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娜
【摘要】目的:探析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頜面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口腔頜面外科接受治療的7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39)與研究組(n=39)。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應用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對比兩組術后疼痛評分、傷口感染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術后第1d、第3d、第5d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口腔頜面外科護理中應用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后,可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口腔頜面外科;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疼痛;傷口感染;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23-02
口腔頜面部不僅僅是指消化道入口,還包括呼吸道上端。在口腔頜面外科治療中,均會對患者生理功能及解剖截骨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倘若未能給予及時的護理,就會造成患者面部畸形,或者出現(xiàn)語言功能障礙,進而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此外,口腔頜面外科治療中,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影響了治療進程。所以,本文現(xiàn)對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口腔頜面外科接受治療的7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的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對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口腔頜面外科接受治療的7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39)與研究組(n=39)。對照組中,女19例,男20例;年齡20~55 (38.56±3.51)歲。研究組中,女18例,男21例;年齡20~54(38.44±3.39)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性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即嚴格遵照醫(yī)囑執(zhí)行護理工作,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鎮(zhèn)痛藥物。研究組應用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即①疼痛評估: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落實交接班制度,保證疼痛管理全程化、規(guī)范化。②疼痛護理:采用暗示、鼓勵、解釋等方式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增強患者治療信心與疼痛耐受性。同時,采用音樂療法或者和患者進行交流,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此減輕患者疼痛。如果患者呈現(xiàn)持續(xù)性疼痛癥狀,可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盡量放松肌肉,取舒適體位,從而緩解疼痛。必要的情況,可根據(jù)患者的個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鎮(zhèn)痛藥物進行止痛。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后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0~10分,評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在SPSS 20.0專業(yè)處理軟件中錄入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f值與x2值檢驗數(shù)據(jù)差異性,當P<0.05時,說明數(shù)據(jù)差異性顯著。
2.1對比兩組術后疼痛評分
研究組術后第1d、第3d、第5d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44%)高于對照組(82.05%),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疼痛是人體組織損傷與修復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生理與心理反應,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口腔頜面外科治療中,必然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無法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為此,在臨床治療中,必須加強疼痛護理的實施。
在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中,充分突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預防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轉變,進一步減輕了患者疼痛程度,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同時,護理措施更加全面、系統(tǒng),能夠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此外,還要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其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專業(yè)技能,還要掌握疼痛有關知識,從而保證疼痛護理工作全面落實,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第ld、第3d、第5d疼痛評分及傷口感染率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此研究結果與相關報道的研究結果十分相似,由此證實,口腔頜面外科護理中應用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的臨床效果更加確切。
綜上所述,口腔頜面外科護理中應用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后,可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深入研究與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