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夙
[摘? ? ? ? ? ?要]? 近年來,中職生“隱性逃課”現象日益嚴重,不但妨礙了中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影響了中職生知識的獲得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對L中職學校的問卷調查、課堂觀察和訪談,從中職生隱性逃課的方式、性別和年級了解中職學生隱性逃課的現狀,從中職生、教師和學校三個方面分析其問題產生的原因。
[關? ? 鍵? ?詞]? 中職生;隱性逃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38-0222-02
一、引言
逃課,顧名思義,是沒有履行正常請假手續(xù)的情況下而擅自不到課堂上課的行為。逃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逃課指顯性逃課。廣義的逃課既包括顯性逃課又包括隱性逃課。顯性逃課是指學生在未請假的情況下,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去上課的一種曠課行為。周琦最早把“隱性逃課”定義為學生按時來上課,似乎也在認真聽課,但實質則“形在而神不在”。
學校對顯性逃課有嚴格的管理辦法,為了杜絕這一現象,學生也會受到批評和警告,情況嚴重者可能會受到處分和退學的相應處罰,所以學生顯性逃課的數量并不多。但是中職生隱性逃課現象日益嚴重,幾乎涉及大多數學生,它給學生、教師、學校及社會等都帶來影響,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像顯性逃課一樣引起老師、學校、社會的重視。本研究借鑒周琦的觀點,認為隱性逃課不同于大腦疲勞引起的走神,指的是學生按課表到教室上課,但是卻沒有聽老師講課,不參加課堂活動,由于主客觀原因在課堂上做一些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
二、中職生隱性逃課現狀調查
本文以蘭州L中職學校200名學生和10名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和師生訪談,對中職生隱性逃課現象調查如下。
(一)中職生隱性逃課的方式
從問卷調查和訪談中發(fā)現僅有10.3%的學生沒有出現過隱性逃課,22.4%的學生有一半的時間不聽課,有17.8%的學生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隱性逃課。可見,中職生隱性逃課現象普遍存在,比顯性逃課更普遍。
中職生隱性逃課的方式從出現頻率由多到少,依次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睡覺;和同學聊與課堂無關的話題;玩手機等電子設備;看小說、漫畫、雜志;吃東西;看其他學科的書或寫其他學科作業(yè);照鏡子;化妝。百分比分別為52.11%、51.58%、36.32%、35.79%、32.11%、31.58%、26.32%、23.68%、17.37%。在課堂觀察和訪談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結果。
(二)中職生隱性逃課不同性別的差異分析
在研究中得知男生在課堂上出現的隱性逃課比例總體要高于女生。如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男生占63.43%,女生占36.57%),玩手機等電子設備(男生占73.11%,女生占26.89%),睡覺(男生占69.66%,女生占30.34%),看小說、漫畫、雜志(男生占59.25%,女生占40.75%)。在課堂觀察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男女生因為生理特性不同,隱性逃課表現不同,教師在課堂管理中應根據不同性別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三)中職生隱性逃課不同年級的差異分析
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隱性逃課的比例也隨之增長,一年級是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了解新規(guī)章制度的時期,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還在彼此熟悉,而在學校時間越長,就越無視規(guī)章制度,越放松對自己的管理。尤其是發(fā)呆、和同學聊與課堂無關的話題、玩手機、睡覺、看其他學科的書或寫其他學科作業(yè)等行為增幅很大,總的來說,三年級的隱性逃課最嚴重。
三、中職生隱性逃課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因素
從心理上看,中職生年齡在15~18歲,還處在青春期,中職生在面對中考的失敗后,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自卑、怯懦的心理。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課堂紀律意識淡薄,自控能力差,有的想通過自認為有吸引力的表現來引起更多的關注,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
從生理上看,由于L中職學校所有學生都是住宿生,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容易被游戲、小說、網絡上各種新鮮事物吸引,受同伴的影響,有57.37%的學生都會出現睡眠不足、精神不濟,因此影響第二天上課。
從學習情況看,中職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在報考中職學校時,把著混年齡、混文憑的目的,所以在專業(yè)的選擇上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經過詳細地了解,等學習了本專業(yè)相關內容后,有20.53%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課不感興趣,28.95%的學生對本專業(yè)不感興趣,不清楚本專業(yè)學習的意義,因此隱性逃課現象增多。在調查中還發(fā)現,有44.21%的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的主動性不夠,跟不上教師課堂上的節(jié)奏,聽不懂課,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二)教師因素
1.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
有的學生認為教師講課內容枯燥或課程太無聊,不能引起興趣,教學欠缺藝術性,使課堂氣氛沉悶,有些教師只是單純講授書本理論,語調平和,使許多學生覺得這堂課十分無趣乏味,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而且還有學生認為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設計相應的活動讓學生參與。
2.教師的管理水平不高,方法單一
教師制訂的課堂行為規(guī)則不夠明確和具體,課堂管理疏松,中職生隱性逃課有很大的隨機性、情景性,有的教師不能采用因勢利導的方法,對學生采取靈活多變的引導或是教學改變,只是一味地用提醒、批評、體罰等方法,這樣會影響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對隱性逃課的矯正也起不到作用。
3.教師的責任心不夠
教師對隱性逃課采取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對課堂上出現的隱性逃課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要求學生按時到課堂,能保證自己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不影響他人學習即可,對課堂缺乏管理駕馭能力。
4.在調查中發(fā)現18.42%的學生認為師生關系不夠融洽,與任課教師溝通較少
情感交流是師生關系中很重要的一個支撐點,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沒有擺脫原有的模式即重知識、輕感情,對這樣有特殊性的群體,應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即知識傳授與情感交流并重。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情感需要,并及時給予幫助和疏導,處理學生隱性逃課時應注重方式方法,給予學生尊重。
(三)學校因素
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與經濟發(fā)展相吻合的初級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這與普教的培養(yǎng)目標是不同的,但事實上,卻過多地強調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忽視了中職生的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和技能培養(yǎng),這種定位使課程設置不合理,教育教學內容脫離了學生和社會的實際情況,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導致學生隱性逃課現象增多。19.48%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與將來的生活關系不大,16.31%的學生覺得不聽課,考試也能過,19.47%的學生認為有些課程考試不考。
綜上所述,中職生這個群體有其本身的特點,所以中職生隱性逃課產生的原因復雜,中職教師不能把課堂中這些問題行為簡單地歸為中職生自身的因素。教師、學校、家庭、社會任一層面的刺激都能引起中職生的不同行為反應。因此,我們關注中職生自身情況的同時,也應重視他們身上的其他影響力量。
四、小結
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主要渠道。隱性逃課行為對學生個人發(fā)展來說,影響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影響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利于保質保量地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而且對將來職業(yè)生涯也會造成影響;對教師來說,不僅影響了上課的情緒,也影響了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升;對家長來說,導致家長對中職教育的失望和不滿;對學校來說,影響整個學校的學習風氣,給學校的招生和管理工作帶來困難,也有損學校的聲譽。關注中職生隱性逃課,對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改善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參考文獻:
[1]劉儒德,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第2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時見.課堂管理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周琦.目標與手段的背離:大學生“隱性逃課”的社會學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1(3):16-17.
[4]陳虹波.中職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表現及矯正策略[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5]馮佩碧.中職課堂問題行為分析及其對策[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1(14).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