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蓮
(蒲城縣醫(yī)院 陜西 渭南 715500)
輸尿管結石是一種急性疾病,發(fā)病率相對較高,且具有病情急、病情發(fā)展較快等特點,一般情況下,多數(shù)患者病發(fā)后常伴有血尿、腹痛和腎盂積水等癥狀,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易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多采取B 超、X線片等檢查方式,以有效提高確診率,便于為后期疾病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因此,本次研究將對輸尿管結石診斷中采取B 超診斷的臨床價值予以分析,現(xiàn)將實際情況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本院2017 年5 月—2018 年6 月期間接收治療的66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36 例,年齡小至23 歲,大至75 歲,平均年齡則為(45.58±3.57)歲,病史為1 ~9 年,平均病史為(3.24±2.15)年。
納入標準:①與此次診斷標準相符;②患者、家屬知曉情況,自愿參與研究;③無精神、意識障礙。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意識障礙;②伴有心腦血管疾??;③非自愿參與者。
B 超檢查:針對不同姿勢患者,檢查方式有所不同,采取仰臥位姿勢患者,對側腰部予以冠狀掃描,查看腎盂處是否出現(xiàn)積液等癥狀,并探查輸尿管,觀察輸尿管上段有無結石以及結石大小和形狀等;針對俯臥位姿勢患者,應經(jīng)背部腎區(qū)予以縱向掃描,從橫切面和縱切面予以掃描,并查看輸尿管上段一直達到髂嵴實際情況;仰臥位姿勢患者,從下腹部膀胱處予以探查,采取縱向掃描方式,檢查輸尿管出口,查看膀胱間斷和膀胱后方實際輸尿管情況[2]。X 線檢查:全部患者造影前1 天給予碘皮試,針對皮試結果呈現(xiàn)陰性患者可給予X 線片檢查,造影檢查前口服3000ml 甘露醇,若患者導瀉不理想可逐漸增加劑量,第二天予以空腹檢查?;颊咝璨扇⊙雠P位姿勢,使用專用壓迫帶壓住腹部,將棉花球放入患者輸尿管中段,以有效避免排泄等情況。其次是對患者注射30ml 泛影葡胺,需將時間控制在1 分鐘以內(nèi),藥物注射10 ~30 分鐘后,間隔10 分鐘時間攝片1 次。拍攝患者全尿路充盈片,如果充盈效果不佳,可將攝片時間逐漸延長,并采取對比劑顯影,若在高密度影部位出現(xiàn)造影劑中斷等情況,可逆行插管,并比較結果。
對患者B 超診斷結果進行分析,并與病理結果相比較。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1.0 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檢驗標準P<0.05。
經(jīng)檢查,全部患者紅36 例為上段輸尿管結石,20 例為中段輸尿管結石,10 例為下段輸尿管結石,而B 超檢查確診率為,X 線片檢查確診率為,組間數(shù)據(jù)之間差異較大(P<0.05),見表。
表 兩種檢查結果對比[n(%)]
輸尿管結石是一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具有常見性和多發(fā)性,多發(fā)于青壯年群體,因發(fā)病初期常表現(xiàn)為腰痛、腹痛等癥狀,易被患者忽視,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同時也易引起誤診等情況[3]。因此,為了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質(zhì)量,對于該疾病采取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措施尤其重要,可有效提高確診率,延緩病情發(fā)展。
B超是現(xiàn)階段臨床常見的疾病檢查方式,具有無創(chuàng)性、可重復使用性,操作相對簡單,且對患者造成的痛苦相對較少,逐漸受到多數(shù)患者青睞,并在臨床上取得一定效果。相對于X 線片檢查而言,療效更佳確切,對于患者造成的損傷較小,有助于后期疾病預后。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針對透光結石以及小結石采取X 線片檢查,效果一般,而給予B 超檢查,確診率較高[4]。同時,B 超檢查有助于觀察患者實際病情情況,便于為后期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但由于患者受腸氣感染等因素,在B 超檢查時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針對腎絞痛患者,常伴有輸尿管積水和腎積水等癥狀,而積水會隨著絞痛癥狀逐漸降低,因此,需及時采取B 超檢查,以提高疾病確診率;二是檢查時,應采取上段、中段和下段依次檢查的方法;三是對于結石無法清楚顯示的患者,應大量飲水,確保輸尿管充盈,便于顯示擴張輸尿管、結石[5]。本次研究顯示,全部患者紅36 例為上段輸尿管結石,20 例為中段輸尿管結石,10 例為下段輸尿管結石,采取B 超檢查確診率明顯高于X 線片檢查確診率,數(shù)據(jù)之間差異較大(P<0.05)。
綜上所述,對輸尿管結石患者診斷中給予B 超診斷,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疾病確診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