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平
英國首相約翰遜12日與首席科學顧問共同面對記者,講了一些消極對抗疫情的話,引起輿論嘩然。英國等歐洲少數(shù)國家正在放棄對輕癥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yī)治,提出“群體免疫”的概念,就是說讓足夠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最后形成集體免疫力。
現(xiàn)在還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它什么時候能研制出來沒人知道,這個時候搞所謂的群體免疫,這是變相的放棄,會讓無數(shù)人面臨感染和死亡的風險,歐美很快有很多科學家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中國國內(nèi)竟然有一些人幫著闡釋群體免疫的“科學性”,為英國以及表現(xiàn)更消極的瑞典等這樣做洗地。
我們不禁要問,當武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沒有實現(xiàn)的時候,那些人是怎么叫的?他們當時為什么不鼓勵中國也走不作為的群體免疫路線?怎么少數(shù)歐洲國家向新冠疫情投降或變相投降,他們立刻就180度轉(zhuǎn)彎,煞有介事地幫助探討起“科學性”來了?
歐洲國家都是富裕經(jīng)濟體,搞這種可能付出巨大犧牲的群體免疫,說到底,就是那些國家舍不得拿出更多的資源、開展更加徹底的動員來對抗疫情,因為那將意味著更大的經(jīng)濟損失,一些能夠影響決策的人不愿意。說來說去,這是根兒。
當然了,還有很多其他包括文化上的復雜原因,但是那些國家的政府和最有力量的資本沒有想傾盡努力去救人,去減少死亡,它們把生命作為符號之一放進了“性價比”的公式里去計算,這是毫無疑問的。
設(shè)想一下,但凡武漢當時有意放棄一部分老弱而不予施救,一定會被輿論罵死,而且今天為歐洲一些國家那樣做洗地的人,會沖在罵中國政府“沒人性”的最前列。
疫情雖然在歐洲泛濫,但那里還遠沒有山窮水盡。我們看到,在被疫情嚴重沖擊之下,意大利仍在拼盡努力,生活在這塊當年文藝復興起源地上的人民,至少在拿著槍繼續(xù)戰(zhàn)斗。而像瑞典那樣的國家和個別歐洲大國,疫情的可控性還很高,現(xiàn)在就放棄,人道主義去了哪里?人權(quán)去了哪里?不客氣地說,這是犯罪。請不要給群體免疫這種消極做法披上21世紀的合法性,欺騙人民。
必須指出,少數(shù)國家搞群體免疫,將給全球抗疫捅出大窟窿,給中國這樣的積極防疫國家造成巨大壓力,因為那將意味著會有病毒感染者源源不斷地進入把零感染當作目標做出不斷努力的地區(qū)。中國國內(nèi)幫著吹噓群體免疫的人,同樣是對中國人民利益的背叛。
值得一提的是,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英國衛(wèi)生大臣漢考克15日出面做出修正,否認英國會把“群體免疫”當作目標,并表示英國的目標是保護生命,消滅病毒。國內(nèi)看“中國做什么都是錯的,西方做什么都是對的”那些人,該認真反思一下是怎么掉進如此嚴重的雙標陷阱里的了。▲
(作者是環(huán)球時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