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鵬 尚愉霖
內(nèi)容提要:瓦當最早是作為人們改造建筑的一個實用性工具出現(xiàn)的,繼而在其實用價值的基礎上完成了審美價值的表現(xiàn)。人們通過瓦當紋飾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也用不同的瓦當紋飾來記錄時代更迭。隨著時間的推移,瓦當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它已然成了文化與藝術的一種載體,不同的群體通過不同的紋飾展示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人民的生活風貌、民俗文化和審美情趣的差異。
關鍵詞:瓦當;紋飾;藝術特征
一、瓦當及其紋飾
瓦當,俗稱“瓦頭”或“瓦蓋頭”,是筒瓦頂端下垂的部分,位于屋檐最前端,也叫“滴水檐”。我國古代建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木質結構,而木質結構建筑若長期積水并無法排出,則會造成木頭腐爛生蟲。在古建筑中,瓦被分為兩種:一種為板瓦,板瓦體積大而弧度小,鋪蓋屋頂,順序而下,雨水則順著板瓦所形成的坡度順勢而下;另一種是筒瓦,筒瓦弧度較大而體積小,直徑較窄。筒瓦是需要扣在兩塊板瓦之間的,按次序排列,這樣會形成瓦溝,雨水就會順著瓦溝有序地流下來。板瓦和筒瓦的使用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雨水對屋頂?shù)膿p壞,但雨水的長期浸泡會使板瓦、筒瓦與屋頂?shù)酿ず隙冉档?,從而發(fā)生瓦片脫落的情況。春秋時期瓦當?shù)陌l(fā)明與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瓦當往往位于板瓦或筒瓦的頂端。一方面,瓦當覆蓋在建筑屋頂?shù)谋姸嗤咂希@樣能夠對屋頂?shù)耐咂鸬郊庸套饔?另一方面,作為向外懸垂滴水的檐頭瓦,瓦當又對屋頂?shù)哪举|檐頭起到了保護作用。瓦當?shù)氖褂脴酥局祟惥幼…h(huán)境由原先簡陋易損、狹窄昏暗向經(jīng)久耐用、寬敞明亮的方向逐步過渡。這是中國建筑發(fā)展的一次歷史性飛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瓦當?shù)恼Q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雨水對房屋帶來的損害,提高了古建筑的安全系數(shù),延長了建筑物的壽命。瓦當?shù)倪@種非藝術功能的實用性是古代建筑中使用瓦當?shù)氖滓獎訖C。但實用性并非瓦當?shù)奈ㄒ还δ埽K聯(lián)美學家莫·卡岡認為:“藝術存在的最早形式正是從非藝術向藝術過渡的形式,它具有雙重質的規(guī)定性和雙重功能性?!盵1]對于瓦當來說,實用性只是其在最初發(fā)展時期的一個功能。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jīng)不單單考慮瓦當?shù)膶嵱眯裕覍⑷俗陨韺徝赖囊庾R、思維、情趣、心理等和瓦當?shù)牟牧稀⒐に嚨热跒橐惑w。建筑學家瑪庫斯·維特魯威斯·波里奧認為建筑有一個三位一體的基礎,即適用、堅固和美觀。從古至今,盡管每個時代對于建筑設計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這三點已經(jīng)成為建筑設計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斑m用”和“堅固”是對建筑物功能性而言的,“美觀”則已經(jīng)涉及建筑的美學審美問題了。對于建筑而言,“適用”與“堅固”早已不再是問題,正如美國建筑學家托伯特·哈姆林所言:“終究,決定一個建筑的重大價值的總是它的美學標準。”[2]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會越發(fā)考慮美這一現(xiàn)代問題。瓦當也是一樣。當瓦當在提高建筑物安全系數(shù)、延長建筑物壽命的問題已經(jīng)得到解決的時候,用何種紋飾才是制作瓦當?shù)墓そ硞兛紤]的問題。
瓦當?shù)拿缹W價值也正是體現(xiàn)在紋飾藝術審美特性上。所謂“紋飾”,又可稱為“紋樣”,《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紋飾(紋樣):器物上的裝飾花紋的總稱?!盵3]紋樣并不是單一的,它有著眾多的種類,而紋樣的本質就在于它的審美內(nèi)涵、裝飾意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紋樣已經(jīng)從早期的功能基礎和符號系統(tǒng)開始轉變,審美顯然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人們在生產(chǎn)制作過程中更加注重裝飾美。瓦當?shù)膶徝纼r值以及文化價值是通過其紋樣表現(xiàn)出來的,而瓦當自身只是紋樣和文化的載體。因而研究不同瓦當上的不同紋樣是了解一個時代以及人文風情的重要手段。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之間瓦當?shù)募y樣是不盡相同的。
二、常見瓦當紋飾類別及內(nèi)涵
在對瓦當藝術的研究中,一般會根據(jù)瓦當紋飾對其進行分類,其中主要有植物紋飾瓦當、動物紋飾瓦當、圖騰紋飾瓦當、儒釋道瓦當以及文字紋飾瓦當?shù)?。每一種紋飾的制作都和當?shù)厝说纳顥l件、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在云南瓦當中,紋飾數(shù)量最多的當數(shù)植物花卉紋飾,大量的植物花卉紋飾直接反映出云南當?shù)匚锂a(chǎn)資源的信息,而每一種植物紋飾都有著其特殊的意義。如在民俗中,人們常用月季來象征祥瑞,更有“四季平安”的寓意,也常常將月季當作吉祥富貴的幸福之花,月季也常用以表現(xiàn)堅忍不屈的精神。宋代詩人楊萬里在《臘前月季》中寫道:“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边@首詩中說大多數(shù)花的花季都有十多天,而唯有月季可以時常怒放,甚至可以在冬日里和梅花爭奇斗艷。寒冬臘月里,當人們看到盛開的月季,就好像看到了春意一樣,瞬間忘卻了寒冷。詩人想要通過這首詩歌表現(xiàn)出月季常開不敗的特點,用來形容人堅忍不拔的性格,月季因其每月都可開放,因而又被稱為“月月紅”;加之月季的“季”和四季的“季”同音同字,因而月季也常被用以代表“四季平安”?,F(xiàn)代花語中,更賦予了月季“希望”“幸?!薄肮鈽s”“美艷長新”的含義??梢姡藗儗γ篮蒙畹钠谕耐性诹诉@片小小的月季紋飾的瓦當上。唐代詩人王維在《辛夷塢》中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边@首詩通過對山間綻放的鮮紅的芙蓉花的描寫,表現(xiàn)出芙蓉花頑強的生命力。芙蓉花雖然花期較短,但芙蓉花的開放總是熱烈的,人們常把自然界的東西擬人化,用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芙蓉花也不例外。人們制造出芙蓉花紋飾的瓦當,就好像是在告誡自己要珍惜短暫美好的時光。芙蓉花似乎是在演繹著人生的蛻變。人的一生如芙蓉花一樣短暫,在短暫的人生中,人們更要學會努力與珍惜,猶如芙蓉花一樣絢爛多彩,就像蘇軾所寫的:“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石榴紋飾瓦當也是植物紋飾瓦當中常見的一種,石榴常常被視為繁榮、昌盛、和睦、團結、吉慶和團圓的佳兆。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講的就是石榴打開殼后,里面密密麻麻的石榴子象征著多子多福、家庭興旺。唐代詩人陸龜蒙在《和漢宮秋詞長詠石榴花》中寫道:“榴花初染火般紅,果實涂丹映碧空。自古人夸多子貴,如今徒惹恨無窮?!比藗兺ㄟ^石榴紋飾瓦當來表達對多子多福、家庭興旺的期待。關于植物紋飾瓦當?shù)睦舆€有很多很多,例如蘭花紋飾瓦當喻示高潔典雅,菊花紋飾瓦當喻示樸素節(jié)儉,牡丹紋飾瓦當喻示富麗華貴,麥穗紋飾瓦當喻示豐收,等等。人們把對美好生活的期望通過瓦當表達出來,使得瓦當在實用的基礎上更增添了幾分美感。
和植物紋飾瓦當相比,動物紋飾瓦當想要表達的含義更為豐富。動物紋飾瓦當除了被人們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外,還與民族圖騰有關。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不理解,以為動物能呼風喚雨,主宰宇宙萬物,心中便產(chǎn)生崇拜,部落奉其為圖騰。例如在商代,人們把天空四方的形象組成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而這些在之后也表示方位或地名。到了漢代,四種神物被視為武力象征,并出現(xiàn)在宮殿裝飾瓦當上。四神瓦當除表示方位,又有了驅邪除惡的含義。從那時起,動物瓦當豐富多彩,層出不窮。云南納西族把牛視為圖騰,在納西族東巴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記述了一頭由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頂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搖地動,由納西族人始祖開天七兄弟和開地七姊妹將它殺死,用牛頭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頭,肋祭山岳,血祭江河,肺祭太陽,肝祭月亮,腸祭道路,尾祭樹木,毛祭花草。于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萬物生長的清靜世界?!盵4]從此,納西族用牛來祭祀天地山川、神仙祖先,納西族也將牛視為遠古創(chuàng)世神獸,世代供作神圣之物。他們崇敬牛,因而他們把牛作為瓦當紋飾,以感激牛讓他們免受災害,給予了萬物生長的清靜世界。除此之外,彝族的虎紋瓦當以及漢族的龍紋瓦當都是圖騰瓦當?shù)牡湫痛怼?/p>
在儒釋道瓦當中以太極紋飾瓦當和八卦紋飾瓦當尤為常見。太極圖被稱為“中國第一圖”,是遠古哲學思想的圖符,是先哲智慧的結晶。所謂“太”,即初始、宗源、無上;所謂“極”,指最端之位、結構之元?!疤珮O”字面含義為最高級、最標準和最完美。在古人看來,太極圖象征著大自然無窮神威,流露出乾坤、陰陽、上下、剛柔和雌雄等宇宙間所有奧義。農(nóng)家使用太極紋飾瓦當,或許并不了解其中的哲學思想,但目的卻是明確的:一是圖形好看;二是能夠驅邪。八卦瓦當在民間也是較為常見的,八卦與太極都源于易學,《易經(jīng)》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xiàn)象,也是我們?nèi)庋鬯姷奶?、地、雷、風、水、火、山、澤等八種自然現(xiàn)象。古人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均依這八個現(xiàn)象而變化,八卦被視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xiàn)象的根源。因而人們認為八卦是神通廣大的,能夠驅邪。圓形的瓦當就好似古鏡,八卦紋飾的瓦當就好比八卦鏡。從人們的認識來說,這就具有招財積福和化煞驅邪的雙重作用,可使人氣定神安。從表面看,太極紋飾和八卦紋飾只是除兇避災、驅除邪惡的圖案,實際則存留著人們對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的獨到認識,也是中國傳統(tǒng)易學文化的寶貴財富。這正是太極紋飾瓦當和八卦紋飾瓦當在民間較為流行的重要原因。
文字瓦當可謂秦磚漢瓦中的佼佼者。工匠們將中國高妙的書法藝術和瓦當結合起來,從而制作出數(shù)量龐大的文字瓦當,瓦當上的文字用其優(yōu)美的線條表現(xiàn)著中國書法的姿態(tài)和力量。漢代的文字瓦當多為小篆體,排列組織較為和諧均勻,布局講究,顯示出漢代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觀賞性可與精致的印章相媲美。文字瓦當中的文辭也多為祈福吉語,如“永保天壽”“平安四季”“吉祥如意”“世代書香”等;也有根據(jù)時代發(fā)展,表現(xiàn)時代標語的,如“保衛(wèi)和平”“鞏固國防”等。這些生動的文字既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包含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內(nèi)容,文字內(nèi)容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文字瓦當也成為人們表達價值取向、精神追求以及弘揚思想的武器。尤其是在西漢,文字瓦當已然達到無與倫比的藝術高度。這一時期的文字瓦當大多書寫著大漢征服四夷、一統(tǒng)天下的雄風,如“鹿甲天下”“單于天降”“漢并天下”等;有表現(xiàn)封建王朝暴力機構威儀的,如“衛(wèi)”“佐弋”“次蜚官當”等;有表達統(tǒng)治者對長命百歲、永享尊位的渴望的,如“萬歲”“千秋萬歲”“與華無極”等;有表達期望平安吉祥、安康幸福的樸素心愿的,如“永保子孫”“吉月照燈”“天?!钡?。
三、結語
瓦當最早是作為人們改造建筑的一個實用性工具出現(xiàn)的,繼而在其實用價值的基礎上完成了審美價值的表現(xiàn)。人們通過瓦當紋飾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也用不同的瓦當紋飾來記錄著時代更迭。隨著時間的推移,瓦當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它已然成為文化與藝術的一種載體。不同的群體通過不同的紋飾展示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人民的生活風貌、民俗文化和審美情趣的差異。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用各種軟件完成圖像的設計,來進行直觀、動態(tài)、高效的藝術審美,正是如此,瓦當藝術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才尤為可貴。在快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傳統(tǒng)瓦當與現(xiàn)代藝術設計相結合,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富有藝術審美性和現(xiàn)代實用性的瓦當衍生品。
參考文獻
[1]莫·卡岡.藝術形態(tài)學[M].凌繼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6:194.
[2]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則[M].鄒德儂,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2:6.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2648.
[4]創(chuàng)世紀[G].史純武,朱世銘,景文連,張俊芳,整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