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二年級就戴上近視眼鏡,這讓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張靜頗為擔憂。聽從朋友的建議,她開始詢問一些提高孩子視力的保健品。膠囊的、沖劑的、口服液的,甚至還有據(jù)說能提高視力的奶粉。增高的、補鈣的、益智的,除了提高視力的,兒童保健品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近年來,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將各種兒童保健品送進孩子口中。然而,一些不法企業(yè)、商家也抓住家長這種心理,以非法添加、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各種手法騙取消費者錢財,致使兒童保健品市場出現(xiàn)各種亂象。
(摘自《法制日報》)
點評:家長們都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這是一。長久以來,國人對于保健品有個錯覺,即認為吃了就算不管用,也不會有害,這是二。這“一”和“二”相結(jié)合,就造成不少家長急于給孩子到處找各種保健品服用。須知,保健品服用不當就是害。而且,不良商家恰恰抓住家長們這一心態(tài),夸大宣傳甚至涉嫌違法地兜售保健品。從根本上整治兒童保健品亂象,一是要提高科學的普及,二是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不良商家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