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慶陽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慶陽 745000)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工業(yè)化進程,各種工傷、意外傷害的發(fā)生逐年上升,醫(yī)院骨科收治患的者數量增加,病情的復雜性及治療的難度也隨之增加[1],而手術治療已經成為骨科患者最常見的治療措施[2]。骨科術后患者由于臥床時間長、活動能力受限、自理能力下降及康復的難度加大,嚴重影響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術后生活質量[3]。本研究通過對骨科術后患者制定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實施方案,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慶陽市人民醫(yī)院2019 年6 月~2019 年12月收治的骨科術后患者12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包括脊柱退行性病變、脊柱創(chuàng)傷性骨折、脊柱感染和脊柱畸形,均取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合并非骨科疾病并影響術后康復鍛煉者。其中男68例,女52 例,年齡20~60 歲,平均年齡(41.75±5.9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診斷、入院后首次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指導,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查閱相關文獻,結合骨科常見病種的臨床表現、護理措施、康復訓練、治療要點等,根據患者的病情進展,廣泛征求骨科資深醫(yī)師、護士、患者及家屬意見,制定系統(tǒng)、規(guī)律的健康教育實施路徑。見表2。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續(xù)表2)
治療依從性:以文獻標準為依據[4],結合科室特點,自制《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表》,將依從性分為三個級別,優(yōu):嚴格遵守醫(yī)囑,堅持規(guī)范治療;良好:基本可遵照醫(yī)囑,對治療措施有分歧經過解釋后可繼續(xù)治療;差:不遵照醫(yī)囑,常拒絕治療和康復訓練。優(yōu)良率=(優(yōu)秀+良好)/患者人數100%。
護理滿意度:采用張巧玲等編制的《住院患者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表》[5],該調查表包括基礎護理、治療護理、宣教工作、管理工作、解釋溝通、環(huán)境衛(wèi)生及儀表儀容等7 個方面20 個條目,采用三級評分法,最滿意為5 分,較滿意為3 分,不滿意1分,總分100 分。
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定調查問卷(Generic Quality Life Inventory-74,GQOLI-74)[6],該問卷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四個維度,共20 個因子。統(tǒng)計分析指標包括總分,維度分,因子分,均以正向計分的結果參與分析,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各量表皆由經過培訓的醫(yī)護人員于出院前1 天統(tǒng)一發(fā)放,發(fā)放問卷120 份,回收有效問卷116 份,有效回收率96.67%。
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 取0.05。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yōu)良率96.61%,對照組治療依從性優(yōu)良率77.1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無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有所提高,護理前后護理滿意度差值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
物質生活評分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總分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教育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這與國內馮寶娟[7]、陶貴彥[8]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主要原因為:健康教育以病人為主體,醫(yī)護人員為其提供系統(tǒng)的技術、信息及情感支持,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激發(fā)患者學習動力,增強他們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具有更好的遵醫(yī)生行為[9]。
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考慮與健康教育實施后,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增加有關。在交流過程中護士不僅可體現出其熟練的實踐技能、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禮儀禮節(jié)、人文關懷、溝通技巧等方面也得以充分展示[10]。一方面患者可以掌握全面的康復知識,另一方面護士也獲得了較高的職業(yè)成就感,能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工作,患者的整體滿意度得以提升[11]。
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路徑,可明顯提高骨科術后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但對于物質生活評分的影響意義不大??赡芘c健康教育的措施有關,健康教育的核心主要圍繞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展開,并根據病情的進展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12],而涉及物質生活方面的內容較少,這與國內大多數報道一致[13-14]。但也不排除選擇不同的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調查結果的影響[15]。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夠簡單、直觀、高效的傳播健康知識,具有比較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但護理人員需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對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人文素養(yǎng)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可以將健康教育貫穿于住院期間與出院后,對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