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群
【摘要】? 當前我國社會和經濟發(fā)展都極為迅速,民眾的生活水平也獲得了進一步提升。在這種外部大環(huán)境下,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而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筆者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重視。作為小學生而言,他們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目前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心理健康問題對于他們的成長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很多人都認為,如今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小學生們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學習一定會很幸福,很開心。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如今很多小學生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針對小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一線教師需要進一步重視并解決問題之一。本篇論文就針對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展開一系列的分析和討論,首先簡要闡述了心理疏導的概念,其次明確當前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和表現,再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針對小學生心理疏導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小學生 心理疏導 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2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106-02
1.心理疏導的概念
心理疏導主要指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展開有效的引導和疏通。當前多數學生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被家人哄著,捧著,不舍得受到任何傷害。因此導致很多小學生個性都很強,當他們走進校園這個小社會中就很可能會導致出現一定的心理失衡現象,而這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心理問題。如果心理問題一直存在,而不加以解決。長此以往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導致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
一般來說,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很多種,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大類,分別為:一是認知問題。也就是學生不理解家長和教師的教育以及對學習產生的厭倦心理。二是情緒問題。即學生因為教師的表揚和批評而產生的驕傲或者自卑心理。三是性格問題。即學生不合群,較為孤僻,抑郁或者目空一切的心理。四是人際交往能力問題。即嫉妒,懷疑或者早戀等心理。另外在實際中,每一種問題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多種問題交織在一起的。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作為教師應該展開有針對性的疏導,確保小學生能夠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能夠健康成長。
2.小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及相關表現
從教學實踐中來看,當前我國小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種就是各個年級的學生都存在依賴,厭學和困惑等學習上的心理障礙。主要的表現為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愿意做作業(yè),即便是做作業(yè)也極為依賴家長的幫助和監(jiān)督。第二種為性格多疑。主要的表現為經常為某些事情擔心焦慮,非常膽小,情緒極度不安。而且不愿意信任他人,喜歡自己獨處,不愿意交朋友,更不愿意和其他同學共同合作。熱愛幻想,經常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第三種為冷漠,敵視他人。主要表現為將自身內心的煩惱和苦悶發(fā)泄在他人的身上,經常性的損害公務,毀壞他人物品,打罵同學,暴力傾向嚴重。第四種為嚴重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為不愿意聽從家長和教師的教誨,而且故意和大人對著干。在沒有獲得一定關注的情況下,經常性的用惡作劇來表現自己,引起他人的關注。行為幼稚,性格敏感,不愿意和同學展開友好的交往。
3.有效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措施
針對我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對他們存在的問題展開一定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夠健康發(fā)展。
3.1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為其創(chuàng)造展現的機會
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一些自尊心強,但有具有極強好勝心且不夠合群的學生而言。首先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問題學生展開有效溝通,讓學生能夠愿意接受教育,消除心理障礙。其次要善于挖掘這類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構建一個良好的展現平臺,使其真正融入到班級這個大集體中。
案例1:楊同學是我們班最近轉學過來的一名新同學。他的父母從小將他送到私塾讀書每天都是背書,不需要寫作業(yè)或者考試。但兩年過去之后他母親因為擔心這種方式會影響他的未來,所以轉學到我們班級接受正常教育。但因為楊同學沒有基礎,所以導致他學習極為吃力,成績也不好,自卑心很嚴重。而且他的自尊心極強,受不了同學的嘲笑,因此經常會和同學鬧矛盾。在了解了這個情況后,我針對他的情況適時的給他創(chuàng)造一些表現的機會,將他的長處展現出來。一段時間后,楊同學就仿佛變了一個人,不僅學習成績提升了,而且也愿意和同學交往,關系越來越好。由此我明白了對于這類問題學生應該在尊重他的基礎上,挖掘其閃光點,并予以展現,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其成長。
3.2運用激勵的方法促使學生實現新的心理平衡
激勵實際上也是一門藝術,作為教師而言,應該將這種方式有效運用到對學生的心理疏導中。通過激勵來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喚起他們對于成功的渴望,進而有效解決心理問題。
案例2:小葉同學是我之前教過的一名學生。她性格內向,較為膽小。在平時很少和同學說話,更談不上和其他同學嬉笑打鬧。但我在日常教學中發(fā)展這個小女孩平時非常喜歡讀書,擁有極為豐富的閱讀經驗,而且作文寫的很棒。所以我適時的給她創(chuàng)造一些展現的機會,鼓勵她將寫的很好的作文在班級公開朗讀。但小葉一直都不敢邁出這一步。之后我又借助《掌聲》這篇課文進一步的鼓勵小葉勇于展現自己,終于讓小葉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不僅愿意展現自己,而且也交了很多好朋友。通過小葉這個具體的心理疏導案例,我也明白了針對一些膽小,自卑,喜歡獨處,害怕和他人交往的學生,應該不斷的給他們激勵,讓他們樹立自信,并有效喚起他們對于表現自我和成功的熱情。這樣才能夠真正解決這類學生的心理問題。
3.3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作,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極為強勢的學生,他們因為家庭教育的原因而導致性格霸道,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圍著他轉。而且這類學生很難正確的看待錯誤和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案例3:小曾是一個極為調皮的孩子,一直以來,在家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將他捧在手心,滿足他的任何要求,從來都不會指責和教育他。正因為如此所以導致小曾養(yǎng)成了不良性格。甚至有一些暴力傾向。在學校里,小曾經常會惹是生非,不愿意聽從教師的教導,上課也不遵守課堂紀律,因此學習成績也不夠好。長期下來,就導致小曾在班級中沒有朋友,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而也因為如此導致小曾出現更多的心理問題。根據小曾的具體情況,我及時和他的家長進行了有效溝通。通過溝通,小曾家長也認識到自己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及時改變了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展開有效配合。經過一段時間后,小曾的性格明顯出現了轉變,和班級同學也相處的越來越好,其心理問題自然也獲得了有效緩解。通過小曾同學的案例,我認知到家挺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作是非常關鍵的,只有真正的實行家校合作,才能夠徹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使他們健康成長。
4.結語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明確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疏導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應該循序漸進,將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教育工作中,才能夠獲得一定成效。小學生心理疏導問題是一個龐大且細致的系統工程,其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多個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展開細致的觀察,一旦發(fā)現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就應該及時關注并解決。具體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首先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將心理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第二在處理和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時,不能夠簡單的從表面來處理,而應該將內部和外部因素相結合,真正從根本上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第三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日常的一項教育工作,不能忽略,也不能輕視。只有不斷地強化,才能夠使學生正確的看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才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我們的教育不能夠僅僅看成績而不顧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只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夠讓這些花朵在陽光沐浴下不斷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 參? 考? 文? 獻 ]
[1]孫朝紅. 班主任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遲寶江.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導”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06):90-91.
[3]于欽明.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
[4]付艷芬. 中國心理健康服務理論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5]李智聰.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狀況調查及體系建構[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