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鵬
摘? ?要:社會文明的發(fā)展離不開歷史文物的保護與傳承,只有做好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才能夠確保我國的社會文明能夠順利推進。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遇到的困境,重點闡述了提升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質量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基層文物;文物保護;對策研究
相關法律制度中針對于文物保護的明確規(guī)定是確保文物保護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關鍵基礎,并且它也能夠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更加專業(yè)和科學的指導標準和參考依據。
一、基層文物保護概述
基層文物保護是國家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與核心,如果沒有做好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不僅不利于整個國家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還會導致相關的社會文明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當前階段,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的話將對整個國家的文物保護工作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二、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困境
(一)相關文物保護制度不夠健全
當前階段,很多關于文物保護的法律制度以及相關法律條例內容都相對比較宏觀,很多的規(guī)定都是針對于一些原則性問題的客觀闡述,缺乏實踐性和操作性,在實際的文物保護工作過程中難以起到有效的規(guī)范和警醒作用。
(二)基層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薄弱
通過相關實踐調研不難發(fā)現,目前我國對于相關文物保護的宣傳科普力度遠遠不夠,導致我國很多基層群眾誤以為文物保護與自己無關,缺乏專業(yè)的文物保護常識和一定的文物保護意識,對于相關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很容易出現不經意的文物破壞行為,這也給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障礙。
(三)城市開發(fā)與文物保護缺乏協調性
文物的價值只有在得到了專業(yè)合理的保護之后才能夠真正得以彰顯。但是近些年,在城市化進程持續(xù)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城鎮(zhèn)以及相關農村的建設速度和開發(fā)速度越來越快,很多土地以及歷史文物都在這個過程中被相關的政府部門征收用來進行城市化建設,大部分的文物都被迫為當地的經濟發(fā)展讓路,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很多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蒼白無力。
三、強化基層文物保護的工作對策
(一)健全完善基層文物保護制度體系
要想進一步提升基層文物保護的效果,所采取的第一個關鍵措施應該是健全和完善相關的基層文物保護制度體系,并通過加大文物保護經費的投入,確?;鶎游奈锉Wo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相關規(guī)章制度體系的健全和完善能夠促使相關文物保護人員在更加專業(yè)的理論基礎上開展更加合理的文物保護工作,能夠確保文物保護工作有法可依且有章可循。除此之外,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還依賴于充足的經費作為保障,只有足夠的經費,相關文物保護流程才能夠高質量地開展。其中一方面要強化政府部門對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資金投入,強化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扶持和支持;另一方面則是要拓展基層文物保護的資金籌集渠道,建立更加市場化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模式,讓社會團體組織也能夠參與到文物保護的工作之中。
(二)增強基層文物保護宣傳工作
強化基層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以及幫助其掌握基礎的文物保護常識,一方面能夠營造出全面文物保護的氛圍,有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也能夠切實提高群眾的文物保護技能,從而避免生活中由于無知而導致的文物損毀行為。因此,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單位來說,不僅僅要從單位內部做起,更要嘗試將自己的影響力輻射到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通過積極開展組織多樣化的文物保護宣傳活動,以此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宣傳的力度、深度以及廣度,從而促使廣大基層群眾都能夠具備一定的文物保護意識,引導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對文物保護的關注與重視。
比如,相關基層文物保護單位可以聯合當地的社區(qū)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文物保護宣傳季”活動來提升廣大基層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在整個“文物保護季”活動期間,社區(qū)中的廣大群眾們還能夠免費參觀當地博物館所開展的相關“文物展覽”活動,該時期的文物展覽相較于傳統(tǒng)展覽活動中側重于介紹文物的年代背景與歷史背景,更側重于向大眾介紹不同文物類型的保護方式以及在生活中一旦遇到這種類似的文物古跡,作為大眾應該采取的一些簡單的保護措施。通過“專題講座”與“文物欣賞”相結合的“文物保護宣傳季”活動,可以在幫助廣大基層群眾掌握更多關于文物保護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強化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三)提升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過程來說,現階段大部分工作流程還是需要人工操作,換言之,相關文物保護人員的業(yè)務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將直接影響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完成質量和完成效率。但是目前來看,很多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保護人員無論是在專業(yè)水平方面還是在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從而導致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問題。
比如,相關文物保護的基層單位可以嘗試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綜合策略來提升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技術水平。在整個過程中,所謂的“引進來”指的就是相關基層文物部門在招聘的時候要進一步明確和提高招聘標準和招聘形式,通過采用“筆試+復試”相結合的模式。其中筆試內容重點針對于考察應聘者的基礎理論素養(yǎng);而復試內容則是重點考察應聘者的綜合實踐素養(yǎng),包含基礎的職業(yè)道德以及相關的文物保護技術操作等內容,從而從源頭上提升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而“走出去”策略指的則是基層文物保護單位需要結合單位內技術人員的實際水平以及當前工作任務的需求定期選拔優(yōu)秀的文物保護人員前往更加專業(yè)的院?;蛘吖ぷ鲉挝贿M行“業(yè)務培訓”,通過與其他單位的文物保護人員進行技術交流與理論溝通實現自身水平的快速提升。
在社會文明進步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對于文物保護的措施也在不斷增強,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作為國家文物保護工作的核心與基礎,理應通過不斷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切實提升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心玉 .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08).
[2]錢惠江. 淺論文物保護工作的創(chuàng)新機制[J].文學界(理論版),2016(05).
[3]惠學軍. 陶瓷類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幾點思考[J]. 博物館研究,20愛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