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詩詞,尤其是唐詩宋詞是傳統(tǒng)文學和文化的重要成就,是高中語文課程必須要面對的重點內容。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論是教材還是課程標準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視。教學實踐中詩歌鑒賞部分是最讓師生困惑的難題,教師講得越多學生越難懂。本文引入藝術領域“留白”概念,通過信息技術、圖片視頻等手段和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自學或合作探究相關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的心靈進入古詩詞的意境,感受古人及其作品帶來的美學感受,逐步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
【關鍵詞】空白藝術;古詩詞;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7-0048-01
【本文著錄格式】楊艷麗.補白藝術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解析[J].課外語文,2020,19(07):48,50.
古詩詞一直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通過短而精煉的語言描寫出了大量的信息與情感,字與詞之間有很大的跳躍性,很多詩詞的情感表達是比較含蓄、朦朧的,高中生對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獨立理解起來比較難,在現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是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古詩詞的空白結果結合在一起,就能讓學生的情感更好地融入古詩詞的意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感性思維,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引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
一、“補白”的運用
空白,本來就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能力,空白藝術開始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藝術被應用到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來。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黑”與“白”是相對的,假設教師、教材對文本的分析代表的是“黑”,那學生對自身的理解代表的則是“白”,黑與白相交,辯證得到統(tǒng)一,使之能成為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消耗的契機,對教學的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空白”這一個詞匯,最開始來源于我國的繪畫,指的是繪畫作品中的留白部分,通過留白的地方,留給觀眾更大的聯(lián)想空間,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形成了“計白當黑”的說法?!翱瞻住边@一種藝術手段,不只在繪畫領域使用,在音樂、戲劇以及影視作品中也有空白藝術的使用,以此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表演效果。在古今中外的名作中,也有很多使用了空白的藝術形式,比如《琵琶行》《藤野先生》《蘆花蕩》《變色龍》等作品,就涉及了空白手法的使用。在高中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補白”的方式提高教學的質量,在學習中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讓學生能更好地對古詩詞作品進行理解,使教師能夠輕松地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使學生自我學習的目的能夠達到。
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教師應該通過問題的設立,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但是,我國的教學一直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古詩詞的上課中太過依賴于教材,對教材照本宣讀,導致了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枯燥無味,詩歌原本的魅力也就消失了,久而久之,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也將被消磨殆盡。
在新課程標準下,對于未知領域,可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重點被關注,才能讓學生增強對古詩詞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一首詩詞在教師進行講解之前,學生應該進行預習和課前準備,不然在課堂上只會單純地做筆記、背筆記,讓學生很難進入詩詞的情境中,起不到欣賞詩詞的作用,這就違背了教育的初衷。結合藝術高中學生的特點,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程序設計等方面進行教學設計,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對詩詞的欣賞過程中,加以引導,之后再根據所學的詩詞創(chuàng)設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習的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在對李清照的《聲聲慢》這首詩詞進行欣賞時,教師可以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對于愛唱歌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對詩詞進行配樂,之后再將詩詞唱出來;對于喜歡寫作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詩詞進行延伸擴寫;而對于愛好畫畫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詞中所描寫的環(huán)境以及人物形象畫出來。根據以上的方法,有效加深了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而教師根據學生的愛好特征,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去。當然,根據愛好特征布置作業(yè)并不能滿足于全部學生,畢竟學生的愛好比較多,但是,就算不能根據愛好布置作業(yè),教師也可以通過“品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在導入時,教師再給學生描述李清照的故土之思以及凄苦的身世,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如:“每個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時候,在遭遇人生挫折時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同學們在不開心、情緒低沉的情況下,該怎么描述自己的心情呢?”通過這樣的問答方式,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感受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輕松地理解詞中作者表現出的消沉情緒。通過適當的引導和布置作業(yè)進行的“補白”,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過程中,高中的語文教師應該對傳統(tǒng)的一元化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詩詞的自身解讀,嘗試從不同的方面對作品進行理解。在豐富學生詩詞底蘊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學中開展一些有關詩詞的朗誦、抄寫以及改寫的比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新型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為學生調節(jié)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能更好地對古詩詞進行學習。
(一)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在教師引導下學習,對古詩詞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對自己努力所得到的“成就”會很樂意跟別人進行分享。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現象,幫助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為枯燥的教學課堂注入活力。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與學生相互進行“補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已經深入到教育教學中,目前,多媒體已經成為了現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輔助工具,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可以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的方式,給學生播放《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中描繪的景色圖片,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春江花月夜》的琵琶獨奏,將學生帶入詩中的意境,讓學生隨著音樂與圖片慢慢感受詩人的內心,從而更好地了解詩人的情懷??瞻姿囆g往往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多媒體的手段,再結合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升了學生的“補白”能力,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基礎。
(三)學生自主的學習欣賞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習這一方面的問題上,主體代表的是學生,教師起到輔助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在講臺上唱獨角戲。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示尊重,同時要留出空間給學生開發(fā)思維,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欣賞詩詞的過程中發(fā)揮出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主動性,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首先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拋棄傳統(tǒng)的詩詞教學方式,在教學的方法上應該根據實際進行創(chuàng)新,不能因循守舊。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精華部分,古詩詞的教育,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在古詩詞的教學中,“補白”能力的運用必不可少,而且利用“補白”方式進行教學,可以運用的途徑也很多,這些需要語文教師進行不斷的研討與實踐。
參考文獻
[1]蘭東興.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空白藝術[J].中學教學參考,2017(4).
[2]裴征.淺談藝術高中詩詞鑒賞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9(12).
[3]田志波.教學中巧用空白藝術,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J].現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