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
(江蘇省灌云高級中學 222200)
“小組合作”的教學課堂作為新時期的一種教學策略,同時也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廣大教師垂青和采納.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必須全力的構建化學有效課堂,全方面的制定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化學教學方案,引進符合小組學習的化學教學元素.只有當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意識被全面的激發(fā)了,才能保證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歡愉,讓學生為今后更高級的化學學習做好準備.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加入合作模式的教學實例,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講授型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通過將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特長、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劃分,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各司其職,要求每組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特長和領導優(yōu)勢來合作并不斷的探討研究,發(fā)現(xiàn)化學這門學科的樂趣,挖掘化學的靈魂.
當學生分為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便能共同查閱資料、思考實際的問題、分工和提高效率的解決有關的化學問題.比如在探究各種物質的特性和現(xiàn)狀一課時,可以讓不同學習基礎層次的學生分別負責“酸性和堿性”物質、“鹽”、“復合物”、“實驗器材”等知識的總結,從網絡上尋找有價值的化學學習題材.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合理地指導學生學習方向,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課堂中注重小組合作的探究模式,可以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進而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所以,廣大教師應適當地擴展化學教學模式和實驗活動,及時認識到“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當前化學課堂教學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綜合整理一些合作方法和化學分析題讓學生小組分工,幫助他們以合理的方式將自己所學所想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利用化學實驗中的各種元素和化學規(guī)律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引領他們走向通往化學的道路.在教學中對每種元素、每種物質都要合理的分類,比如“氧化物”、“硫化物”可以作為不同的比較類,而“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質又可以分為不同的比較類.像這樣的比較性質還有“可分解”和“不可分解”、“可氧化”和“不可氧化”、“單質”和“非單質”等.
為了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參與度,教師要不斷地豐富化學課堂內容,引進各種符合新時期的化學題材,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小組的討論和探究中,同時也能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此外,每個學生必須嚴格按照教師的教學步驟,保證自己能夠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組織日常的學習活動,積極自主地進行學習.在活動課上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器材和實驗環(huán)境,并結合親身的實驗教學經驗,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團隊進行討論、合作、交流,讓他們在化學實驗中感受到實驗的樂趣,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真正釋放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驗本質的學科,想要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就要尋找有效的課堂小組合作模式.在實驗課中利用“排水集氣法”和“排空氣法”收集不同密度和不同性質的氣體,可以讓學生分批次操作.一組學生負責不溶于水的氣體的收集,比如“氧氣”、“氮氣”等,還要注意“二氧化碳”的化學式為CO2,其是一種常見的溶于水的氣體,日常生活中引用的碳酸飲料中就含有“碳酸根離子”,所以CO2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此外,排空氣法也要注意一定的操作規(guī)則.當要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時,集氣瓶口應該向上,集氣管要插入到集氣瓶底部;當要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時,瓶口應該向下,自下而上的收集氣體.
總之,新時期的課程標準要求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全面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技能的同時形成合作的意識,學會在學習中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加強對化學學習素材的選取和積累.教師要不斷的引入合作模式的教學實例來豐富高中化學課堂內容.在引導學生接觸化學的同時必須注重小組合作的探究模式,有技術和有方法的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化學的感知力,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