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祥
【摘要】 目的 探討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聯(lián)合檢測應用于肺癌診斷中的實際價值。方法 選擇90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組, 同期9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兩組研究對象均接受CEA、SCC和NSE檢查。比較兩組研究對象SCC、CEA、NSE水平;研究組不同病理分型患者SCC、CEA、NSE水平。結(jié)果 研究組SCC、CEA、NSE水平分別為(1.95±0.17)、(22.64±3.65)、(22.00±6.14)ng/ml, 均高于對照組的(0.14±0.03)、(1.22±0.97)、(8.32±1.17)ng/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鱗癌患者SCC水平高于腺癌、小細胞肺癌患者, 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鱗癌、小細胞肺癌患者, 小細胞肺癌患者NSE水平高于鱗癌、腺癌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應用SCC、CEA、NSE等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為臨床診斷肺癌病情、明確病理分型等提供可靠依據(jù)。
【關鍵詞】 肺癌;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Methods? ?There was 90 lung cancer patients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 and another 90 healthy people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examined for CEA, SCC and NSE. The levels of SCC, CEA and N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s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sults? ?The levels of SCC, CEA and NSE were (1.95±0.17), (22.64±3.65) and (22.00±6.14) ng/ml respectivel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hich were higher than (0.14±0.03), (1.22±0.97) and (8.32±1.17) ng/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C level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CEA level of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 NS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umor markers of SCC, CEA, NSE can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and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Key words】 Lung cancer; Tumor markers; Combined detection; Diagnostic value
肺癌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 也是威脅人們生活質(zhì)量、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1], 盡早發(fā)現(xiàn)、及時確診、對癥治療是保障肺癌患者療效及預后的關鍵[2]?;诖?, 本文選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探討多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應用于肺癌診斷中的實際價值, 以期為提高此病診斷效果提供可靠依據(jù),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組, 其中男女比例52∶38;年齡33~81歲, 平均年齡(64.25±10.48)歲;病理分型:鱗癌34例, 腺癌45例, 小細胞肺癌11例。另選取同期前來本院體檢的9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女比例51∶39;年齡31~84歲, 平均年齡(64.27±11.30)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研究組經(jīng)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肺癌, 對照組排除肺癌患者;②對本次研究所需各項腫瘤標志物檢查方法均具有良好耐受性;③意識清醒, 可積極配合本次研究;④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完全知情且獨立、自愿簽署知情協(xié)議(該協(xié)議由本院倫理研究會制定);⑤本次研究內(nèi)容通過本院醫(yī)學與倫理研究會審核。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②研究組患者于本次就診前未接受任何對癥治療;③處于妊娠、產(chǎn)褥、哺乳等特殊生理時期女性;④拒絕簽署知情同意協(xié)議;⑤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
1. 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接受CEA、SCC和NSE聯(lián)合檢查。嚴格按照儀器設備及試劑相關要求完成操作。于清晨空腹采集待檢者肘靜脈血液4 ml作為檢測樣本, 經(jīng)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保存于-20℃環(huán)境下待用。儀器選用雅培公司提供的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I2000和深圳新產(chǎn)業(y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MAGLUMI及其配套試劑, 其中NSE、CEA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SCC經(jīng)化學發(fā)光法測定。正常參考值范圍:①CEA:0~5.0 ng/ml;②NSE:0.51~10.00 ng/ml;③SCC:0~1.5 ng/ml。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SCC、CEA、NSE水平;研究組不同病理分型患者SCC、CEA、NSE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SCC、CEA、NSE水平比較 研究組SCC、CEA、NSE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研究組不同病理分型患者SCC、CEA、NSE水平比較
鱗癌患者SCC水平高于腺癌、小細胞肺癌患者, 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鱗癌、小細胞肺癌患者, 小細胞肺癌患者NSE水平高于鱗癌、腺癌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腫瘤標志物是指機體內(nèi)細胞在腫瘤不同階段(發(fā)生、發(fā)展、浸潤、轉(zhuǎn)移等)產(chǎn)生的某些活性物質(zhì)[3]。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學水平不斷進步, 對多種腫瘤標志物的認識程度逐漸加深, 腫瘤標志物在診斷、治療惡性腫瘤工作中已發(fā)揮重要作用[4]。CEA是一種酸性糖蛋白, 對人類胚胎抗原具有特異性[5];SCC是一種由鱗狀上皮細胞產(chǎn)生的抗原[6];NSE存在于機體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及神經(jīng)細胞中[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SCC、CEA、NSE水平分別為(1.95±0.17)、(22.64±3.65)、(22.00±6.14)ng/ml, 均高于對照組的(0.14±0.03)、(1.22±0.97)、(8.32±1.17)ng/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lián)合應用上述多項腫瘤標志物水平綜合判斷病情可有效避免個體差異、獲得更為準確的肺癌診斷結(jié)果, 此結(jié)論與隋鑫等[3]研究結(jié)果相符。
肺癌包括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等多種類型, 其中后者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前者, 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又可根據(jù)病理檢查結(jié)果分為鱗癌、腺癌等多種類型[8]。研究表明[9], 雖同為肺癌, 但不同病理分型肺癌患者具有并不相同的臨床特征, 適用治療方案也有所差異, 因此明確肺癌患者臨床分型對診治疾病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為明確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特征, 以期對今后臨床輔助判斷肺癌患者的具體病理分型,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鱗癌患者SCC水平高于腺癌、小細胞肺癌患者, 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鱗癌、小細胞肺癌患者, 小細胞肺癌患者NSE水平高于鱗癌、腺癌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鱗癌患者SCC水平最高、腺癌患者CEA水平最高、小細胞肺癌患者NSE水平最高, 此結(jié)論與黃雪娉[1]研究結(jié)果相符。分析原因為:NSE對小細胞肺癌敏感性顯著高于非小細胞肺癌, 因此可作為鑒別兩者的主要標志物之一[4];CEA在肺腺癌中的表達略高于肺鱗癌、小細胞肺癌;SCC對肺鱗癌敏感性更高。由上述不同腫瘤標志物相應特點可知, 針對肺癌患者SCC、CEA、NSE檢查結(jié)果的差異性對明確其病理分型情況具有參考價值[10]。
應注意的是, 有研究認為根據(jù)各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患者中的表達特征, 在患者治療前后、隨訪期間均予以相應檢查掌握其水平變化情況, 對判斷疾病治療效果、復發(fā)及轉(zhuǎn)移情況均具有積極意義[4]。但本文因篇幅有限、研究區(qū)間短等客觀因素, 因此并未對此類內(nèi)容做深入研究, 提示還需在今后實際工作中加以探討。
綜上所述, 應用SCC、CEA、NSE等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為臨床診斷肺癌病情、明確病理分型等提供可靠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黃雪娉. cyfr21-1、NSE和CEA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早期診斷及肺癌病理類型鑒別中的應用.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5, 36(12): 1728-1729, 1732.
[2] 席菁樂, 鄭航, 羅榮城. TPS、CYFRA21-1和CEA聯(lián)合檢測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 28(12):2299-2300.
[3] 隋鑫, 譚平 . ProGRP、NSE、CEA對小細胞肺癌診治的臨床意義.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 21(7):1161-1162.
[4] 謝斌, 周贅君. 血清癌胚抗原和細胞角質(zhì)蛋白水平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 22(8):145-146.
[5] 馮香梅, 王國慶, 陳瑛, 等 .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腫瘤臨床, 2016, 37(6):331-334.
[6] 吳佳玲, 羅丹. 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7, 38(14):1885-1886.
[7] 劉沛, 張薇, 劉晶. 肺腺癌腫瘤標志物研究現(xiàn)狀.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7, 19(5):792-794.
[8] 張明.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中的應用研究.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7, 38(11):1569-1571.
[9] 李媛.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放療前后腫瘤標志物變化與近期療效的臨床分析.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 21(8):1335-1337.
[10] 田德全, 徐婷, 張燕, 等.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化療療效評估和生存預測中的價值.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7, 40(9):693-699.
[收稿日期: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