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瓊
(貴州省畢節(jié)市畢節(jié)六中 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通常是老師單方面的向學生傳輸知識,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很難提高學習的專注力和學習興趣,從而失去了主動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恰恰是肯定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地位,在教會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同時,更加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1 問題化原則。通常陳述性的知識無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能夠引起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但問題不一樣,問題通常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是具有探索和冒險精神的,保持問題化的原則,可以引導學生在通過學案導學的模式進行學習的時候,能夠主動的對即將學到的知識提前探索,提前學習,實現(xiàn)預習最大化。
1.2 參與性原則。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在設置學案的時候一定注意應該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進來,在設置學案的時候老師應該酌情刪除自己的主觀意見,因為老師的主觀意見太多,會在學生預習知識的時候進行偏向引導,導致學生的思維只能跟著老師走,缺乏自主思考的過程。無法真正的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1]。
1.3 趣味性原則。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學科,信息技術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趣味性,老師如果能抓住這一特點來設計學案,一定能夠盡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案導學模式的優(yōu)勢。有趣的學案內容能夠吸引學生主動的投入進去,全程持續(xù)吸引學生完成學案的學習,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愿意主動去探索并發(fā)現(xiàn)知識。
1.4 準確性原則。學案導學模式的教學中“導”字十分重要,由于這是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所以老師在編寫學案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導學案的準確性,以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這就要求老師在設計學案的時候一定要秉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在學案完成后應該仔細檢查其中的各項環(huán)節(jié),力求導學案的準確性。
2.1 提升教師的運用水平。受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老師還不能從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中走出來。由于對學導學案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了解不全面,在運用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這時候就需要學校應該不斷的向老師強化學案導學模式的核心思想,并通過實踐考察逐步的提高教師的導學案的運用水平。
比如,學??梢哉垖I(yè)的應用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老師來到本學校來對老師進行培訓和講解,在培訓的過程中向老師們講解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中心思想和注意事項,另外還應該在課程培訓之后,給老師們設置學案導學模式的具體案例,讓老師們反復實踐,加深對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理解。另外,學校應該增加老師學習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考核機制,通過考核來檢驗老師對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運用程度。另外,學校應該鼓勵老師運用學案導學模式進行教學,因此,要加大對成功應用學案導學模式進行教學的老師的獎勵,形成其他老師效仿的積極影響力,一旦形成學案導學方案實施的大環(huán)境,更有助于提高教師的運用水平[2]。
2.2 不斷完善導學案的內容。學案導學模式教學能夠得以順利開展,繼而最大程度的展示學案導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不斷完善導學案的內容。導學案的內容不新穎,導學案的邏輯性不強,都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影響教學效率。因此,老師應該努力完善導學案的內容。比如,老師可以通過聽課的形式來向其他的信息技術的老師借鑒經驗來完善自己的導學案。信息技術的老師也可以在課余的時間多和其他老師交流自身的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經驗,在學案設計的內容上多聽取其他老師的想法,然后結合本班的學習狀態(tài)加以改正,有選擇的選取適合本班學案導學模式教學的方法,從而完善學案內容。另外,老師應該有針對性的設計導學案,根據(jù)本班不同學生存在的不同的問題,將學生分成幾大類,設計出針對每類學生不同的導學案,使得內容更有針對性。
2.3 注重導學案與實踐結合。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這一特點本身就是實踐性比較強,沒有實踐機會,很難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因此,應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要注意將導學案與實踐相結合。比如,在學到“表格數(shù)據(jù)的處理”的時候,老師在設計學案的時候應該設計出幾種實際生活中應用表格處理數(shù)據(jù)的具體例子,在老師展示過基礎的方法之后,學生要獨立的對方案中的表格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在實踐中掌握這一信息技術,另外當學生在處理表格的時候遇到困難,老師首先不要急于給出標準答案,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先展開討論,因為討論的過程,是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而且通過小組之間的表達交流,更加能讓學生將之前所學到的信息技術組織成自己的話語說出來,將知識真正的變成自己的。然后,再以小組長發(fā)言的形式,將小組內尚未解決或者模糊不定的知識點報告給老師,再由老師統(tǒng)一解答。這樣做,不僅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實操機會,而且給了學生表達交流的機會,在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帶動了學生主動探索信息技術知識的積極性[3]。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學好信息技術是非常重要的,而學好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能夠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信息技術知識,更在于學生能否在實際操作中,熟練的應用信息技術來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雖然在這些方面已經具備很明顯的優(yōu)勢,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也并非是完美的,老師們應該保持不斷學習的態(tài)度,將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讓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