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丹
英語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虛化動詞的廣泛使用(Sinclair&Renouf 1988)。虛化動詞在與名詞搭配時,動詞和名詞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語義理據(jù)并不強。動詞在短語中的意義并不清晰獨立,而是比較模糊的,短語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名詞上。
國內(nèi)外學者對虛化動詞及其搭配展開了研究。卡爾克維斯特(Kallkvist,1997),梅·范(May Fan,1999),比伯和約翰遜等人(Biber&Johansson,et al 2000),卡斯祖布斯基(Kaszubski,2000),阿爾滕伯格和格蘭杰(Altenberg&Granger,2001),瑪麗亞姆·艾夫特哈里和阿里·拉西姆(Maryam Eftekhari&Ali Rahimi 2011)等國外學者通過研究學習者虛化動詞的習得特征,探討了學習者的語誤原因及用詞策略。國外學者以語料庫大量客觀真實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的研究不多,難以清晰直觀地展示學習者二語習得的情況。國內(nèi)學者劉國兵(2011),王惠霞(2013),劉曉燕(2014),戴俊紅(2015)等從英語虛化動詞使用頻數(shù)及其搭配方面研究了中國英語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語言運用上的差異。桂詩春(2007)研究了學習者在使用虛化動詞時所采用的策略。謝家成(2010)探討了中學英語教材對虛化動詞的呈現(xiàn)方式和教學方法。國內(nèi)學者在利用語料庫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研究時,較少對比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和列溫本族語作文語料庫(LOCNESS),即使有,也只是采集了CLEC中個別子庫的數(shù)據(jù)。若能選取CLEC全部五個子庫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研究結(jié)果可能會更全面。
本文基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和列溫本族語作文語料庫(LOCNESS),分別檢索出虛化動詞do在兩個語料庫中的使用頻數(shù)及“do+名詞”的搭配。動詞形式包括動詞原形及其所有曲折變化形式(do/does/doing/did/done)。名詞形式包括單數(shù)名詞、復數(shù)名詞、不可數(shù)名詞和動名詞。“do+名詞”的搭配包括“do+限定詞+名詞”“do+限定詞+形容詞+名詞”“do+名詞”“do+形容詞+名詞”等結(jié)構(gòu)。通過研究,本文試圖回答以下問題:與本族語者相比,中國英語學習者在使用虛化動詞do及其名詞搭配方面有何特征?
AntConc3.2.1w軟件是一款跨平臺的語料庫分析統(tǒng)計軟件,由日本學者勞倫斯·安東尼(Laurence Anthony)研發(fā)。本文利用AntConc3.2.1w軟件檢索虛化動詞do在CLEC和LOCNESS兩個語料庫中的使用頻數(shù)及其搭配詞。在檢索搭配的名詞時,所采用的關鍵條件是MI值大于或等于3,且與節(jié)點詞的共現(xiàn)頻數(shù)大于或等于2。MI值是指“互信息值”,互信息值越大,說明這兩個詞的搭配度越強。
首先,用Antconc3.2.1w軟件檢索出動詞do及其曲折變化形式(do/does/doing/did/done)在CLEC (含五個子庫 ST2,ST3,ST4,ST5,ST6)和LOCNESS中所搭配的名詞、共現(xiàn)頻數(shù)及MI值。比較do在CLEC與LOCNESS兩個語料庫中使用頻數(shù)的差異,用對數(shù)似然值檢驗差異顯著性。同時分析動詞與名詞搭配的特征,并探討可能導致這些差異和特征的原因。
經(jīng)統(tǒng)計(見表1),虛化動詞do在CLEC中的使用頻數(shù)為1948次,在LOCNESS中的使用頻數(shù)為98次。對比do在兩個語料庫中的使用頻數(shù),對數(shù)似然值為530.04,差異顯著性為0.000***+。這表明中國英語學習者過多使用虛化動詞do,且差異顯著。
表1:虛化動詞do在兩個語料庫中的使用頻數(shù)對比
在子庫 ST2,ST3,ST4,ST5 和 ST6 中,與虛化動詞do搭配的名詞個數(shù)分別是20個、19個、22個、22個和14個。在ST2子庫中,與動詞do搭配的20個名詞分別是 homework,exercises,work,things,thing,housework,harm,exercise,cleaning,shopping,experiment,sports,practice,business,readingexperiments,washing,lessons,cooking 和 composition。在 do homework的搭配中,do的核心意義較強,虛化程度較低,解釋為“做”。而在do the washing中,do的虛化程度較高,核心意義較弱,整個搭配的意義相當于搭配詞washing所對應的動詞形式,即wash。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動詞do在這20種搭配中的虛化程度并不相同,但總體上動詞的虛化程度不高,更偏重于使用其核心意義。
表2:虛化動詞do在語料庫中的頻數(shù)及搭配名詞的個數(shù)統(tǒng)計
表2展示了虛化動詞do在語料庫中的使用頻數(shù)及搭配名詞的個數(shù)??梢园l(fā)現(xiàn),盡管在ST4和ST5中,各有22個名詞與do搭配,但do在ST4子庫中的使用頻數(shù)是其在ST5子庫中使用頻數(shù)的4倍多。這說明盡管中國英語學習者較早習得了虛化動詞do,但他們所習得的動詞搭配固定、單一,能熟練使用的虛化動詞搭配類型有限。中國英語學習者過多使用虛化動詞可能是因為他們在該動詞核心義項上進行了反復的、類似的搭配,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英語詞匯量有限,對一些特殊用法或地道的固定搭配掌握不牢,從而造成詞塊提取困難或提取速度減慢。因此,在進行動詞和名詞搭配時,他們更傾向于選擇較早習得的虛化動詞。
此外,虛化動詞搭配在兩個語料庫中的典型性差異明顯。研究結(jié)果顯示,中國英語學習者和本族語者都使用了一些虛化動詞搭配,但是其搭配強度(MI值)差別較大。例如,do homework這個搭配在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的ST3,ST4,ST5和ST6子庫中,排名分別是第9、第7、第8和第6位,在ST2子庫中更是排在第1位。其MI值也都在10左右。但本族語者對其使用頻數(shù)位列第15,MI值僅為6.79。這反映出中國英語學習者可能有較大的學習壓力且比較注重考試成績。
通過觀察,中國英語學習者所使用的“虛化動詞do+名詞”搭配中有一部分是漢語直接翻譯的結(jié)果。“do exercise”對應漢語中的“做運動”,“do housework”對應漢語中的“做家務”,“do experiments”對應“做實驗”等。因為英語中的do常??蓪獫h語中的“做”,因此中國英語學習者更容易使用這樣的一致性搭配。
中國英語學習者使用虛化動詞及其搭配的特點可能與母語遷移、過度概括、動詞萬能效應等因素有關。如以下例子:
例 1:They all do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y city.(ST5.TXT)
例 2:They seldom do their thinking by using their own minds.(ST6.TXT)
例 3:We need commodity production.Particularly to those enterprisers,do every effort to make their products well-known.(ST5.TXT)
例 4:Being an ordinary person they could also do things which they care for in their spare time.(ST6.TXT)
例1中的錯誤搭配“do contribution”顯示了漢語“做”對“do”的名詞搭配有負遷移的影響。本族語者一般會用“make,get,form,honor...contribution”“complete,make,have,provide...preparation”“have,face,make...change”等搭配。在例 2 中,do thinking是學習者根據(jù)do cleaning,do shopping等結(jié)構(gòu)自己創(chuàng)造的。例3的do effort,多半源于make efforts的表達。在例4中,學習者用“do+名詞”來表示一系列相當廣泛的行為。這種策略都可能導致中國英語學習者過多使用他們已經(jīng)熟悉的一般詞匯或通用詞匯。過多使用通用詞匯可能有利于語言輸出的流利性,卻難以提升語言輸出的準確性。
本文基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和列溫本族語作文語料庫(LOCNESS)研究虛化動詞do,結(jié)果直觀可靠,對于了解中國學習者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和外語教學有所啟示。教師在進行虛化動詞教學時應關注并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動詞的深度知識,積極鼓勵學生在語言表達時使用英語詞塊,掌握這些虛化動詞與其他詞的典型搭配組合;要加強英漢雙語對比分析,發(fā)揮漢語在中國英語學習者虛化動詞習得中的正遷移作用;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的異同,使?jié)h語發(fā)揮出正遷移的作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英語中有不少動詞都是具有虛化意義的。但是由于能力和精力有限,本文只研究了一個虛化動詞及其搭配。其次,本文對虛化動詞搭配的研究只限定在研究虛化動詞和名詞的搭配上,對于虛化動詞的其他更多類型的搭配,有待另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