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 林凡瑞
自習課就應(yīng)該有自習課的樣子——自主學習、自覺學習,沒有特殊情況不得被占用和壓縮。保證學生上足、上好自習課,不讓自習課成為機動課,應(yīng)該成為教師的自覺。否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成為師生矛盾的導火索。
自習課的實質(zhì)在于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和自由權(quán),是教育走向民主與平等的重要途徑。但是,當下中小學自習課卻嚴重缺位:很多學校的課程表上已沒有“自習課”,即便有,也是“聾子的耳朵”——虛擺設(shè),“自習”的性質(zhì)走了樣,成為“他控”的課。自習課的消失并非毫無端由,而是與學校領(lǐng)導、教師甚至家長的錯誤意識大有干系。要想使自習課真正回歸中小學課堂,就需要澄清并糾正這些錯誤意識。
要糾正“自習課就是無效課”的錯誤意識。當前的“課程方案”在科學性、完整性上逐步強化,在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途徑、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空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美中不足的是,過于強調(diào)學科本位,將自習課排斥在“學科課程”之外。大部分小學的課程表被密密麻麻的“實體課程”占據(jù),中學課程表上雖尚有“自習課”在“閃爍”,卻也基本是名存實亡。情形不容樂觀。
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人認為“自習課就是無效課”。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許多學校領(lǐng)導、教師低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認為自習課就是“自玩課”,鬧鬧哄哄,效率一定不高,效果一定不佳;家長也對自習課有偏見,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讓教師授課的,沒有教師上課的課堂就不能算是課堂。在追求“高效課堂”、快馬加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時期,自習課被“封殺”在所難免。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意識,將“自習課”混淆成了“玩耍課”——自習課并不是讓學生玩耍的,而是讓學生自主學習。運用好、管理好自習課,學習效率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會提高。我們天天高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紀律性”,自習課不正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嗎?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管理意識有著重要意義。自習課的消失,會使這些“意義”歸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學生天天沉浸在實體課程里,所有的思維都被教師“牽制”著,所有的行為都被教師“控制”著,大腦混沌,情緒煩躁,學習的效果從何談起?這時候,學生多么需要一節(jié)由自己支配的自習課,能夠安安靜靜地寫一會作業(yè),看一會書籍,預習一下課程……這正是“實體課”的補充和完善。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在課堂紀律有保障的前提下,自習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效果的。
要糾正“自習課就是棘手課”的錯誤意識。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更不能成為教師“休閑耍懶”的借口。自習課是建立在教師科學管理和學生高度的自覺性、獨立性基礎(chǔ)之上的課,一旦失卻了這一“基礎(chǔ)”,自習課勢必會亂了陣腳,成為適得其反的“棘手課”。
許多學校不愿意開設(shè)自習課,原因之一就是怕自習課變成“棘手課”。他們擔心的是,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和自立能力,在自習課上很難做到“高自律”地自主學習,不僅如此,自習課還會讓不安分的學生“狂躁”起來,大聲喧嘩,恣意行事,輕者因其聒噪而影響整個學校的教學秩序,重者因其打鬧而出現(xiàn)沖突事件,給學校和教師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很多學校和教師認為自習課就是“棘手課”,是不安定因素的“制造商”,弊病多多,還是由教師管轄著上“實體課”放心、有效,減少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的確,如果不加強對自習課的科學化管理,不加強學生自律性、自覺性的培養(yǎng),一味地放任自流,自習課難免會變成“棘手課”。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有的學校、有的班級的自習課秩序井然,學生要么安靜地讀書做題,要么熱烈地討論問題,甚至比有教師在場紀律更強、效果更好。自習課是“高效課”還是“棘手課”,反映出一所學校、一個教師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教育藝術(shù)性優(yōu)劣的大檢測。我們不要一味地埋怨學生自律意識淡薄、自主學習能力差,而要善于從自身的教育和管理上找問題。
糾正“自習課就是棘手課”的錯誤意識,要從抓管理開始,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開始。當然,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上自習課時,應(yīng)該安排教師跟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這里所說的引導不僅僅是知識的引導,還包括學習秩序的引導,比如:自習時間的有效利用,自覺遵守紀律、不影響他人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習計劃的制定與落實,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自學效果的自我檢測……指導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專題性學習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趣味性,提高自習課的學習質(zhì)量。隨著學生自律意識的不斷增強和自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要慢慢放手,將自習課真正交給學生支配。
要糾正“自習課就是機動課”的錯誤意識。自習課姓“自”,而不姓“他”。自習課雖然允許一些教師偶爾跟蹤,但并不意味著主導權(quán)屬于教師,教師的作用在于維持秩序、解惑化難。如果打著“為學生負責”的旗號隨意占用自習課講課,或者利用自習課處理學?;虬嗉壥聞?wù),是不妥當?shù)?。但這種事情卻一直有人在做,且?guī)в幸欢ǖ钠毡樾?,這足以說明當前對自習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將之當成了“機動課”對待。
教師利用自習課給學生補課,這種不辭勞苦、樂于奉獻的精神固然可貴,但不值得提倡。學生學習知識應(yīng)該有個輕重緩急的過程,也該有個反芻、消化的過程,就如同吃飯一樣,如果一味地吃下去,而不能讓胃消化吸收,豈不傷身體?正如教育名家李鎮(zhèn)西所分析,企圖通過侵占自習課來提高學生的應(yīng)試成績,效果未必就很理想:第一,學生的時間是有限的,自習課被侵占,他們自主學習的時間就少了,學習質(zhì)量必然受影響;第二,學生在十分反感的心理狀態(tài)下,很難真正聽進老師所講的知識;第三,即使某一科的成績因為占用自習課而提高,但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被擠壓,學生總體成績也得不到提高。
因此,自習課就應(yīng)該有自習課的樣子——自主學習、自覺學習,沒有特殊情況不得被占用和壓縮。保證學生上足、上好自習課,不讓自習課成為機動課,應(yīng)該成為教師的自覺。否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成為師生矛盾的導火索。李鎮(zhèn)西說,他在和學生制定《班規(guī)》時,學生對他侵占自習課表示強烈不滿,并在《班規(guī)》中明確規(guī)定,班主任不得占用自習課上語文,如有違反,罰掃教室一天。要想真誠地把民主平等的權(quán)利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應(yīng)該從不隨意占用自習課開始。中小學生有上自習課的權(quán)利,我們的學校、教師有尊重學生自習的義務(wù)。
(作者單位:安曉,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臨沂育才小學;林凡瑞,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qū)鄭旺鎮(zhèn)灣林小學)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