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南宋《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敕牒碑》考述

        2020-02-26 06:03:48馬一博
        廣西地方志 2020年5期
        關鍵詞:碑刻楷書字體

        馬一博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美術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宋代敕牒碑多見于寺觀碑石,歷代金石文獻有相應的記載與錄文,故敕牒碑文具有一定的存量,但保存完好的宋代敕牒碑實物則較為難得,是研究宋代歷史的珍貴史料。近年來宋代敕牒碑已成為我國、日本與美國研究者系統(tǒng)探討的對象。廣西境內宋代敕牒碑雖偶見于前人載錄,但至今絕大部分碑刻已不見蹤影。桂林陽朔縣福利鎮(zhèn)應誠廟遺址現存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所立的敕牒碑一通,目力所及,此為廣西目前所僅見的一通保存較完好的宋代廟宇敕牒碑,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宋代敕牒碑實物,且一碑兩面都鐫刻有敕牒,尤為罕見。但目前罕有論者從敕牒碑的角度論述此碑。2019年,筆者先后兩次前往陽朔縣福利鎮(zhèn)應誠廟遺址做田野調查、實地訪碑,通過多種形式、多角度比對,全面移錄碑文。在此基礎上,從敕牒碑的角度考述,以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此碑的歷史與文物價值。

        一、南宋《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敕牒碑》概述

        宋代陽朔應誠廟遺址位于今陽朔縣福利鎮(zhèn)東郎山東南面省道202線旁,地理坐標為北緯24°48′12.60″、東經110°33′45.97″。遺址現在有經過簡單修復的磚瓦屋一間,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所立的敕牒碑即立于屋內,圭首、青石質,碑高140厘米,寬度85厘米,兩面均刻有文字,分為行書與楷書兩類字體,楷書又分為小字常規(guī)式楷書與大字間距密致式楷書,忠實地保留了南宋敕牒的結構樣式與字體使用特點。此碑雖經歷近900年風雨侵蝕,但碑面完整,雖部分文字漫漶不清,但絕大部分文字尤其是涉及關系信息的文字仍可辨認,殊為難得。此碑兩面均刻有敕牒,一面題為“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武侯”(圖一),另一面題為“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圖二),為了盡可能反映碑刻信息,結合其敕牒碑的性質,定名為《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敕牒碑》。遺址上有民國十六年(1927年)年重建的東山亭,該亭于1984年被列為陽朔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應誠廟遺址、碑刻一并被納入保護范圍。近年來,遺址所在地塊建有紅色旅游驛站,修建了停車場、花圃、參觀步道,文物保護與傳播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圖二 “威顯侯”一面拓片

        圖一 “威武侯”一面拓片

        對于此碑的著錄與研究,《中國西南地區(qū)歷代石刻匯編》(第四冊“廣西博物館卷”)載錄此碑“威顯侯”一面的拓片,由于拓片制作與印刷條件的限制,拓片模糊且牒頭下涉及事由史實的小字楷書部分沒有印出,故拓片沒能完整反映碑刻一碑兩面的原貌與全部的文字信息,題為《應誠廟碑記》,惜乎此題也未反映出其敕牒碑的性質。[1]《桂林漓江志》在“東郎山”條目下提及此碑,認為遺址殘留的《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石碑是陽朔縣現存最古老的碑刻。[2]陽朔地方文史研究者曾撰文介紹此碑并著重提及碑刻事由部分所提及的“離奇事件”。[3]《廣西石刻總集輯?!芬碴P注到了此碑,并據《中國西南地區(qū)歷代石刻匯編》(第四冊)的拓片辨識、移錄了可見文字。以上著錄與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彼時各研究者所能及的資料與成果,為我們進一步認識此碑提供了各自的角度并積累了良好的認識基礎。今主要從敕牒碑的角度進一步探討此碑的相關問題。

        二、碑文移錄、補缺及鐫刻情況

        (一)碑文移錄及說明

        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武侯

        禮部狀:準□□批□下,廣南西路轉運司,據靜江府申,據陽朔縣狀,據都樂鄉(xiāng)弟十都父老莫公詮等狀,本都有東人山大王廟一所,累代相傳,大王有女婿白□靈□,舊塑二神為兩龕同在一廟,祈求有應。大觀元年敕賜應誠廟為額。紹興二年曹成賊馬入本縣界劫掠,父老遂率眾詣廟□□□□□□一面進發(fā),團結民兵前去迎敵,忽有黑風暗雨,飛砂走石,賊馬遂退,一方生靈皆出王神祐護。有二圣王未曾旌封,乞依條保奏施行。本司牒鄰□□州委官詢究詣實,據昭州狀,委平樂縣尉兼主簿韓衎詢究,得應誠廟前項靈應保明是實。本司官再行審覆,□明委得詣實。尋行下太常寺勘會。去后本寺申,今來廣南西路運司保奏到,靜江府應誠廟大王并女婿白馬靈王祈求有應,乞□□□。依指揮各合到貳字侯,本部今欲依太常寺申到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揮,伏候指揮。

        牒奉敕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神:牧天所愛者,惟吏之職,依人而行者,蓋神之靈。幽宅山川,顯臨郡邑,于民有惠,可后褒嘉,眷彼遐方。昔擾群盜,團兵御侮,吏固良勞,飛雨烈風,神實有助。進加侯爵,永芘吾民,可特封威武侯,牒至準敕,故牒。

        紹興十一年正月□日牒

        參知政事王(押)、參知政事孫(押)、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押)。

        莫奭立石、靈□縣蔣士良刻。

        此碑一碑兩面,均為敕牒,除了敕賜對象與封號有區(qū)別外,其他內容、字體一致。碑刻的另一面敕封的對象為“應誠廟白馬靈神”,封號為“威顯侯”,故其首行牒頭文字為“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敕文大字行書部分內容為:“牒奉敕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白馬靈神:牧天所愛者,惟吏之職,依人而行者,蓋神之靈。幽宅山川,顯臨郡邑,于民有惠,可后褒嘉,眷彼遐方。昔擾群盜,團兵御侮,吏固良勞,飛雨烈風,神實有助。進加侯爵,永芘吾民,可特封威顯侯,牒至準敕,故牒?!贝嗣鏌o“莫奭立石、靈□縣蔣士良刻”,其余部分內容相同,僅各行字數略有差別。

        由此可知,此碑刻一碑兩面,皆為敕牒,分別為“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武侯”,敕封對象為“應誠廟神”,“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敕封對象為“應誠廟神”之女婿“白馬靈王”。

        (二)文字補缺說明

        以上碑文,□表示文字已經剝落,□內的文字為筆者根據前后文意與敕牒常見表達推測補缺。簡要說明如下:“準”后缺“都省”二字,“都省”此處為“尚書都省”,為敕牒固定的審批流程?!芭焙笕薄八汀弊?,此為敕牒常見表達,文意明了。“大王有女婿白□靈□”應為“大王有女婿白馬靈王”,下文有提及,文意明了?!半亨彙酢焙笕薄罢选弊郑挛挠小皳阎轄睢币痪?,據文意知缺字必為“昭”字。“明委得詣實”前缺一字,根據行文,缺字為“?!弊??!捌颉焙笏比?,據牒文敕賜封號的文意與目的,對照其他類似敕牒可明確缺字為“賜封號”三字。“靈□縣蔣士良刻”中缺字應為“川”,即“靈川縣蔣士良刻”,一方面南宋靜江府管轄下有靈川縣,另一方面靈川縣的石刻刻工廣泛活動于靜江府各地。需要說明的是,“縣”字僅殘存右下角部分筆畫?!澳獖]立石”前有大約3厘米×7厘米的殘缺,故而尚不清此殘缺處有無類似“邑人”一類標明立石人莫奭籍貫的文字。

        (三)鐫刻情況

        此碑首行即牒頭“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武侯”為由顏體楷書壓扁并密致連接所成的公文標題字體,為雙鉤陰刻,字徑寬約9厘米,高約4厘米。敕文為小字歐體楷書,共6行,每行約58字,字徑1.5—2厘米,局部有剝落。正文字體為行書,共6行,每行約20字,雙鉤陰刻,字徑約9厘米,局部有剝落?!胺铍贰倍痔貏e大,字徑約12×20厘米?!敖B興十一年正月日牒”(“月”字與“日”字之間有空格)為楷書,字徑約4厘米,此日期兩面刻法略有差別,“威武侯”一面為常規(guī)陰刻,“威顯侯”一面為雙鉤陰刻。敕牒的簽發(fā)宰臣計有3人,占一行,兩處“參政知事”字體均為楷書但有行書意趣,雙鉤陰刻,字徑約10厘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字體、字徑與鐫刻方法與碑刻首行字體一致,均為由顏體楷書壓扁所成密致連接的公文標題字體,其中“下平章”三字通過上下借筆等方式幾乎已合成一字?!澳獖]立石、靈□縣蔣士良刻”為楷書,字徑3厘米,因碑石所限,這幾個字刻在年號后的空白處。

        雖然碑刻兩面局部都略有剝落,但兩面內容大致相近,故可互相參看。碑刻中“威顯侯”一面大字行書牒文保存較為完好,小字楷書事由部分上半部分已經剝落,“威武侯”一面大字行書牒文有“團”“侯”兩字已經完全剝落,另有數字局部剝落但尚可推斷出文字,而小字楷書事由部分共計約20處面積不等剝落,碑面文字存毀更多細節(jié)可參看碑刻拓片。此碑因立在地上,“威顯侯”一面大字行書第3、4行尾字“褒”與“勞”下半部分貼近地面碑座,“威武侯”一面大字行書第3行尾字“嘉”字下半部分貼近地面碑座,均無法拓出,這一情況在《中國西南地區(qū)歷代石刻匯編》(第四冊“廣西博物館卷”)僅載錄的“威顯侯”一面的拓片中已然,即“褒”與“勞”字下半部分無法在拓片上拓出。

        三、碑文所反映的幾個相關問題考述

        (一)碑文所反映的宋代敕牒碑格式

        宋代敕額牒的基本格式為“牒奉敕。云云。牒至準敕。故牒”,但不同時期的敕牒文又有差異,元豐改制后,牒文情況變得復雜,包含的信息量愈發(fā)豐富,分析其特定的格式,可以窺見宋代的政令運行形式。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碑,是一份包含了多種格式要素的敕牒碑。在“牒奉敕。云云。牒至準敕。故牒”的基礎上,還有發(fā)出部門、受牒主體、事由、敕內容、日期、宰相具官姓名要素。從錄文可見,此牒文發(fā)出部門為“尚書省”,受牒對象為“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威武侯)”,“事由”提及牒文申請涉及應誠廟中的廟神與白馬靈王二神驅叛軍靈驗事跡、各層機構的審核情況,“敕內容”主要為所賜封號的理由與封號名稱,日期為“紹興十一年正月日”,“發(fā)出責任者”為參知政事王(押)、參知政事孫(押)、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押)。另有還有立碑人、鐫刻人等信息。因而此碑無疑為我們保留了一份格式十分完備的宋代敕牒。此碑宰臣中“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所用字體與“參知政事”不同,但與抬頭中的“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威武侯)”所用字體一致,表明了紹興年間敕牒的字體運用特點。此外,此碑“敕”沒有抬行示尊,碑面全部刻滿文字,又體現了民間鐫刻牒文的某些特點。敕牒碑拓片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兩館中收藏最為全面,但目前所見紹興年間的敕牒碑拓片僅有四張,在這四張拓片中,有一張原碑為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刻,其他宋刻原碑存毀難查,此碑實物保存較為完整,且一碑雙面,實在難得。

        (二)碑文所反映的應誠廟歷史及南宋“曹成之亂”

        此碑格式豐富、完備,從牒文的事由部分可知,南宋紹興年間東仁山所在的轄區(qū)為“都樂鄉(xiāng)弟[第]十都”,山上有累代相傳的大王廟一所,廟里供奉“大王”及其女婿“白馬靈王”,因為“祈求有應”,在大觀元年(1107年)獲得了朝廷的封賜,敕賜“應誠廟”為額,也就是說大王廟正式納入了朝廷的管理之中,廟宇的存在也具有了合法性和權威性,皇帝賜予了廟額,此后廟名為“應誠廟”。如果說大觀元年是“敕賜廟額”,那么這一牒文的主要目的是“敕賜封號”,即為“應誠廟王”及其女婿“白馬靈王”敕賜封號,敕賜封號分別為“威武侯”與“威顯侯”,而這次獲得“敕賜封號”的靈異事件與曹成叛軍有關。據碑文可知,曹成叛軍于紹興二年(1132年)進入陽朔縣界劫掠,父老遂率眾前往應誠廟祭祀,同時派民兵前去迎敵,“忽有黑風暗雨飛砂走石”,曹成叛軍人馬不戰(zhàn)而退,民眾認為是應誠廟的二神顯靈庇護,故向朝廷請賜封號。朝廷經過多方核實后賜予封號??滴跏辏?673年)編修的《陽朔縣志》提及應誠廟云:“應誠廟,在縣東二十里,東入[人]山之神也?!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的《陽朔縣志》并無提及應誠廟,但“東郎山”條下提及了此地宋時的繁華及至民國時期的冷清:“宋時山麓有黃道街,莫知微、知彰、知顯三進士寓此。諺云‘頭上無金釵,莫過黃道街’。相距約一里有鰲頭村,諺云‘鰲頭煙火八百家’,可見當日之繁盛。唐祠部曹鄴曾詠以詩,清邑令仇蘭作七古一首均載入本志。今則只有煙火數家及東山亭、清官亭二座,殊令人生今昔之感矣!”[5]東山亭內一通民國十六年(1927年)所立的《東山亭記》碑刻也提及了類似的內容。因此,此碑為我們提供了應誠廟及東郎山一帶的歷史信息。碑文提及了宋代一次重要的內亂即“曹成之亂”,曹成擁眾十余萬,由北向南,歷湖湘,據道、賀二州,后為岳飛所剿滅?!端问贰贰督ㄑ滓詠硐的暌洝贰对乐椅渫跫泛偷胤街疽约拔娜嗽娢亩加刑峒?。此碑提及的“曹成賊馬”的活動有明確的時間與地界,為我們研究曹成在廣西的活動時間與范圍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提及平樂縣尉兼主簿韓衎,未見于《平樂縣志》,可補其職官記載的缺略。

        (三)碑文所反映的宋代敕牒文書流轉情況

        敕牒是國家中樞部門在皇帝的授權下處理行政事務而形成一種文書形式。朝廷賜額給寺觀廟宇或者封賜祠神都頒發(fā)敕牒,并記載地方神祠申請賜封的事由、有司核實的情況、朝廷批準的過程,因而敕牒可以反映文書流轉的情況,反映了權力運作的流程。神宗元豐改制后,恢復三省制度,敕牒的發(fā)放也由原來的中書門下省變?yōu)樯袝?,且改制后文書體式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研究者安洋將宋代敕牒的形成模式分為點對點式的信息溝通、反饋式、鏈條式三類,并繪制出了各信息溝通圖。[6]下面我們據此分析此碑反映的文書流轉情況并繪制其信息溝通途徑圖。此碑敕牒為“鏈條式”的形成模式:首先牒由都樂鄉(xiāng)第十都父老莫公詮開始,經陽朔縣狀、靜江府申至廣南西路轉運司,轉運司得到申文后,牒昭州再委平樂縣主簿査驗詢究,得到情況屬實的報告后,轉運司官員又再詣實,經過兩次查驗屬實后上奏朝廷,都省付下禮部,禮部行下太常寺勘會,太常寺允準并核定為兩字封號,禮部依據太常寺審核情況再奏報都省,伏候指揮,最后都省下發(fā)敕牒。從此敕牒的信息溝通途徑圖(圖三),我們可直觀掌握信息在各個層級溝通的走向,可以觀察各層機構在權力結構中的角色,可以窺見國家對地方民間信仰的管理方式。

        圖三 應誠廟敕牒碑信息溝通途徑圖

        (四)敕牒后所見簽發(fā)宰臣小考

        此碑后面有三位宰臣系銜書姓畫押,分別為參知政事王(押)、參知政事孫(押)、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押)。在南宋,參知政事在建炎三年(1129年)后職掌為副宰相之職,而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建炎三年(1129年)至乾道八年(1172年)宰相名。在此碑中,參知政事書姓畫押,而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僅畫押不書姓?!秴s掃編》亦稱:“舊制,宰相官仆射上,敕尾不書姓,蓋用唐故事也?!保?]左右仆射在此時是宰相職,故而有系銜而不書姓的待遇。此敕牒頒發(fā)的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根據《宋史》卷二百十三卷《宰輔表四》可檢索此間的宰輔情況,可得到此碑所涉及三位宰臣的信息。[8]“參知政事王”即王次翁(1079—1149年),字慶曾,號兩河先生,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崇寧進士,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自御史中丞除參知政事,十三年(1143年)閏四月罷,為秦檜倚重的黨羽。王次翁曾在廣西任職,曹成叛軍據長沙的時候,王次翁任廣西轉運判官。另據光緒年間編修的《容縣志》載,王次翁于“建炎二年(1128年)知容州”。[9]“參知政事孫”即孫近(?—1153年),字叔詣,無錫(今屬江蘇無錫)人,崇寧進士,紹興八年(1138年)附和秦檜主和,同年十一月自翰林學士承旨擢參知政事,十一年(1141年)四月罷。其弟孫覿為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在廣西桂林普陀山、獨秀峰、伏波山等有題名?!吧袝移蜕渫袝T下平章事”為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政和進士,紹興八年(1138年)三月秦檜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六月又自右仆射加特進,仍兼樞密使,封慶國公,左仆射。秦檜深得高宗寵信,力主和議,解除主戰(zhàn)派將領的兵權,促成“紹興和議”,在相近二十年,卒贈申王,謚忠獻。

        (五)碑刻所反映的書法文化

        日本有論者在研究大量的宋代敕牒碑后指出:“北宋末期形成的以保存原件面貌為主流的刻石樣式,在南宋時期的石刻‘文書’中得到了繼承,一直延續(xù)至南宋末期。”[10]我國有論者在研究敕牒碑刻書法時將南宋時期敕牒碑刻書法面貌概括為“繼承前制,宋金同貌”。[11]該敕牒碑字體樣式豐富,簽押與日期等要素齊備,應是保留了敕牒的原件樣貌,這為我們了解南宋時期敕牒的漢字書法文化提供了案例。

        該碑刻字體豐富,如牒頭為由顏體楷書壓扁并密致連接所成的公文標題字體,而碑刻事由部分的文字則為小字歐體楷書,碑刻主體的牒文則為大字行書,兩處“參政知事”均為楷書但有行書意趣。首先,碑刻牒頭“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武侯”“尚書省牒靜江府陽朔縣應誠廟威顯侯”“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者均為由顏體楷書壓扁并密致連接所成的公文標題字體,各字連接緊密,特色鮮明。有研究者將類似的字體樣式稱為“制式文字”,并認為:“自宋以后,制式文字在歷代官方職銜文書中占據了統(tǒng)治性地位,以主導性書體的身份在社會的各個方面發(fā)揮了廣泛的作用。”[12]此碑中這一字體反映了官方制式文字在南宋初期的使用特點;其次,事由部分的小字歐體楷書,字體峭拔,鐫刻精美,反映了歐體楷書在南宋初期的接受情況;再次,碑刻主體牒文的大字行書取法“二王”,但又明顯受到唐楷尤其是顏真卿楷書的影響,而兩處“參政知事”雖為楷書又有行書的意趣,這都反應了宋代楷書與行書兩種字體“雜糅化”的現象。最后,兩處“參政知事”字距緊密,與牒頭的公文字體處理手法又類似,反映了公文書手在書寫某些特定內容時慣用的處理方法。由此看來,此敕牒碑反映了宋代敕牒在書法風格與字體樣式等方面的諸多特點,這對研究漢字書法文化具有特定的價值。

        四、結語

        此碑為桂林陽朔縣目前所見最早的碑刻,是佐證陽朔縣文化歷史的可貴文物,是廣西目前所僅見的宋代敕牒碑,是研究宋代中央對廣西治理難得的文物,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好的宋代封神敕牒碑,詳細反映了宋代封神的條件、程序、文書等內容,并提及了宋王朝一次重要的內亂“曹成之亂”,是研究宋代文書制度、廣西宋代歷史的實物。故而,此碑在廣西文物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具有特定的歷史價值與文物價值。

        應誠廟經過當地人簡單修葺后,此碑保存條件得到很好的改善。但就訪碑所見有明顯的風化剝落現象與趨勢。此碑刻自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立碑以來,一直屹立于應誠廟,至今已近900年,故應繼續(xù)通過各種方式加以保護。一方面,應采取原地原址保護的方式,以此完整地保留碑刻與其原生環(huán)境的內在聯(lián)系,避免因移動碑刻而成為脫離原生環(huán)境的“標本”的現象;另一方面,當地群眾離碑刻最近,與碑刻接觸最多,對此碑也有深厚的感情,應繼續(xù)設法提高民眾愛護碑刻、保護碑刻的意識與自覺。惟其如此,才能繼續(xù)為后人留下珍貴歷史文物,留住可貴的文化記憶。

        猜你喜歡
        碑刻楷書字體
        碑刻
        字體的產生
        明清豫西北戲曲碑刻所見的“會”與“會首”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4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發(fā)現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0
        楷書的筆勢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4
        楷書
        硬筆楷書3500字
        硬筆楷書3500字
        組合字體
        從一方碑刻看清代中原的田宅交易
        大眾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18
        视频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的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第一视频黄色|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播放| av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无吗av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网在线| av免费一区二区久久|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乱中年女人伦av| 极品美女尤物嫩模啪啪|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综合网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亚洲精品suv| 天天看片视频免费观看| 中国人妻沙发上喷白将av| 国内嫩模自拍偷拍视频|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4|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色婷婷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 亚洲欧洲高潮| 国内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