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 要:學生的實踐活動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學習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全方位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現(xiàn)實課堂中,由于教師準備不足、學生活動低效、教師評價難度較大、課堂交流用時過多等因素,學生的實踐活動在實際教學中開展和完成率很低.基于此,我校物理組嘗試改變實施的活動方式,將諸多學生實踐活動調整至課外進行,希望探索出一條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的常態(tài)實施之路.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常態(tài)化
1 引言
2011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要“把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不僅要對學生課內的探究活動進行指導,而且要為學生課外的、自主的、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提供指導”.
劉福寬在《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之新思路》(2007年)中指出“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絕不是可有可無,它與課堂教學有機聯(lián)系,對發(fā)揮學生的潛力有重要意義”.高峰在《初中物理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的結合》(2015年)中將課外實踐活動分成了“小實驗、小制作”和“社會調查”兩個主要類別.湯強紅在《初中物理課外實踐作業(yè)的初步探究》(2016年)中認為“初中物理課后實踐作業(yè)作為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內容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對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拓寬知識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物理課外實踐活動已經編入教材,也積累了一些理論研究,但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評價體系還不完善,案例缺乏指導性,尚處于推廣嘗試階段.特別是很多學校和教師對課外實踐活動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進行探索,顯得尤其重要.
2 常態(tài)化課外實踐活動的要義解讀
2.1 內涵與特征
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是指:在初中階段,學生結合自身已有知識和物理課堂學習的基礎,在課堂之外自主學習物理的各種探究性、體驗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歸納性活動,包括觀察、查資料、調查、動手小實驗、自制作品等.
關于課外實踐活動的常態(tài)實施,應該包含以下幾個基本標準:(1)面向全體學生;(2)有全員參與的教師指導團隊;(3)結合學校的特點與現(xiàn)狀,制定方案和制度,可持續(xù)實施;(4)有多樣化的課程資源,相對穩(wěn)定的典型實施主題;(5)每個學生每個學習單元至少完整地經歷一個課外活動主題的全部過程,并有比較詳細的活動過程記錄、活動報告等結果性文本;(6)指導教師對每個學生有活動的過程性評價記錄和學期等級評定等總結性評價記錄;(7)活動項目初具科學工程實踐、跨學科概念與學科核心知識整合的特征,能獲得社會的認同.
2.2 實踐價值
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能夠補充課內學習的不足,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2.2.1 課外實踐活動的常態(tài)化實施革新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
一方面,轉變以往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科學探究,有利于教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實踐活動方式的多樣化,活動模式及場所的不固定,極大地增加了物理課的趣味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2.2 課外實踐活動的實踐研究突顯了物理學科的學科價值
課外實踐活動體現(xiàn)了物理學科知識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物理教學中更加注重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傳授人類認識自然、改變世界的寶貴經驗.對豐富和完善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物理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研究有積極意義,也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3 課外實踐活動常態(tài)化實施的實踐方式
物理課程的實踐性已成為當今世界熱門探究的教育課題之一.當前國際流行的課外實踐活動主要分為“以項目為中心的學習”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的兩種模式.我校物理組在結合學科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嘗試了“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活動,將活動延伸至課外,形成了下面四種課外實踐活動方式.
3.1 基于課后“WWW”習題的課外實踐活動
經統(tǒng)計四冊蘇科版教材(八上、八下、九上、九下)課后“WWW”習題所涉及實踐活動共計109個,活動形式包括:觀察、查資料、調查、動手小實驗、自制作品等.
案例1 八年級上冊“光的直線傳播”課后“WWW”第2題:自制針孔照相機.
活動流程圖如圖1所示.
第一步:請學生閱讀題目,了解針孔照相機的制造原理;
第二步:引導學生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完成實踐活動,問題分別為“小孔所像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通過小孔所成的像與影子有什么區(qū)別”等;
第三步:學生課外自行完成實踐活動,并請求家長協(xié)助,對活動過程、成果進行拍照或攝影;
第四步:通過班級家長群(本校統(tǒng)一使用的是QQ群),學生向教師傳送活動資料,包括:照片、活動報告、活動反思等;
第五步:教師給出評價.
部分學生作品如圖2所示.
開展課外綜合實踐活動有益于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如圖3所示是某個同學對“小孔成像”裝置的改造,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踐情況及時給予必要的過程性評價.
3.2 基于單元“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外實踐活動
四冊蘇科版教材共涉及單元綜合實踐活動9個,其中:八上3個、八下2個、九上3個、九下1個.這些活動通常在一個單元的課群末尾,有一定的綜合性和較大的開發(fā)性,其目的就在于使學生認識物理學科知識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參與社會問題決策的意識,并獲得學科內綜合實踐訓練的機會,培養(yǎng)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案例2 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現(xiàn)象”單元綜合實踐活動:探究樹蔭底下的光斑.
第一步: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知道樹蔭底下的光斑有形狀、大小、明暗之分;
第二步:提出問題:“光斑的形狀與什么因素有關”“為什么圓形的光斑較暗”“圓形的光斑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等;
第三步:學生自行完成實踐活動,并拍攝下活動成果;
第四步:通過班級家長群匯報成果;
第五步:教師給出評價.
由于本活動在真正的樹蔭下開展較為不便,所以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物理建模.有學生用手電筒代替太陽,用針孔照相機的孔代替樹葉間的縫隙,用光屏代替地面,情況如圖4所示.也有學生用燭焰做光源,發(fā)現(xiàn):孔較小時,成像形狀與孔的大小和形狀無關;孔較大時,成像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如圖5所示.
3.3 基于課堂知識內容的課外實踐活動
課標指出:“物理課程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體驗等方式,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學習科學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探究活動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提倡:能在學校完成的必做實驗就盡量讓學生在校完成,不能在學校完成的其他實驗,就引導學生以“課外實踐活動”的形式補充完成.
案例3 在“電現(xiàn)象”學習過程中開展“電學課外實踐活動群”,內容見表1所示.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如果學生沒有“做”的機會,那必然會阻礙學生的自然發(fā)展.在開展實踐活動中,教師最大的責任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做”的機會.
4 基于校本課程的課外實踐活動
我校于2014年開設了初二物理“BPT”課程(筆者為該課程開發(fā)負責人,課程教材封面如圖6所示).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從課程基礎性、實踐性、時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課程基本理念.我校初二物理“BPT”課程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的有效補充,充分體現(xiàn)了物理學的本質,反映了物理學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注重了本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了本校學生應對未來社會挑戰(zhàn)的需求.“BPT”就是來源于基礎性(basic)、實踐性(practical)、時代性(time)三個英文首字母的縮寫.課程框架如圖7所示.
基于學校校本課程,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能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從而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各種各樣的校本活動中,通過觀察和研究聲學、光學、力學等物理現(xiàn)象,開闊了視野,有助于激發(fā)主動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潛能.如圖8所示,為我校開展校本課程課外實踐活動個別畫面.
5 結束語
常態(tài)實施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邏輯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通過靈活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與生活素材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鞏固課堂所學,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也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知識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當然,課外實踐活動的頻率、時間、難易程度,以及家長的合作性、活動評價的合理性等還有待于進一步推敲,但我們的探索已經在路上,正如劉炳昇教授說的那樣:“物理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值得老師們做更多的實踐研究”.
2017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要“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改革學生評價方式”,“建立健全課后服務制度”,“在培養(yǎng)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強化學生關鍵能力培養(yǎng)”. 可見,在國家需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人才的新形勢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湯強紅.初中物理課外實踐作業(yè)的初步探究[J].物理教師,2016,37(03):42-44.
(收稿日期: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