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馬國華
摘要: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開始急劇惡化,雙方的貿易爭端不斷。2014年8月起,俄羅斯新的技術管理實行,所有的合格證書都必須符合這個要求才能被出具,而烏克蘭申證屢次受挫,導致鐵路設備的相關產業(yè)損失慘重。當今世界貿易全球化,帶來全球經濟繁榮的同時矛盾沖突不斷,關于合格評定程序的各國的標準不相同,合格評定程序的運用為產品的質量提供保證,同時也帶來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隱憂。
關鍵詞:俄羅斯;烏克蘭;鐵路設備;合格評定程序
合格評定程序指任何直接或間接用以確定產品是否滿足技術法規(guī)或標準要求的程序,包括抽樣、檢驗、檢查、評估、驗證合格保證、注冊、認可、批準以及上述各項程序的組合。認證、認可和相互承認是確定產品合格評定程序的最重要的三種形式。認證是指由授權機構出具的證明,一般由第三方對其一事物,行為或行動的本質或特征,經對當事人提交的文件或實物審核后出具的證明,認證又分為產品認證和體系認證兩種。認可是指權威機構依據(jù)程序確認某一機構或個人具有從事特定任務或工作的能力,包括產品認證機構認可、質量和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實驗室認可、審核機構認可、審核員或評審員的資格認可、培訓機構注冊等。相互認證則是指認證或認可機構之間通過簽署相互承認的協(xié)議,彼此承認認證或認可的結果。
一、案情介紹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貿易爭端要追溯到烏克蘭危機伊始,當時的亞努科維奇政府與俄羅斯關系密切,俄方援助了150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該政府,因此亞努科維奇政府暫停了與歐盟簽署聯(lián)系國協(xié)定的準備工作,這導致了烏克蘭持續(xù)幾個月的大規(guī)模的抗議示威危機。亞努科維奇下臺后,克里米亞出現(xiàn)政治危機,之后俄羅斯并吞克里米亞。同年,歐盟與烏克蘭簽訂了聯(lián)系國協(xié)定。這一系列的變化激化了俄方與烏方的矛盾,在接下來幾年里雙方進行了貿易戰(zhàn)。
2011年6月,同為關稅同盟國成員的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一致通過了維持鐵路設備市場的安全的新的技術管理規(guī)范,所有的合格證書都要符合技術管理的要求,才能被出具。在2013年12月,關稅同盟國用第285條決定修改了第710條決定,增加了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在2013年底左右,俄聯(lián)邦預算組織停止給烏克蘭的鐵路設備發(fā)放合格證書,俄政府給出的理由為技術問題和缺乏每年必需的常規(guī)檢查。盡管烏克蘭的鐵路設備生產者不斷的申請這個證書,但是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絕。在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已經取得鐵路設備合格證書,但俄羅斯當局不承認這一證書的效力。烏克蘭的鐵路設備生產商不能出口這些產品到俄羅斯,這給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2015年10月,烏克蘭要求就俄羅斯對鐵路設備以及其他的部件采取的措施進行磋商,認為俄羅斯違反了GATT1994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協(xié)議中的相關條款。但是雙方最終并沒能達成一致。2016年12月,WTO爭端解決機構為此案成立了專家小組。
二、雙方爭論焦點:俄羅斯的合格評定程序是否構成貿易壁壘
2014年中,俄羅斯實行新的技術管理,要求采用由聯(lián)邦預算組織頒發(fā)的新的合格證書,由于烏克蘭供應商的申請中缺少檢查這一項,使得合格評定程序不完整,烏克蘭供應商們的申請均遭到了拒絕,鐵路設備無法出口俄羅斯,那么俄羅斯的合格評定程序是否如烏克蘭所說的那樣構成了貿易壁壘呢?畢竟從程序上來看,俄羅斯的做法似乎并無不妥之處。
(一)俄羅斯的做法和觀點
俄羅斯先是暫停對烏克蘭鐵路設備供應商頒布認證,隨后對于烏克蘭申請適用認證不予通過,當烏克蘭供應商使用在關稅同盟國出具的合格證書時,俄方不承認證書的有效性。
俄羅斯稱,每份合格證書的申請都由工作人員仔細審查,并且拒絕之后給出了“缺乏必要文件,無法測驗樣本”的通知。具體來講就是俄羅斯出于本國檢查人員的生命安全考慮,無法向烏克蘭派送人員對烏克蘭的鐵路設備進行檢驗。而缺少了這一步,合格評定程序不完整,無法出具新的合格證書給烏克蘭供應商。
俄方認為,出于保障進口到俄羅斯的鐵路設備器材的質量和安全的目的,必須保證合格評定程序的嚴格執(zhí)行。俄方相關的優(yōu)惠只給了俄羅斯國內以及部分歐洲國家。俄方認為,因為烏克蘭自身的安全問題,與其他國家不具備可比性。至于拒絕適用認證是依據(jù)技術管理規(guī)定做出的,并無錯處。拒絕承認關稅同盟出具的合格認證是因為涉及合格程序評估,而合格評估程序由于技術缺陷無法進行。總之,俄羅斯的合格評定程序完全是按照流程進行,并非是出于制造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目的而設。
(二)烏克蘭的觀點
烏克蘭認為,由于新的技術管理辦法實施,俄聯(lián)邦預算組織暫停了發(fā)放給烏克蘭鐵路設備供應商合格證書,與其他國家相比,烏克蘭供應商申請證書過程中全部遭到拒絕,鐵路設備無法出口俄羅斯,這是歧視的表現(xiàn)。烏方也有理由懷疑俄聯(lián)邦預算組織并沒有很好地履行職責,沒有及時檢查烏供應商申請文件的完整性,并在烏供應商遭到拒絕之后,聯(lián)邦預算組織并沒有精確地告知烏供應商所犯的錯誤,使得錯誤無法被修正。俄方不承認烏方在其關稅同盟國家(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出具的合規(guī)證書,而俄當?shù)氐墓淘谄潢P稅同盟國家開出的證書在俄羅斯境內卻適用,俄沒有遵守關稅同盟的統(tǒng)一條例,也就是說俄方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決定沒有用一個統(tǒng)一的、公正的、合理的行為管理,明顯是不想讓產于烏克蘭的產品進入俄羅斯。俄羅斯過于嚴格的合格認定程序實際上構成了不必要的國際貿易壁壘。
三、爭端所涉及的規(guī)則及理論依據(jù)
(一)關于歧視待遇的問題
根據(jù)TBT協(xié)議以及GATT1994的相關條款,“在可比的情況下,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采用和實施,應該給予不低于本國及其他國家同類產品的供應商的條件,使來自其他成員領土內的產品獲得準入”。 “在技術法規(guī)方面,各成員應保證給予源自任何成員領土進口的產品同等于或者更優(yōu)于本國同類產品或來自任何其他國家同類產品的待遇” 。因此,烏克蘭提出,俄羅斯歧視了烏克蘭的產品。而俄羅斯根據(jù)“任何其他國家”這一說法提出反駁,稱對于國內以及歐洲的國家給了一些優(yōu)惠,因此對烏克蘭的產品不存在任何的歧視行為。
(二)關于貿易壁壘的法規(guī)
依據(jù)TBT的第5.1.2條,“制定的合格評定程序或其運行的方式不能比所必需的進口成員對產品符合適用的技術法規(guī)或標準更為嚴格,但是同時也要考慮不符合技術法規(guī)或標準可能造成的風險”。烏克蘭認為烏俄羅斯的合格評定程序太過嚴格,造成了不必要的貿易壁壘。俄羅斯認為合格評定程序嚴格是為了保證質量安全,并不過分嚴格。
(三)關于合格評定程序的工作要求的法規(guī)
依據(jù)TBT的第5.2.2條,“公布合格評定程序的標準處理時限,或應申請人的請求,告知預期的處理時見間限制;相關機構在收到申請后應當盡快審查文件的完整性,然后以明確完整的方式通知申請人所提交申請的文件的不足之處;同時機構給出完整準確的評定結果,以便申請人能夠及時地采取措施糾正錯誤”。烏克蘭那認為,俄羅斯沒有認真審查烏克蘭供應商的申請書,并且拒絕之后沒有給出精確的理由。俄羅斯則認為自己及時檢查申請,并且給出了明確的答復以及拒絕的理由。
(四)關于關稅同盟實行不一致條例的法規(guī)
依據(jù)GATT1994的第1.1條以及第10.3(a)條,“各締約國應以統(tǒng)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管理本條第一款所述的所有法律、法規(guī)、決定和裁定?!睘蹩颂m認為,俄羅斯不承認關稅同盟國出具的合格證書是不合理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與白俄羅斯同為白哈俄關稅同盟成員,就應實行一致對外的關稅和共同的貿易政策。
四、爭端的初步結論及啟示
(一)初步結論
2018年6月30日,專家小組報告被發(fā)布給各成員,做出相關裁決: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關于不承認關稅同盟國家的合格證書的指控,認為俄違反了GATT1994第1.1條、第3.4條,專家組對烏克蘭基于GATT 1994第10.3(a)條提出的主張適用了司法經濟原則。但反對烏克蘭對俄羅斯關于暫停頒發(fā)認證、拒絕適用認證和系統(tǒng)性的進口阻礙違反相關法規(guī)條例的指控。8月27日,烏克蘭通知DSB準備就專家小組報告的相關事宜向上訴機構提起上訴,9月3日,俄羅斯向DSB提出交叉上訴的決定。在雙方提交的報告中可見他們對專家小組給出的最終報告不滿,詳細地列舉了他們認為的專家小組以及對方的錯誤之處。
(二)啟示
1.政治與經濟息息相關
2013年之前,俄烏雙方交好,友好的政治關系,使得兩國在很多方面開展貿易,雙方的經濟都繁榮發(fā)展。2013年之后,雙方關系的惡化,光是在WTO的案子就有5起,起訴的時間點均是在2015年之后。貿易戰(zhàn)只是其矛盾的一種體現(xiàn),雙方的矛盾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俄羅斯要求烏克蘭償還亞努科維奇政府時期欠下的150億美元的貸款,而現(xiàn)在的政府拒絕承認這筆交易,拒不償還。俄羅斯通過能源向烏克蘭施壓,提高天然氣的價格。以及2015年至今的對烏克蘭實行食品禁運,等等。因此,一個國家的政治穩(wěn)定,是經濟和貿易發(fā)展的前提,是鞏固對外關系的基礎。
2.關注對外貿易依存度
烏克蘭由于無法拿到俄羅斯的合格證書導致鐵路設備無法出口,經濟損失慘重??梢姡粋€國家的對外貿易切不可過度依賴一個國家,而且應該居安思危,永遠要有備用方案,這樣才能在世界貿易中占據(jù)主動的地位。既不過分依賴,也不故步自封,合理的調控對外貿易依存度才是上策。
3.合格評定程序的相關法規(guī)需要完善
合格評定程序原本是為了保障進口到國家內部的貨物的質量安全而設定的,但是由于界限模糊,究竟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構成貿易壁壘在實際過程中很難界定。俄羅斯以程序不完整而拒絕給烏克蘭出具合格證明,程序上看是完全沒有任何錯處的,但是從不承認關稅同盟國家出具的證書這一點上來看,也不排除俄羅斯是借此對烏克蘭進行打擊。個人認為,從世界貿易的范疇而言,應當由世貿組織出面,與各個國家協(xié)商共同制定,達成相關的協(xié)議,將來如果需要進行修改,應當向世貿組織提出,而不是自己決定。而世貿組織的成員在制定自己的合格評定程序規(guī)則時則應考慮規(guī)則的統(tǒng)一、科學、合理,應主動以世貿組織的規(guī)定為依據(jù),使自身的規(guī)則更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衛(wèi)華.合格評定對貿易便利化作用機理淺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7(72):101-104.
[2]吳飛平,任華,王長愷.進出口工業(yè)品合格評定方案調整初探[J].改革與開放,2015(23):70-72.
[3]海文.“一帶一路”倡議中合格評定措施相互承認優(yōu)化路徑的思考及建議[J].標準科學,2018(10):30-37.
[4]董躍.非洲地區(qū)合格評定制度現(xiàn)狀及發(fā)展[J].質量與認證,2014(04):67-68.
[5]陸齊華.俄羅斯對歐烏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對策及其影響.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6(03)
[6]《技術性貿易壁壘協(xié)定》http://tbt.testrust.com/library/detail/15292.html
[7]《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3155/1764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