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梅
(四川省成都蒙彼利埃小學 四川成都 610000)
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下冊一共有六個閱讀要求,具體梳理如下:
單元 閱讀要求第一單元民風民俗閱讀時,分清內(nèi)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第二單元外國名著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nèi)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jié)交流感受。第三單元習作單元 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第四單元志向與心愿關注外貌、神態(tài)、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zhì)。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第五單元科學精神 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運用學過的方法整理資料。
下面,我以第一單元為例,研究“分清內(nèi)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閱讀策略。要實現(xiàn)這一閱讀要求,可以分四個步驟進行: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脈絡;借助文章脈絡,分清內(nèi)容主次;品讀詳寫部分,探究寫作方法;對比詳略安排,體會表達效果。
流程圖、樹狀圖、括號圖、表格都能幫助我們很好地梳理文章脈絡。以《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借助表格,以時間為序,找到關鍵詞語,梳理出老北京人在春節(jié)的活動,文章脈絡一目了然。
同樣,課文《臘八粥》,借助樹狀圖,理清課文圍繞臘八粥寫了“愛粥”“等粥”“喝粥”三個部分。等粥過程中又具體寫了四個畫面,梳理之后,文章脈絡一清二楚。
有了清楚的結構梳理,就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內(nèi)容的詳略了。
繼續(xù)以《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觀察表格中標紅部分,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重點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這幾天,其他日子則一筆帶過。即使重點寫臘八、初一,也不是鋪開寫,而是突出寫最具特色的一兩個民俗活動。
《臘八粥》一文的表格就更清楚了,“等粥”環(huán)節(jié)著墨最多,從第2自然段寫到了第17自然段,自然是詳寫,而“愛粥”和“喝粥”就略寫了。
由此可見,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詳寫部分。文章中著墨多,字數(shù)多的地方也是詳寫部分??傊?,內(nèi)容的詳略安排,是根據(jù)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主題決定的。
品讀詳寫部分的字、詞、句,探究寫法是難點。
以“臘初八”的兩段文字為例:
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風俗的?作者重點描繪“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兩個習俗。抓重點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痹倬劢怪攸c詞語:三個“各種”,由此找到臘八粥的特點——食材種類多。此外,這里還有個重點句“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弊髡呃仙岚雅D八粥比作了小型農(nóng)業(yè)展覽會。展覽會上的東西該是多么豐富呀!這個比喻句既寫出了勞動的收獲,還表達了作者豐收的喜悅。
泡臘八蒜部分,我們一定會關注到這兩個重點詞語“色如翡翠、色味雙美”。作者用這兩個詞寫出了臘八蒜色美、味美的特點。同時,人們在這一天的喜悅心情也躍然紙上。
引導孩子批注的過程,就應該先圈畫出重點句子,聚焦重點詞語,從而批注得出臘八的風俗特點。這樣的思考批注過程,就是“抓重點,找特點”。
《臘八粥》詳寫“等粥“部分,就需要我們關注八兒的動作、心理、語言這些細節(jié),關注修辭、標點及構段方式等,以此品析八兒這個人物形象。
詳略安排有何好處?
《北京的春節(jié)》詳寫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表現(xiàn)了北京春節(jié)的獨特習俗,突出了北京春節(jié)的別樣熱鬧?!杜D八粥》聚焦八兒等粥的言行舉止,讓人與粥相互映襯,描繪了獨特的臘八風情。
文章主題一旦選定,材料的詳略安排就必須為主題服務,這樣才能讓中心更突出,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相信,按照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脈絡;借助文章脈絡,分清內(nèi)容主次;品讀詳寫部分,探究寫作方法;對比詳略安排,體會表達效果的四個方法步驟,一定能體會出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