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 紅
(沈陽市口腔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2)
急性牙髓炎在未經及時治療的情況下會相繼出現(xiàn)急性炎癥、根尖感染、牙髓壞死,患者多會接受牙髓根管治療(分為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療兩種),其中一次性根管治療的劣勢在于單次時間相對較長,疼痛程度較重,因此為了保證治療效果,通常會在治療期間對其加用優(yōu)質護理[1]。本文開展對比實驗旨在探討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的護理方法的效果,內容如下。
1.1 臨床患者資料: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本次實驗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急性牙髓炎患者100例,隨機將患者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實驗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39.85±6.21)歲],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40.21±5.93)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比較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實驗前兩組患者已通過醫(yī)護人員了解本次實驗的全部內容并簽署了實驗同意書,本次實驗患者均完成了一次性根管手術,牙根、牙髓填充飽滿,實驗將咬合咀嚼功能障礙,口腔感染以及牙列牙周缺損的患者排除。
1.2 護理方式:醫(yī)護人員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措施內容為用藥護理和術后禁忌交代。在此基礎上,醫(yī)護人員實驗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按照手術時間分為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其中術前優(yōu)質護理以心理護理為主,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病癥和手術相關內容講述,并將實驗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進行告知,幫助其建立手術預期以及降低手術恐懼程度,提升其的治療期待和治療配合度,同時對其采用冰敷、音樂播放等方式短效鎮(zhèn)痛或者轉移注意力,并調整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使患者保持舒適;在術中則采用避光、避風,體位調整以及異物清理等措施提升患者的手術體驗;在術后為患者描述術后禁忌,將正確的刷牙方式,咀嚼方式,術后并發(fā)癥防護方式以及抗感染藥物,止疼藥物的服用方式對其進行告知,并與其建立聯(lián)系(微信等),與其每日進行患部咬合、疼痛情況溝通交流,囑咐其按時復檢。
1.3 療效標準:實驗期間,醫(yī)護人員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時間統(tǒng)計,并按照VAS疼痛自量表在實驗結束后要求患者對實驗期間的疼痛峰值進行自評,同時按照護理有效性、護理舒適度和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進行滿分為90分的評分,以此來觀察優(yōu)質護理產生的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數據,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以(±s)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患部VAS疼痛峰值、護理滿意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患部VAS疼痛峰值、護理滿意評分對比(±s)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患部VAS疼痛峰值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三組數據比較顯示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急性牙髓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口腔病癥,治療方式通常為多次或一次性根管治療手術,相對于多次根管治療手術,一次性手術的抗感染性好,對牙髓的破壞程度更低,治療后的整體性與結合度較好,治療的花費也相對較低[2]。
但一次性手術會在治療護理期間產生強烈的疼痛感,往往會嚴重的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并導致其產生嚴重的負面情緒,甚至會對手術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強調患者感受的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通過高質量的病癥護理措施和基礎護理措施來提升其舒適度和滿意度,注重其臨床體驗[3]。相較于主要是按照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的常規(guī)護理措施,優(yōu)質護理對患部的止疼、不良情緒疏導效果較好,總體效果較佳[4]。
本文中顯示,在實驗期間,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了全程的心理護理和舒適度護理,其中心理護理可總結為降低患者對病癥和手術的恐懼感,建立預后,舒適度護理則包括術前放松,疼痛緩解和術中異物處理以及手術體驗提升,加上術后注意提醒,微信監(jiān)督措施等,幫助了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時間、患部VAS疼痛峰值、護理滿意度評分上占據較大優(yōu)勢,與對照組患者形成較大差異,且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患者在護理期間采用優(yōu)質護理措施,能夠提升其治療護理體驗,縮短時期治療時間,提升其滿意度,值得進行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