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簫 范俊
摘要:在電子游戲和互聯(lián)網信息普及到各個家庭之間的情況下,游戲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且對比傳統(tǒng)教學來說,教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能更加的發(fā)揮優(yōu)勢——方便、快捷、安全、容易理解接受、促進親子關系等。主要是輔助幼兒完成對事物的初步認識,以及解決幼兒期家長在面對孩子而束手無策的情況。以游戲的方式來達成教育目的。
關鍵詞:教育游戲;幼兒;教育
在時代進步浪潮中,國內國外均逐步加深了游戲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在幼兒教育中。
2002年,華盛頓特區(q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發(fā)起了“嚴肅游戲計劃”目的是鼓勵解決政策和管理問題的游戲設計和開發(fā)。2003年,國際游戲開發(fā)者協(xié)會(IGDA)的活動負責人羅卡(Jason Della Rocca)在China Joy大會上進行了名為《“嚴肅”游戲:游戲對社會經濟的潛在影響》的主題發(fā)言,他把“嚴肅游戲”定義為“不以娛樂為主要目的游戲”,并例舉了用于訓練市長的《模擬城市》 、訓練董事長的《虛擬領導》、訓練員工的《直言者》、訓練海軍陸戰(zhàn)隊員的《DOOM》等經典游戲作品。
在中國,很多教育機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使用互動課件的形式授課,這些多媒體課件其實就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早期的嚴肅游戲,雖然它們的互動性還過于簡單,也不能被視為是絕對意義上的游戲,但是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互動體驗的環(huán)節(jié)向用戶傳遞信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電腦游戲的迅速普及,國內教育游戲的發(fā)展也開始出現(xiàn)了可喜的兆頭,已經有產品開始出現(xiàn)。教育游戲意義在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教育游戲的發(fā)展在國內還有許多問題
(一)認可程度
學校、家長對孩子網癮的擔憂,教育游戲內容與課堂知識相關程度,教育主管部門不認可。
總的來說在校方、學生、家長以及教育主管部門都有些許問題,要想改變現(xiàn)狀少不了對固有觀念的改變,然而這時需要多方合作來完成,一旦完成會是中國教育方面一大改觀。
(二)環(huán)境認可
我國教育游戲發(fā)展還比較緩慢,教育游戲產業(yè)還處在低水平起步階段,這一領域的各種資源還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在眾多教育游戲中游戲的策劃沒有跳出傳統(tǒng)模式,在處理教育與游戲的平衡方面把握不到位,國內目前教育游戲品類單一,功能性弱,使教育游戲水平受到嚴重制約,并且產品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沒有形成完整的盈利模式,中小企業(yè)能力有限,應用場景的局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游戲需要有關部門參與,二者聯(lián)合起來,形成正確導向,在優(yōu)化產業(yè)政策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和人才環(huán)境等方面形成合力。
二、幼兒教育游戲在實際應用中的內容
(一)幼兒的認識辨別、觀察事物及想象事物能力的引導與開發(fā)
認識辨別、觀察事物及想象事物能力是一般能力,人如果不具備一般能力就無法適應社會的各種環(huán)境,不可能正常工作和學習,甚至無法生存。
(二)繪畫、音樂表演、建筑設計及寫作等能力的引導與開發(fā)
繪畫、音樂表演、建筑設計及寫作能力是特殊能力,人的能力是在生理素質基礎之上,經過教育、培養(yǎng),并在實踐中吸取集體的智慧和經驗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應該從小就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具備一定適合其年齡特點的本領,為其今后學習知識技能并擁有更多的能力打好基礎。
(三)生活自理能力的引導與開發(fā)
這是一個人生存中最基本的能力,也叫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就是幼兒要學會自己料理自己的事,也是學習最簡單的勞動能力的開始。3歲前就要學會自己盥洗、進餐、穿脫衣服、鞋、襪,整理自己衣物和床鋪,稍大些還能自己洗手絹、襪子等,培養(yǎng)衛(wèi)生習慣。到幼兒晚期學會自己沖澡、釘紐扣、整理房間等。
(四)語言表達能力的引導與開發(fā)
3歲以后幼兒言語發(fā)展很快,活動范圍較前擴大,與人交往機會增多,語言也隨之發(fā)展,此時基本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并能比較恰當?shù)剡\用一些詞句。幼兒4—5歲時,詞匯量增加很快,詞類也有所增加,幼兒在掌握名詞、動詞的基礎上,還學會了一些形容詞和副詞,還有數(shù)詞、連接詞等。愿意在交談中運用這些詞,但語言連貫性較差。到幼兒晚期,掌握了詞匯,并學會了句型,一般都能連貫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且能清楚地表達出來,但有時由于對詞意不夠確切,表達的意思也就不夠準確。此時,口語已經成為幼兒的一種有效的交際工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積極應用詞匯。幼兒多與人交談還有助于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并能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和邏輯性,為幼兒以后學習語言打好基礎。
(五)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的引導與開發(fā)
為幼兒進入小學做好準備,學會在沒有成人照顧的情況下,注意自己的安全。如不在馬路上玩耍、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把小扣子和其他小東西放在嘴、鼻、耳里,不玩小棍和樹枝,正確使用剪刀,不坐窗臺,不爬樹和墻頭,不玩火,不擺弄電器,在公共場所不離開成人亂跑,不自己到河邊玩等。
(六)幼兒的交往能力的引導與開發(fā)
社會交往不僅是幼兒生長發(fā)育和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幼兒在與伙伴交往中,了解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幼兒在交往中可以克服任性、以我為中心等不利于社會交往的行為,使交往關系不斷復雜、深化,為促進個體社會化,發(fā)展社會適應能力打好基礎。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家長與孩子缺少互動。
2.書本或者卡片成本高并且存在安全隱患。
3.孩子對已知事物的不完善。
4.家庭固有思維對孩子想象力的限制。
5.學齡前兒童是非觀建立不完善。
6.繪畫能力、音樂表演能力,建筑設計能力和寫作能力等特殊能力被忽視。
7.個別家庭的兒童缺少生活自理能力。
8.一些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9.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被重視。
10.社會交往能力父母缺少干預與指導。
總而言之,教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能為幼兒教育發(fā)揮輔助補充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以及完善如今幼兒教育的多元化。要讓幼兒全方位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各項能力,使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學校教育相結合設計出符合教育游戲對幼兒教育的全方位發(fā)展。盡管無法取代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可是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參考文獻:
[1]李慧. 淺談幼兒教育中教育游戲的應用[J]. 才智, 2018(12):145.
[2]陳玉婷. 教育游戲在提高幼兒學習力中的應用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