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雪
摘要:現階段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大學生的學習形式、生活狀況和邏輯思維等均受到影響,發(fā)生較大改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需重視新媒體帶來的影響,并把握其優(yōu)勢,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更好地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诖耍瑢Υ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如何融入新媒體技術進行了有效的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140-02
新思想政治教育始終都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在當今新媒體時代,科技的進步對于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針對大學生開展教育的過程中,高校需重視新媒體技術的融入,結合多媒體信息傳播優(yōu)勢,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地促進當代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
一、新媒體時代的特點
1.傳播主體的開放性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更加開放和多元化的環(huán)境,而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等傳統(tǒng)媒介不斷受到新媒體技術的挑戰(zhàn)。現在,任何人只要有新媒體設備,都能夠成為傳播的主體,通過新媒體平臺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傳播的快速性
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主要突出體現在傳播迅捷、內容具體、較易引起共鳴等層面,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主要通過座談會、實踐活動和課堂教學等形式。隨著新媒體的普及,應用微博、微信等形式,使傳播更為便捷,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具體教育過程中,教師以文字、圖片、語言等形式,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更快地將信息發(fā)布出去。學生信息的獲取也更為便捷。
3.傳播方式的數字化和個性化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進傳播方式的數字化,其代表著媒介內容與物質載體的分離,通過對數據壓縮,將繁瑣的信息轉變?yōu)槲淖值?,并通過有效的處理,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傳遞給接收者。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依據不同形式選取相關的學習視頻,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其中,手機作為新媒體傳播的重要形式,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平臺,使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國內外的重要新聞信息,與他人溝通、交流,開闊視野。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新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當前,大虛擬網絡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干擾,不利于正確“三觀”的形成。大學生正處在彰顯個性、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時期,在新媒體這個廣闊平臺上,大學生期待自我的表現能受到認可。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一部分信念不堅定的大學生會受到外來輿論的誤導,面對大量信息,不能理智地辨析,以為可以不用負任何責任,隨意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方式的影響
新媒體更新速度快,大數據等技術給教育形式帶來了創(chuàng)新。但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而言,依然存在新媒體利用不足,對微信、微博等資源不重視的現象。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既要關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要關注其個性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應及時掌握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功能,了解學生的現狀,貼近學生的需求,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新媒體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提升教育實效性
良好的教育氛圍需要豐富的校園文化作為依托,在日復一日的熏陶中,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校園文化內容包含物質、思想理念、日常作為、制度管控規(guī)范、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應該深刻認識新媒體的雙效功能,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科技對教育的推動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的職責在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在當前互聯(lián)網在現代社會應用日益普及,信息傳播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要運用網絡科學創(chuàng)建新媒體思政文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校文化的創(chuàng)建,要把控思政教育的主動權,真正實現教書育人。
2.構建教育媒介平臺,加快家校聯(lián)動體系建設
從一定的層面上來講,由新媒體輔助開展的思政教育主要是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延伸和拓寬的。新媒體傳播平臺不但是傳播信息的載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手。因此,可以創(chuàng)建完善的互聯(lián)網體系,同時實施嚴苛的管控制度,發(fā)揮即時傳播的優(yōu)勢,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隨時了解大學生的狀態(tài),最大化地利用隱性思政教育的特點,引領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3.增強大學生的自主性,塑造良好的媒介素養(yǎng)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重要新生力量與中流砥柱,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是當前重要課題。媒介素養(yǎng)是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重塑大學生優(yōu)良的媒介素質,首先需要從大學生自身著手,選用合理的舉措與方式提高大學生對新媒體的認識。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使其掌握最新的技術,更好地應用在教育教學中,體現出新媒體在校園教育中意義與價值。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形式、生活狀況和邏輯思維都發(fā)生較大改變。大學生新媒體的主要使用人群,高校必須與時俱進、順勢而為,積極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要深刻理解新媒體,并充分掌握和利用新媒體技術,開發(fā)新的教育手段,更好地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政政治素養(yǎng),使大學生明確自身的社會角色,勇于承擔重任。
參考文獻:
[1]張曉輝.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農村科技,2017(10):84-85.
[2]于新東,鄭云彩.新媒體視域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7,36(7):140-143.
[3]武婷.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解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7):86-87.
[4]王雯.淺析新媒體技術環(huán)境對大學生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7(74):268-267.
[5]王銳琴,狄正烈.新媒體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狀況及對策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37):31-32.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