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慧
摘? 要:為了研究甲蟲在作品中的隱喻意義,本論題運用閱讀法、文獻研究法、歸納法等研究方法,對作品中甲蟲的形象特征、所蘊含的豐富涵義進行研究,揭示甲蟲身上所蘊含的對人的命運的象征、人性的蘇醒、人的生存困境等豐富涵義。最后,闡述作品對當代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即人要想擺脫所處的生存困境,就必須重新審視自我,喚醒人性的光輝,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關鍵詞:甲蟲形象;隱喻意義;《變形記》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5--02
一、卡夫卡選擇甲蟲的緣由
(一)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
甲蟲,是卡夫卡結(jié)合自己生活經(jīng)歷后的深刻性產(chǎn)物??ǚ蚩ǖ母赣H對待孩子一直采取著“專橫猶如暴君的專制統(tǒng)治”。所以,卡夫卡一直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對生活充滿了恐懼。這無疑在卡夫卡的內(nèi)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同樣,也為他后來寫作中運用甲蟲意象埋下了種子。
(二)甲蟲與人的相似性
甲蟲處于弱勢,剛好和處在社會底層的格里高爾的身份相吻合。作為弱小的甲蟲,它有一層堅硬的外殼,甲蟲的這一特質(zhì)也十分符合格里高爾的內(nèi)在需求。作為一個小人物的格里高爾,一直受到生活的剝削卻不得不承受,直到他內(nèi)心潛在的想要逃脫生活枷鎖的欲望難以壓抑的時候,需要用這種方式得以實現(xiàn)。他變成一只甲蟲,用甲殼來包裹自己,一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生活,二是希望甲殼可以保護軟弱的自己。
二、甲蟲在《變形記》中的形象特征
(一)丑陋的外形
變形成為甲蟲的格里高爾,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丑。當格里高爾發(fā)覺自己變成了一只甲蟲,十分自然地敘述了他的外形:“他仰臥著,那堅硬得像鐵甲一般的背貼著床,便看見自己那穹頂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塊弧形的硬片……他那許多條腿真是細得可憐,都在他眼前無可奈何地舞動著。[1]”這一細節(jié)生動具體地將甲蟲的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奇異的外在特征讓人反感,覺得惡心,甚至是無法接受。
(二)孤獨的性格
甲蟲,作為格里高爾的替代者,延續(xù)了他的孤獨性格。變形之后他更直接地脫離了人類的圈子,所以他受到了差別待遇。他失去了社會屬性,沒有了社會身份和地位。這和他之前的生活相比,其實是將他推向了一個更孤獨的境地。他還擁有著人的一切內(nèi)在情感,卻再也得不到任何的回應。這種“蟲形人心”的荒誕安排其實隱含著另一層意思,是格里高爾雖然已經(jīng)不屬于人的世界,但也無法真正融入甲蟲的世界;最關鍵的是,他還擁有人類的思想,無法從心理上認可自己的甲蟲身份。這樣看來,不管是在人的世界,還是在甲蟲世界,格里高爾都是一個另類,一個怪物,他無法得到認同和理解,所以注定是孤獨的。
(三)“小人物”的弱者形象
無論是格里高爾,還是變成了甲蟲的他,都是社會中“小人物”的代表。在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后,他不單單失去了養(yǎng)活別人的能力,同樣失去了自己獨立生存的能力。作者將格里高爾演繹成了一只可憐無助的甲蟲,它的生命掌握在人的手里。而他作為一個普通的小人物,并不敢直接和強大的社會抗衡。所以,變形為同樣弱小但有堅硬的外殼的甲蟲,其實是內(nèi)心愿望的一種實現(xiàn)。沒有想到的是,甲蟲的硬殼只是看似堅硬無比,其實根本無法保護自己。
三、甲蟲形象的豐富涵義
《變形記》中對于甲蟲的描寫,除了從淺層的字面意思來理解以外,深入地理解就會發(fā)現(xiàn)它具有豐富深刻的隱喻意義。
(一)“小人物”的悲劇命運
20世紀以來,隨著機器化生產(chǎn)和現(xiàn)代化工業(yè)的發(fā)展,在激烈的生存競爭壓力下,金錢、機器等社會存在操控了人,人被物質(zhì)所駕馭。在當時資本主義的環(huán)境下,他做著一個小職員的工作,工作五年從未遲到過或者請過假,這樣的生活使他難以喘息。他變成一只甲蟲,就是他強烈的內(nèi)在愿望的實現(xiàn)??墒撬麉s從一個社會中為了生存默默勞動的“小人物”,變成了一個依托于家人生活的“寄生蟲”。對于他的變形,他的家人從開始當作生病期望會好起來,到之后慢慢地接受現(xiàn)實,再接著就是嫌棄厭惡,最后無情的拋棄。格里高爾作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代表,他們面對難以承受的生活重壓,內(nèi)心有著強烈地想要逃脫的欲望。但可悲的是,最后摧毀他們的并不是由于逃避,而是因為他們逃避之后不能承擔原有的責任,社會和家庭就毫不猶豫地拋棄了他們。所以,他們選擇了死亡,這是他們能夠得到心靈解脫的唯一方式,也是他們擺脫生存現(xiàn)狀的唯一途徑。
(二)人性的蘇醒
《變形記》甲蟲身上所蘊含的隱喻意義,是引人深思的一個話題。變形,其深意是人心的變化,也就是人性。從他三次走出房間來看,每一次他的精神世界都在發(fā)生轉(zhuǎn)變。第一次爬出房門,是為了挽救工作。此時,他迫切希望自己可以重新回到“人類的圈子”。當他第一次被趕回房間后,仍舊向往著房門外的世界,默默地關注著家人的一切。他第二次爬出房間,是為了保護屬于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為了防止淡忘自己以往的人性。如果他的生存環(huán)境從人變成動物,那么他的人性意識也會慢慢消失殆盡。當他第二次被趕回房間后,家人一系列的轉(zhuǎn)變,使他的內(nèi)在也跟著發(fā)生了變化。客觀環(huán)境使他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生存狀態(tài),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思想。他被美妙的琴聲所吸引,最后一次爬出房間,喚醒了他內(nèi)心對藝術的追求。這說明他內(nèi)心深處一直被壓抑的人性蘇醒了。而此時的他,和所處的社會下的人類是格格不入的,最后走向死亡也是必然的。
(三)人的生存困境
甲蟲意象承載了卡夫卡對于人類社會清楚的認知。他借用隱喻手法,用變形的故事來向我們揭示了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 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科技日新月異,科技在發(fā)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諸多隱患。最主要的就是把人從勞動的主體變成了機器的奴隸,在殘酷現(xiàn)實的打壓下,人逐漸地迷失自我,喪失自我價值,在物質(zhì)社會中逐漸變?yōu)椤胺侨恕钡拇嬖凇T谧冃纬杉紫x之后,身上那些瘦弱而又難以控制的細腿,在一番掙扎后竟聽從指揮地行動起來,這與資本家工廠里的那些千千萬萬的工人工作的情形如出一轍。所以,卡夫卡筆下的甲蟲形象,既是格里高爾命運的縮影,也是西方現(xiàn)代社會下千千萬萬“小人物”的縮影?!蹲冃斡洝分械募紫x是獨創(chuàng)性的意象,它承載著豐富的隱喻意義。甲蟲,隱含了在特定社會背景下人性的復蘇,以及對人悲劇命運的象征,對人的生存困境的映射。
四、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
《變形記》要訴說什么?我想,是對人性的拷問。如果說百年前工業(yè)化的影響,使人喪失了自我的價值淪為工作的機器。那么當今的信息化時代,個人的價值依舊受到?jīng)_擊。網(wǎng)絡的無所不能,讓人開始懷疑自我的價值;這些本身是人發(fā)明的一種工具,最后卻演變成了掌控人的“上帝”。我們身邊很多人被電腦、手機等網(wǎng)絡科技所吞噬,尤其年輕人,更有甚者,沉迷于虛幻世界中無法自拔。
《變形記》要告訴我們什么?我想,是對人性的呼喚??ǚ蚩ㄏ雮鬟_給我們的不單單是人性的缺點,更多是讓我們認識到它的存在,從而以更清醒的大腦去思考和醒悟,并在生活中做出改變。首先,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在受到周圍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們是否還保持著初心?其次,我們應該堅守人性的真善美。在這個萬千世界當中,人是唯一賦有高尚靈魂的生物。所以,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更新,我們做人的本心都不該被遺忘或者舍棄。同時,我們有義務堅守和傳遞人性的光輝。
五、結(jié)語
通過對《變形記》中甲蟲的全面分析,透過甲蟲形象本身挖掘其內(nèi)在的隱喻意義,它承載著對人的命運的象征,人的生存困境的投射,以及呼喚人性的回歸等等。它就是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中反觀人自身。這對于有關人的問題,具有跨時代的永恒意義。卡夫卡的《變形記》,不僅是對當時西方社會的映射,而且也是對當今社會的一個預知。這大概就是他作品的偉大之處。
注釋:
[1]卡夫卡:《變形記——中短篇小說集》(張榮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頁.
參考文獻:
[1][奧]卡夫卡.變形記——中短篇小說集[M].張榮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2]葉廷芳.卡夫卡全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桑曉飛.淺談《變形記》的“甲蟲”意象的選擇[J].赤峰學報,2014,35(07):178-179.
[4]鄭克魯.外國文學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4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