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樂
(黑龍江省農(nóng)墾紅興隆管理局中心醫(yī)院 黑龍江 雙鴨山 155811)
乳腺癌是常見的腫瘤疾病,發(fā)病率高,對女性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對于乳腺腫塊患者,及早診斷,盡快確診,可以為患者贏得更好的治療時機,對改善患者預后有積極意義[1]。乳腺實質腫塊又分為良性腫塊和惡性腫塊,不同的腫塊性質,其超聲影像表現(xiàn)也不一致。為尋求乳腺腫塊的最佳診斷方式,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腫塊患者為研究對象,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最終結果,對比常規(guī)超聲檢查和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下文為此次研究的總結。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乳腺腫塊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手術病理檢查,均有不同大小的乳腺腫塊,共檢出病灶68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77歲,平均年齡(45.21±2.34)歲。在術前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超聲技術及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進行檢查,均簽署研究同意書。對比發(fā)現(xiàn),入選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此次研究選用的超聲設備為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為EPIQ7。讓患者保持仰臥位,用超聲探頭掃描患者乳腺部位,進行雙側掃描,同時注意觀察病灶的圖像特征,如病灶的內部組織結構特點,病灶大小、邊界以及形態(tài)等,觀察病灶內部有無回聲,有無血流信號,注意保存觀察到的圖像。采用分級診斷的方式,診斷病灶良惡性。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采用二維灰階圖像及彈性圖形顯示,模式采用實時雙幅模式。檢查時應盡量將探頭緊貼腫塊皮膚,盡量使探頭垂直于皮膚方向,盡可能將取樣框的中心部位對準腫塊部位,根據(jù)超聲腫塊呈現(xiàn)在彈性成像中的色彩,以及色差的差異性,判斷患者腫塊的良惡性。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術后病理學檢查結果,本組50例患者共檢出68個病灶,包括53個良性病灶和15個惡性病灶。常規(guī)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良性腫塊55個,準確42個,錯誤13個,惡性腫塊13個,準確9個,錯誤4個;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顯示:良性腫塊52個,準確50個,錯誤2個,惡性腫塊16個,準確15個,錯誤1個。常規(guī)超聲檢查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的特異性和準確度有差異(P<0.05),敏感性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
表 常規(guī)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腫塊的效果對比[n(%)]
乳腺癌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疾病,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發(fā)病年齡呈低齡化趨勢,考慮與現(xiàn)代女性不良生活習慣有關[2]。早期診斷對于乳腺癌患者的意義重大,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發(fā)現(xiàn)乳腺腫塊后,應采用科學的診斷手段,明確腫塊的良惡性,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避免術后并發(fā)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目前,對于乳腺腫塊的診斷,常見檢查方式包括PET成像、CT、MRI等,這些檢查方式都屬于影像學檢查方式[3]。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細針穿刺細胞學和基因檢測確診腫塊良惡性,但是這兩種檢查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性,需要進行侵入性操作,具有局限性,因此,并未被普及和推廣[4]。超聲檢查也是臨床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手段,無創(chuàng)傷性,且操作簡便,診斷準確率高,已成為臨床應用廣泛的一種檢查方式。但是常規(guī)超聲檢查有一定的影響和限制,在乳腺腫塊診斷中,由于病灶結構復雜,超聲圖像會受到干擾影響,加上良惡性腫塊的病灶圖形相似,大大降低了診斷的特異性[5]。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組織的硬度,彌補常規(guī)超聲的不足,對于腫瘤良惡性的敏感度較高。本研究顯示常規(guī)超聲檢查在乳腺腫塊診斷中的準確率和特異性,都明顯低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方式(P<0.05)。研究表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技術在乳腺腫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提高乳腺腫塊診斷的可靠性,可采用超聲彈性成像的檢查方式進行診斷,從而提升診斷的準確率、敏感性和特異性,為患者的治療提供可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