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 李 劍
設(shè)計意圖: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有了兩個寶寶。對于家庭中出現(xiàn)的新成員,有的孩子會高興自己多了一個玩伴,但更多的孩子卻覺得因此失去了很多……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孩子不會或是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周圍世界對自己的關(guān)愛。為了能夠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與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關(guān)系,掌握與之和諧相處的方法,我設(shè)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辯論這種形式大膽講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或困惑,在敢說、愛問、會爭的過程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其社會性交往、心理健康、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
?
反思:
本次活動是由語言領(lǐng)域中的談話活動演變而來的。通過辯論這種形式,避免了形式單一的講述,使得孩子既能夠根據(jù)自己實際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話題,也能夠在傾聽中深入、全面了解“家有二寶好不好”這一問題,從而更加客觀地看待家中的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大班幼兒的語言表述比較完整,但有時在語言的邏輯性上會有所欠缺,那就需要老師做好傾聽者、引導者、支持者,讓幼兒知道在辯論時不僅要能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更要仔細聽,動腦想,用合理的觀點來駁倒對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領(lǐng)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睂τ凇凹矣卸殹边@個問題,我們并不是通過這一次活動辯出對錯,而是讓孩子們學會正確看待這一問題,享受親情,感恩親人。
正方觀點
1.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可以和我一起玩。
2.我的衣服很漂亮,可以給妹妹穿。
3.我能給弟弟妹妹教很多本領(lǐng),他很聽我的話。
4.我在幼兒園學會的歌都可以教給弟弟,讓他當我的小朋友。
5.弟弟不會用積木搭房子,我給他教的,他可喜歡我了。
6.姐姐經(jīng)常和我一起看書,我不認識的字她都認識。
7.我的哥哥個子很高,他能把我一下舉起來。
8.我的哥哥會打拳,誰都不敢欺負我。
9.姐姐會給我設(shè)計很好看的發(fā)型,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
10.有了好吃的姐姐都會給我留一份,我很愛她。
反方觀點
1.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會搶我的玩具。
2.爸爸媽媽總是陪著弟弟妹妹。
3.爸爸媽媽給弟弟妹妹買新衣服,我沒有。
4.我和弟弟吵架,媽媽總是說我。
5.我用樂高搭的高樓被妹妹弄壞了。
6.哥哥生病了,都給我傳染上了。
7.一本我很喜歡的書被弟弟撕破了,我都生氣了。
8.妹妹只會哭,吵死人了。
9.弟弟一生氣就會抓我的頭發(fā),我不喜歡他。
10.我不吃辣子,哥哥愛吃,媽媽炒菜經(jīng)常放辣子,我都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