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文
【摘要】得益于我國媒體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新聞報道寫作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寫出高質量、高價值的新聞報道成為各個新聞媒體平臺的重點關注問題。作為新聞寫作主體之一,記者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直接影響到新聞寫作效果與質量。所以,要想進一步提升新聞稿件寫作質量,必須重視對記者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施行科學策略幫助新聞記者構建完善思維邏輯結構,促進媒體吸引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新聞寫作 構建 邏輯思維 策略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借助論證、判斷、概念、推理等方式來區(qū)分、劃分不同的現(xiàn)象。隨著新聞媒體的多樣化發(fā)展,民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與方式逐漸增多,而新聞媒體要想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贏得優(yōu)勢,吸引更多的讀者觀眾,提高新聞稿件寫作質量至關重要。
但是部分新聞媒體在稿件寫作過程中,受到記者邏輯思維的限制,使得新聞價值無法充分體現(xiàn),稿件寫作質量無法達到標準要求。也正因如此,對記者邏輯思維強化構建策略的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一、記者邏輯思維缺失體現(xiàn)
1.寫作語言搭配不合理。作為新聞傳遞過程中的具體體現(xiàn),新聞語言的應用關乎到新聞稿件的表達效果,新聞語言的應用恰當與否影響到民眾的閱讀體驗。因為新聞稿件的受眾范圍非常廣,所以新聞語言的使用必須具備較強適應性,可以與絕大部分群眾的認知能力相契合,避免民眾對新聞稿件的閱讀存在難度。與此同時,新聞語言的應用必須客觀真實,切不可因語言使用不當而產生歧義,需要通過對新聞語言的嚴謹性、規(guī)范性嚴格控制來保證新聞價值的體現(xiàn)。
但是在實際新聞寫作中,部分作者因邏輯思維的缺失,導致新聞語言的使用存在融入自身主觀臆斷的現(xiàn)象,例如新聞內容中“新鮮的西瓜1塊2元”這句話存在一定歧義,受眾閱讀期間會產生理解差異,導致新聞內容價值體現(xiàn)受到影響。
2.語言表達無邏輯。記者新聞寫作質量與自身語言學邏輯能力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而在現(xiàn)階段新聞寫作中,部分記者為提高新聞吸引力,選擇對新聞事件進行夸大描述,這就導致部分民眾在新聞閱讀中產生判斷認知錯誤,無法正確掌握新聞事件的具體內容,影響到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二、記者邏輯思維構建策略
1.注重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記者自身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新聞稿件的寫作質量,意味著記者若缺乏應有的專業(yè)修養(yǎng)與知識儲備,會對新聞稿件寫作質量與效果產生重大影響。
鑒于此,要想提升新聞寫作質量,記者邏輯思維的完善構建至關重要,需要通過不斷提升記者的綜合素養(yǎng)來為自身邏輯思維能力強化打下基礎。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注重對新聞寫作方法的不斷學習,豐富寫作實踐,借助提綱訓練、語言搭配訓練以及句子銜接搭配訓練,提升記者語言應用能力、表達能力,強化記者邏輯思維構建,為新聞寫作質量提升打下基礎。
另外,新聞記者需注重自身理念與技術的不斷革新,秉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不斷學習掌握更多先進的寫作技巧與寫作理念,更好地挖掘新聞事件的價值。
此外,要求新聞記者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避免在新聞事件判斷過程中融入主觀意識和情感,并明確新聞事件采訪的基本問題,對問題采訪順序合理排序。記者可以借助提綱、圖表等形式來進一步明確新聞寫作中應體現(xiàn)出的核心價值與關鍵性問題,確保新聞寫作具備邏輯性與合理性,滿足人們具體閱讀需求。
2.注重記者邏輯能力的提升?,F(xiàn)階段新聞稿件的寫作具備多樣化表達方式,但是在新聞寫作中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流程、要求進行版面設定。新聞稿件中同樣會涉及多個新聞事實內容,所以記者可以借助小標題體現(xiàn)新聞內容的完整性。
寫作期間必須充分考慮到事件發(fā)生時間等因素,以此為依據(jù)合理開展新聞素材的收集與整合。進而為民眾新聞閱讀的便利性、科學性提供保障,確保民眾可以及時掌握新聞事件的核心內容,提升閱讀效果。
另外,電視新聞節(jié)目為確保播出效果,可以結合實際提升新聞事件吸引力,要求記者在新聞寫作期間有效提煉出新聞事件核心,借助小標題、字幕等形式展現(xiàn)出新聞核心內容,提升新聞事件吸引力,提高民眾對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滿意度。
3.注重新聞采訪的親力親為。現(xiàn)階段的新聞寫作,部分記者選擇對新聞內容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力求對新聞事件的疑點、真實性進行挖掘,而部分記者缺乏應有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素質,在寫作期間未發(fā)現(xiàn)新聞事件疑點,或者是對疑點未進行深入研究發(fā)掘。
縱觀當前新聞媒體行業(yè)發(fā)展,競爭激烈程度逐漸攀升,新聞記者所面臨的挑戰(zhàn)呈現(xiàn)出日漸增大的趨勢,導致部分記者為了完成任務選擇對新聞寫作應付了事?;诖耍朕D變這一現(xiàn)狀,要求記者在新聞稿件寫作期間全面挖掘、研究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確保新聞寫作的真實性,確保新聞報道的公正性與真實性。盡可能親身參與到新聞事件采訪中,主動且積極地對新聞事件深入研究挖掘,做到從新聞事件細節(jié)中提取線索,做到對新聞事件真相的最大化體現(xiàn),實現(xiàn)利用真實的新聞事件報道引發(fā)民眾情感共鳴,提高民眾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進而提高新聞節(jié)目的吸引力。
三、結語
新聞報道所遵循的原則體現(xiàn)為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所以新聞寫作過程中禁止記者依據(jù)自身主觀臆斷寫作,影響新聞事件的真實性,要求記者保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去分析判斷新聞事件。
在新聞寫作期間,記者邏輯思維能力關乎到新聞寫作有效性,所以需提出科學構建策略為記者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導,消除現(xiàn)階段新聞寫作期間記者邏輯思維匱乏的現(xiàn)象,確保新聞寫作最大化體現(xiàn)出新聞事件的價值與真實內容,滿足民眾實際閱讀需求。
(作者單位:溧水區(qū)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趙曉丹.淺析新聞寫作中記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與控制[J].新聞研究導刊,2018,v.9;No.146(14):222.
[2]傅萱.新聞寫作中記者邏輯思維的構建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05):115-116.
[3]沈預良.新聞寫作中記者如何構建邏輯思維[J].西部廣播電視,2016(10期):160-160.
[4]閆文陸.新聞寫作中記者邏輯思維的構建探究[J].新聞傳播,2018,No.330(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