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雅,萬德培,孫志勇,吳雪花,盧章銘
1.東莞市厚街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2.東莞臺心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隨著社會發(fā)展,女性經(jīng)濟地位和生活模式發(fā)生巨大變化,生活壓力日益增多,導致女性乳腺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加上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和乳腺鉬靶在臨床中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乳腺腫瘤被發(fā)現(xiàn)。乳腺腫瘤中約80%為良性腫瘤,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常需在乳房上留下2~5 cm疤痕,自1994年Drs.Burbank,Panker及Fogarty首先研制成功麥默通(Mammotome)旋切術并應用于臨床后,乳腺良性腫物切除效果確切,且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瘢痕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受到了大多數(shù)愛美女性及臨床醫(yī)生的追捧,國內(nèi)外學者甚至稱麥默通手術為治療乳腺疾病的一次變革。然而,麥默通手術后術腔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切開止血或引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3]。對麥默通手術的病人術中采用膨脹液行局部浸潤麻醉,極大的減少了術中術后出血的幾率,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東莞臺心醫(yī)院普外科2017年7月—2019年7月間共收治128例麥默通的手術患者,均為女性;單側病灶92例,雙側病灶36例;根據(jù)美國放射協(xié)會乳腺影像報道數(shù)據(jù)系統(tǒng)評分,所有患者均屬于BI-RADSII~Iva級。將所選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88例術中采用膨脹液行局部浸潤麻醉,對照組40例術中采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觀察組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35.2±1.7)歲,病程7天~10余年,平均(3.83±0.36)年;對照組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4.6±2.1)歲,病程3天~10余年,平均(3.13±0.54)年。兩組腫瘤大小、腫塊部位及疾病構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第一診斷為乳腺腫物,考慮良性腫瘤可能性大者;或腫物直徑>0.2 cm,不排除惡性可能,但臨床體檢無法觸及的腫物。排除標準:(1)月經(jīng)期、妊娠或哺乳期、凝血功能障礙、半年內(nèi)有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2)乳腺腫物考慮惡性腫瘤可能性大者。(3)乳房內(nèi)有假體的患者。本研究所選病例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術前準備:入院后常規(guī)行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術前一天管床醫(yī)生親自領患者至超聲科行乳腺腫物定位,明確病灶數(shù)目、大小、部位、形態(tài)及性質、位于腺體深度、評估腫物周圍的血流信號,用定位筆在表面皮膚做好標識,成竹于胸。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囑患者正常飲食,術前一晚保證良好睡眠[2,4]。
1.2.2 在局部浸潤麻醉下行麥默通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膨脹液行局部浸潤麻醉,膨脹液的配制為:生理鹽水200 ml+2%利多卡因20 ml+0.1%腎上腺素1 ml。對照組采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常規(guī)用量約20~40 ml。
1.2.3 手術方法:(1)儀器選擇 選擇美國強生公司生產(chǎn)的Mammotome乳腺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SCM23K及8G旋切刀,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Logic-e便攜式超聲儀,探頭頻率為5~12 MHz。(2)按術前分組配制好局麻藥物?;颊呷⊙雠P位,患肢置于頭側,充分暴露雙側乳腺。術野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必要時可建立一條靜脈通道。(3)術前再次彩超定位,找到腫物位置。評估手術距離,盡量選擇患側乳房外下切口,將局麻藥在穿刺點、針道、腫物下方的乳房后間隙、腫物上方的皮下組織內(nèi)注入,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在彩超引導下將處于position狀態(tài)的旋切刀穿刺入腫物下方,啟動sample功能對腫物進行旋切,切出的組織條排列整齊置于無菌紗布上,利于助手及術者觀察腫物性質。腫物切除后將穿刺針置于position狀態(tài),關閉刀槽后退出穿刺針。(4)將術腔的殘血用紗布順著針道擠出切口外,紗布打散后在術腔體表對應部位壓迫止血,切口用5 cm×7 cm 3M無菌敷料拉合。棉墊覆蓋雙側乳房,彈力繃帶加壓包扎。術后48 h傷口換藥,檢查有無血腫、皮下淤血,處理后繼續(xù)加壓包扎至術后1周。
1.2.4 術后告知患者減少患肢活動,雙上肢盡量不要外展活動,術后48h內(nèi)患側手術不能患側臥位。術后要注意觀察患者術區(qū)彈力繃帶的松緊度,特別是術后的前兩天,囑咐患者不可自行調節(jié)繃帶的松緊,更不能自行拆除或減除加壓包扎,若有不適可呼叫醫(yī)務人員處理。如有加壓包扎移位要及時重新包扎,每天觀察患者傷口滲血、滲液情況,如有滲血、滲液較多,濕透繃帶應及時換藥處理。觀察傷口疼痛情況并記錄,疼痛應用數(shù)字評分表進行評價,總分為10分,1~3分為Ⅰ級疼痛,4~6分為Ⅱ級疼痛,7~10分為Ⅲ級。疼痛根據(jù)不同級別處理。術后正常飲食,多食新鮮蔬菜瓜果,戒煙酒,戒辛辣刺激飲食。拆除彈力繃帶后叮囑患者馬上穿戴文胸。告知患者術后1個月內(nèi)患肢不提重物,不做劇烈活動[5-6]。
對比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術后疼痛、Ⅱ級-Ⅲ級疼痛發(fā)生率、評價術后血腫形成、皮下瘀斑及滿意度。疼痛應用數(shù)字評分表進行評價,滿意度采用病人滿意度問卷進行評價,滿意度>90%為滿意[7]。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所有腫物均完全切除,術后切口均無感染,愈合良好,術后病理提示乳腺纖維腺瘤73例共106處,乳腺纖維囊性乳腺病49例共65處,乳腺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5例共7處,乳腺導管原位癌1例共1處。術后3個月復查,乳房無明顯疤痕,乳房無局部凹陷、變形,血腫均可吸收。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術后訴疼痛需要止痛處理例數(shù)、患者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血腫形成、皮下瘀斑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及術后滿意度情況比較
近年來,隨著中國女性乳腺疾病的逐漸增加,乳腺癌發(fā)病率已占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近60%的女性患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因多為女性體內(nèi)雌孕激素分泌失衡,也可能是乳腺內(nèi)激素質、量異常所導致的。同時伴隨的是乳腺手術的增多,麥默通手術問世后,受到了大多數(shù)女性和乳腺專科醫(yī)師的歡迎和認可[8-9]。
我們查閱文獻資料,國內(nèi)麥默通手術大多為局部麻醉,采用0.5%~1%的利多卡因及少量腎上腺素配置局麻藥,術中反復壓迫止血無效并且B超無法看清術野的情況下需要中轉開放手術行止血治療,給患者及手術者均帶來了極大的困擾[10]。且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腫及皮下瘀斑發(fā)生,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切開止血或引流,既給患者帶來痛苦,也不利于創(chuàng)口的恢復。我們查閱文獻資料,膨脹液在乳腺麥默通手術的應用評估,在國內(nèi)外尚無相關報道[11-12]。膨脹液在乳腺癌的皮瓣分離、乳房假體的植入、皮膚擴張器的置入等手術中已廣為應用,麻醉及止血效果良好。運用到麥默通手術中,效果確切,取得了以下經(jīng)驗:(1)條理有規(guī)律的術前準備,管床醫(yī)師陪同術前檢查及耐心細致的術前談話,能極大的舒緩患者術前緊張情緒。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觀察其面色、呼吸情況,詢問有無不適,過于緊張的患者,要與其交談分散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2)注射局麻藥物時要注意回抽,避免直接進入血管。單側乳房注射局麻藥量最好控制在70~150 ml,不要超過200 ml,量過大,患者脹痛癥狀明顯;(3)術前一天管床醫(yī)生親自領患者至超聲科行乳腺腫物定位,明確病灶數(shù)目、大小、部位、形態(tài)及性質、位于腺體深度、評估腫物周圍的血流信號,用定位筆在表面皮膚做好標識,成竹于胸。術前再次彩超定位,盡快找到腫物位置,縮短手術時間;(4)局麻藥物盡量不要注射在腺體層,影響乳腺腫物的觀察。局部浸潤麻醉過程均在彩超引導下進行,不要將局麻藥物注射入腫物內(nèi)[13-14]。
通過對128例麥默通的手術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術中采用膨脹液進行局部浸潤麻醉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血腫形成、皮下瘀斑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麥默通術中采用膨脹液進行局部浸潤麻醉,能極大的減少術中、術后出血的機率,減少病人痛苦,縮短病人恢復時間,術后恢復良好,療效滿意,且藥品配制簡便,不會加重患者經(jīng)濟負擔,具有可研究性,值得進一步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