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依婷
摘 要:小學三年級是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的作文學習對于學生以后的寫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如何根據(jù)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小學生寫作,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重點研究的內(nèi)容。
關鍵詞:小學作文 起步階段 教學策略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作文是為了考查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組織好語言,學會基礎的寫作技巧,為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沒有意識到作文的重要性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才會出現(xiàn)作文。很多學生對作文沒有很高的興趣,缺乏寫作的熱情,然而在語文試卷中,作文的分數(shù)所占比例很高,如果作文成績差,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不會理想。因此,在作文的起步階段,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作文,尤其是小學生的寫作狀況。
2.小學生在寫作上沒有入門
在一年級與二年級的時候,語文主要考查的是字、詞、句,但作文是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之所以寫作能力差,是因為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強,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語句不通順的情況,而語句通順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如果語句不通順,就會嚴重影響作文的分數(shù)。
3.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觀察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觀察能力有限,基本不會觀察生活中的小事,但學寫作就要先學會觀察,對于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因此,應該從多角度觀察事物,這樣才能夠做到全面分析,進而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
二、小學作文起步階段的教學策略
1.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就一定能夠從中取得收獲。所以,在三年級學生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激發(fā)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出發(fā),引導學生熱愛作文。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寫作的關鍵時期,對作文感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了寫作積極性,就會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文。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學生在寫作中樹立自信心,只要有信心,就能夠?qū)懗龊玫淖魑摹?/p>
2.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進行寫作,這樣就不會感到?jīng)]有思路和詞句,同時,還能夠吸取別人的寫作手法、特點、技巧,閱讀多了,積累得自然也就越多,寫作文自然也就變得簡單了。
想要提高寫作水平,積累素材是不可少的。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可以分別積累語言素材與生活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積累名人名言、古詩詞句以及課外閱讀材料,學生進行長時間的積累,可以增加語感、開拓眼界,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根據(jù)積累的素材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僅僅積累語言素材是不夠的,想要提高寫作水平,還要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素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一些文化活動,尤其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這樣有助于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但不要一味地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占用學生的寶貴時間,在積累生活素材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體驗活動中的樂趣,同時在家長的配合下積累家庭生活素材,如與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學生體驗做家務快樂,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在寫作的過程中讓學生有素材可用,這樣寫作自然就變得簡單了。
3.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階段的作文主要以記敘文為主,所以首先要把記敘文寫好,只有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情,學生才能夠?qū)懗隽鲿车挠洈⑽摹K?,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讓其能夠用完整的語言加以描述,并且在觀察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才不會有無從下筆的感覺。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將事物表達得更加形象生動,不至于讓寫作的內(nèi)容沒有深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觀察能力,由于觀察的結果是學生主動從生活中得來的,對于學生來說可謂是終身受益,同時符合新《課標》提出的“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要求,也為以后的寫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4.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教授簡單的寫作技巧,比如寫作的過程中應該有層次、突出文章的重點等等,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運用修辭手法來提高寫作質(zhì)量。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作質(zhì)量也會有很大的提高,并為以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應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作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想象力有關,與此同時,想象力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生由無意想象發(fā)展到有意想象,這樣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才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寫作,寫出精彩的作文??梢姡胂罅τ谛W生寫作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5.提高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
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口語現(xiàn)象,組織語言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這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非“書面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改正這些問題,強調(diào)要用書面語進行表達。例如:在對一篇文章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書面語表達自己的看法,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調(diào)動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在表達的過程中,應該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以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三年級作為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技巧,將作文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循環(huán)漸進地使小學生熱愛寫作,同時還要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崔元慧《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策略探究》,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2] 況倩倩《論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湖南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