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如果老年人能積極參與快走、跳舞、整理花園、騎車、跑步等中高強度運動,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病。
該項研究數(shù)據(jù)來源于韓國醫(yī)療保險服務系統(tǒng),共納入110多萬名年齡≥60歲、既往無心血管病史的老年人,他們于2009—2010年以及2011—2012年連續(xù)兩次接受體檢,隨訪一直持續(xù)到2016年年底。這些老人的平均年齡為67歲,其中2/3的人在兩次體檢時均報告很少運動。在第二次體檢時,之前很少運動的老人中,22%加強了運動,而之前每周至少運動5次的人卻變得不愛運動了。研究人員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與一直不積極運動的老人相比,研究期間能從很少運動改變?yōu)槊恐軈⑴c1~2次、3~4次、5次及以上中高強度運動的老人,發(fā)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分別降低了5%、11%、9%。與一直積極參與中高強度運動的老人相比,那些本來每周至少參與1~2次中高強度運動、后來變得不愛運動的老人,發(fā)生心血管病的風險最高增加了27%。
研究者發(fā)現(xiàn),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積極參與中高強度運動對總的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風風險均有明顯降低作用。另外,殘疾以及有高血壓、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如果加強中高強度運動,都有益心血管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會覺得越來越難以堅持規(guī)律運動,但為了心血管健康,必須積極參與運動。殘疾和有慢性病的老人也應如此,但一定要以安全為前提,出現(xiàn)不適及時停止或就醫(yī)。
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間歇性禁食,認為其可以減肥、增強精力,甚至延長壽命;也有很多人認為,間歇性禁食就是一個噱頭。在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刊發(fā)的一篇綜述文章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神經(jīng)學家馬克·麥特森稱,間歇性禁食確實有效,可以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間歇性禁食通常分為兩類:一是每日限時進食,每天進食時間縮窄至6~8小時;二是所謂的“5﹕2間歇性禁食”,即每周有兩天僅吃一頓中等量的餐食。麥特森在文章中指出,一系列動物和人類研究表明,間歇性禁食會觸發(fā)代謝轉換機制,有利于細胞健康,改善血糖調節(jié),增強對壓力的抵抗力,并抑制炎癥。此外,間歇性禁食還會降低血壓、血脂水平,靜息心率,可以改變與肥胖和糖尿病相關的風險因素。
此外,間歇性禁食還有益于大腦健康。麥特森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項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220名限制飲食達兩年的健康、非肥胖成年人,在一系列認知測試中顯示出記憶力改善的跡象。他指出,盡管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間歇性禁食對學習和記憶力的影響,但如果發(fā)現(xiàn)證據(jù),這種飲食方式就可成為一種防止神經(jīng)變性和癡呆的干預措施。
麥特森早在25年前即開始了間歇性禁食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在大約20年前,他自己也采用了這種飲食方式。他表示,自己撰寫該文的目的是闡明間歇性禁食的科學和臨床應用,幫助醫(yī)生指導想要嘗試間歇性禁食的患者。麥特森指出,堅持間歇性禁食看似很難,但在醫(yī)生正確指導下,大多數(shù)人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這種飲食方式的,隨著身體和大腦對這種飲食方式的適應,伴隨禁食產(chǎn)生的饑餓感和煩躁不安現(xiàn)象會在兩周到一個月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