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香 史高巖 彭吉軍 李仁軍
隨著我國法治化進程的推進,特殊人群的人權保障問題日益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而心理健康作為一項基本的人權保障權益,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當前,在押人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行為,自殺風險明顯高于普通人群[1,2]。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狀況的統(tǒng)計數據預測,到2020年心理健康問題將占全球疾病負擔的15%[3]。有研究顯示[4],異常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會增加在押人員再次犯罪的風險,因此提高在押人員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保障在押人員平安度過羈押期和降低犯罪率。心理韌性(又稱復原力)是積極克服壓力或逆境及對環(huán)境風險的相對抵抗力,與心理健康之間密切相關[5~7]。心理韌性對心理健康狀況有著重要的預測作用[8,9]。有研究表明[10~12],心理韌性可以改善甚至提高大學生、其他年輕人甚至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但是對于在押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目前國內對其心理韌性、心理健康狀況及二者之間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以在押人員為研究對象,在了解在押人員的心理韌性及心理健康狀況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二者之間的關系,旨在為提高在押人員心理健康水平進行醫(yī)學干預提供理論依據。
1.1 對象 本研究在山東省某看守所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以監(jiān)室為單位共發(fā)放問卷1 649份,回收有效問卷1 427份(86.5%)。其中男1 110名(77.8%),女317名(22.2%);年齡16~75歲,平均37歲;已婚710名(49.8%),未婚717名(50.2%);入所時間:≥229 d 542名(38.0%),<229 d 885名(62.0%),平均入所時間為229 d;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文化242名(17.0%),初中文化441名(30.9%),高中、中專文化368名(25.8%),大學(專科或本科)及以上文化376名(26.3%)。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3]采用SCL-90對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共有90個測試條目,包括9個因子: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zhí)及精神病性。采用5級評分法,從無=1分、輕度=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以及嚴重=5分,總分越高說明癥狀表現越明顯,心理健康狀況越差。本研究總量表 Cronbach’s α系數為0.81。
1.2.1.2 心理韌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4]采用CD-RISC對在押人員心理韌性特點進行測評。共有25個測試條目,包括5個維度:堅韌、應對壓力、適應性、控制感及信念。5級評分法,從無=0分、偶爾=1分、有時=2分、經常=3分以及總是=4分,總分越高說明心理韌性水平越高。本研究總量表 Cronbach’s α系數為0.87。
1.2.2 調查方法 在施測前對參與調研人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并按照相關要求向主管民警說明基本情況及注意事項,并對一般疑問進行解答,然后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由看守所民警負責實施完成并收回發(fā)放問卷,整個過程做到對在押人員隱私的保護。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Excel軟件錄入數據,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t檢驗比較在押人員心理健康及心理韌性與全國常模之間的差異,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探索在押人員心理韌性與其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更加深入了解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狀況 1 427名在押人員中SCL-90總分>160分的有786名,心理障礙陽性報告率為55.1%;至少有一個因子≥3分的有542名,中度心理障礙報告率為38.0%;總均分≥3分的有251名,重度心理障礙報告率為17.6%。在押人員狀況與全國常模[15]比較發(fā)現,在押人員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國常模(P<0.01)。見表1。
表1 在押人員SCL-90與全國常模的比較
2.2 在押人員心理韌性水平 在押人員CD-RISC總均分及各維度均分均低于全國常模[16](P<0.01)。見表2。
表2 在押人員心理韌性水平與全國常模的比較
2.3 在押人員心理韌性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分析 對在押人員心理韌性與其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間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發(fā)現,在押人員CD-RISC總均分及堅韌、應對壓力、適應性及控制感維度均分與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呈負相關(P<0.01)。見表3。
表3 在押人員心理韌性與其心理健康之間的相關性(r)
2.4 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預測作用 以SCL-90總均分為因變量,CD-RISC 5個維度均分及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為預測變量。篩選預測變量使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法,納入水準0.05,剔除水準0.10。結果發(fā)現,在押人員CD-RISC中堅韌、適應性、控制感及信念維度進入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預測的回歸方程(P<0.01),且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狀況的79.0%可以由心理韌性的4個維度來解釋。見表4。
表4 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各維度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預測
本研究發(fā)現,1 427名在押人員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國常模(P<0.01)。1 427名在押人員心理韌性總均分及各維度均分均低于全國常模(P<0.01)。與全國常模相比,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及心理健康水平均較差,提示該群體存在心理健康風險,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看守所對在押人員心理健康問題重視不夠,干預不到位,這可能是導致在押人員心理健康水平較差,甚至嚴重者有可能出現危害自己及他人行為的原因。另外,看守所的一些固有特點也對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包括:過度擁擠,缺乏隱私,缺乏有意義的活動,遠離社交網絡,對未來前景、工作及關系等的不確定,心理健康服務不足,社會支持的欠缺。這些可能都是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及心理健康狀況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押人員CD-RISC總均分及堅韌、應對壓力、適應性及控制感維度均分與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呈負相關(P<0.01)。并且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狀況的79.0%可以由心理韌性中堅韌、適應性、控制感以及信念4個維度來解釋。即在押人員CD-RISC均分與SCL-90均分均呈負相關,而二者之間的關系則呈正相關。也就說明在押人員心理韌性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好。這些結果提示監(jiān)管人員想要提高在押人員心理健康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其心理韌性水平,尤其是心理韌性中堅韌、適應性、控制感以及信念這4個維度,如何提高這幾個方面的能力,是下一步醫(yī)學干預等措施的靶點,也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濟南市某看守所的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及心理健康水平均較差,CD-RISC均分與SCL-90均分均呈負相關,而二者之間關系則呈正相關。因此,可以從改善在押人員心理韌性入手,進而提高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狀況。既往有研究發(fā)現[16],在高度暴露的逆境環(huán)境中,擁有充足社會支持的個體要比個性堅強的個體表現出更強的復原力。也有研究表明[17,18],缺乏社會支持與焦慮、抑郁有相關性,且良好的社會支持對預防焦慮、抑郁至關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押人員進入看守所后失去既往的社會支持,其心理韌性水平下降,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爆發(fā)。這提示看守所監(jiān)管人員應加強對在押人員的社會支持以及親屬、同伴和家庭的支持,這樣會更加有益于在押人員心理健康。其次,就是要關注、篩查、了解在押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做到及時發(fā)現及時干預。同時也要給在押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在押人員如何去適應進入看守所后的新環(huán)境,培訓溝通技能和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培訓審判后如何去面對未來生活。探索如何提高在押人員心理韌性,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不但能夠減少他們在羈押期間對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危害,而且也能讓他們積極地去面對未來生活,進而更好地重新回歸社會,這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此外,本研究尚存一些局限及不足。在研究對象選取方面,由于現實情況的限制,導致女性在押人員少于男性在押人員。在量表設置方面,CD-RISC和SCL-90均為自評量表,這就導致量表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完全依靠測試者本身。雖然對量表進行了一些剔除,但對可靠性還是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