損傷并釋放炎癥因子,內(nèi)源性抗氧化物質(zhì)不斷減少,引發(fā)細胞凋亡,壞死細胞促進細胞內(nèi)容物與炎癥因子釋放,加速腎組織損傷、惡化[6]。還原型谷胱甘肽具有調(diào)節(jié)機體代謝、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體內(nèi)有害過氧化物與自由基,通過與白細胞在氧化應激時產(chǎn)生的過氧化酶衍生氧化物受體結(jié)合,抑制其參與氧自由基生成信號通路,保護腎小管細胞細胞膜結(jié)構(gòu)與功能完整性,提高腎功能[5,7]。前列地爾注射液能夠擴張腎臟血管,阻礙腎臟內(nèi)血小板招募與集合,抑制血栓形成,保護腎臟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常被用來治療腎臟相關(guān)疾病[8]。本研究選擇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AKI 患者,其臨床療效、各項時間指標、不同時間Scr 水平以及尿KIM-1、NGAL 和L-FABP 指標均得到顯著優(yōu)化,提示聯(lián)合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AKI 患者臨床療效,促進恢復,優(yōu)化患者腎功能,與楊鎮(zhèn)勝[9]研究結(jié)果一致。
還原型谷胱甘肽具有顯著抗氧化作用,阻斷脂質(zhì)過氧化代謝的連鎖反應。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總好轉(zhuǎn)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病情控制時間、血肌酐恢復時間、多尿期時間、少尿期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表明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AKI 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縮短病情控制時間與血肌酐恢復時間,減少患者多尿期與少尿期持續(xù)時間??紤]原因為AKI 發(fā)生時腎臟灌注量不足,導致患者缺血、缺氧,使得血管微循環(huán)與機體代謝發(fā)生障礙、腎功能降低,而前列地爾能夠調(diào)控血清炎癥因子下調(diào)表達,抑制炎癥反應產(chǎn)生,故采用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AKI 可有效提升腎臟功能,與鮑浩月[10]的報道相符。
NGAL 是一種能夠促進腎臟細胞分化的脂質(zhì)運載蛋白,腎臟受損時誘導其上調(diào)表達,參與調(diào)控炎癥反應過程,促進中性粒細胞凋亡,保護腎組織[11]。KIM-1 是腎臟近端小管上皮細胞分泌合成的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腎臟組織中,KIM-1 幾乎不表達;當腎臟處于缺血、損傷時,KIM-1 在近端小管上皮細胞呈高表達[1]。L-FABP 是一組結(jié)合長鏈脂肪酸的胞質(zhì)蛋白,在機體缺氧損傷情況下,L-FABP 表達被激活,近端腎小管重吸收減少,腎小管分泌L-FABP增多,L-FABP 與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脂質(zhì)過氧化物結(jié)合,產(chǎn)生并釋放炎癥因子,降低氧化應激損傷[3]。研究表明,NGAL、KIM-1、L-FABP 可作為AKI 早期診斷以及預后判斷的標志物,其聯(lián)合應用可提高AKI 診斷的特異性與靈敏性[12,13]。本研究中,治療后3~28d,兩組組內(nèi)Scr 水平顯著降低,治療后7~28d,兩組組間Scr 水平差異顯著,兩組KIM-1、NGAL 和L-FABP 水平在治療后顯著改善,且觀察組療效更優(yōu),表明聯(lián)合治療能夠改善AKI 患者腎小管功能。分析其原因,Scr 是評估腎功能的傳統(tǒng)指標,本研究聯(lián)合腎損傷分子NGAL、KIM-1、L-FABP進行探討,能夠更加全面地評估AKI 發(fā)生情況,而前列地爾作為一種前列腺素E1 制劑(PGE1),可靶向治療病變部位以及選擇性擴張腎血管,進而起到改善腎小管功能的作用;其次還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防血栓形成,穩(wěn)定溶酶體膜、細胞膜,加強腎臟血流灌注,以防出現(xiàn)再灌注損傷組織;最后,前列地爾還能夠提高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尿量,改善微循環(huán),前列地爾用于治療AKI,顯著抑制KIM-1、NGAL 和L-FABP 的表達,保護腎小管上皮細胞,改善腎功能,阻止腎臟組織進一步損傷,與杜海勤等[14]的研究相符。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差異顯著,對照組中有3 例排尿困難患者,單獨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患者腎小球病變尚未完全緩解,進一步驗證了上述研究結(jié)果。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AKI 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顯著優(yōu)化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改善腎功能,減少腎組織損傷,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