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成語釋義】七步內(nèi)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
【近義成語】七步之才
【反義成語】江郎才盡
三國時代,魏武帝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本是同母所生的親兄弟。小兒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筆雋美,深受曹操的喜歡。大兒子曹丕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妒火中燒,對曹植產(chǎn)生了怨恨之心,把弟弟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處處苦苦相逼。后來兩兄弟為爭奪世子之位鬧得很不愉快,曹植被陷害落敗,曹丕被立為世子,繼而嗣位稱帝,但他仍對曹植心存疑忌,接連打擊迫害。
有一天曹植來拜見哥哥。曹丕說道: “我和你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從禮義上來說,是君臣。以后可不許你仗著自己的才學(xué),不講君臣的禮節(jié)?。 ?/p>
曹植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是!”
曹丕又說:“父親在世的時候,你常常拿詩歌文章,在別人面前炫耀。我問你,那些詩歌文章是不是請別人代作的?”
曹植回答說: “我從來沒有請人代作過,都是我自己作的?!?/p>
曹丕板著面孔說: “好!現(xiàn)在我叫你作一首詩。你在殿上走七步,七步走完了,就必須把詩作出來。如果走了七步,詩還沒有作成,要重重地治你的罪!”
曹植明知曹丕想借故害他,既傷心又憤怒。他強(qiáng)忍著心中的悲痛,憑著自己的才學(xué),在七步之內(nèi)作了一首詩,當(dāng)場念出來:“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最終,曹丕沒殺他,放他走了。
七步成詩這個成語被后人用來形容人才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