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升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 四川 西昌 615000)
目前,人們對教育教學的質量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就是努力工作,鉆研教學技術,提升教學能力,實現(xiàn)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高中數(shù)學無論是在教學強度上還是在教學難度上相對于其它學科的學習來說普遍較高,有效課堂的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更需要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之中,并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為此,要想提升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之間加強合作與交流,給學生的學習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一些新鮮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且付諸了實踐,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這就決定了在一線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摒棄以往的不合理的教育觀念,改變師生地位,自覺的分清課堂角色,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能整合教學內容,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其組織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分組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了無效性。為此,本文中,筆者主要探究一些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主要分析了異質就近組合和任務驅動組合這兩種形式,希望能對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能加快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
2.1 異質就近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在高中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都需要學生參與其中,在參與的過程中除了學生作為個體之外,還需要學生在一定的小組之中,這樣方便練習。所謂的異質就近組合就是按照就近的原則,把相鄰的學生組合在一塊,這是受到位置和地域的限制,將鄰座的4名學生組合在一起,由于學生之間座位臨近,彼此了解,所以這樣的組合能夠讓學生知根知底,好分配角色,在操作上也非常的簡單方便,有利于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這類組合模式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組合,也便于開展合作學習的組間競賽,對高中低年級學生較為合適。
異質就近組合的合作學習在組織上有一定的要求,它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和可行性,組員在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下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聚合力。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非常有效的組織組員在課前的預習、課中的參與和討論,以及課后的練習,讓他們有機的組成一個整體,真正的具備有團隊的作用和功效。就拿數(shù)學課的課前預習來說吧,高中生在數(shù)學課前開展一定的預習是非常有意義的,它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困難,然后幫助老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也有利于突出和攻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在高中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合作探究、解題探析,還是分工合作都需要小組之間有密切的配合和協(xié)作,這樣才能起到合作學習的功效,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而異質就近組合模式就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合作學習模式。
2.2 任務驅動組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圍繞著教學目標,把教學目標分解為各種教學問題,把教學問題當做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需要參與到課堂之中,需要運用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做到主動探究和思考,讓學生通過任務的完成來學習知識,提升能力。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設計任務驅動型組合模式,是讓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通過一定的教學任務分配來進行優(yōu)化組合,讓他們參與數(shù)學課堂教學,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問題的探尋和解答。任務型教學模式是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強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講究學習過程中的任務達標,讓學生通過既定的情境去完成相應的任務,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和學習積極性。這類組合一般為同質組合,小組成員之間的個性差異較小,小組成員在共同的學習目標驅動下開展學習活動。
針對任務驅動型合作小組的學習目標來說,在制定的過程中可以是教師依據(jù)相關的學習內容來設計,也可以由小組成員之間的協(xié)商來設計,針對不同的小組可以設計不同的問題,也就是說任務的制定上可以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靈動性。在任務的設定時,還要考慮到學情,最好以學生的偏好為出發(fā)點,能貼近他們的生活。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至于采取哪種還需要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做到優(yōu)化組合,這樣才能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